“中型?”
大家很快抓住了重點。
“那是不是還有一款重型?”
“連線的哥們,趕緊問問,是不是還有一款重型?”
“還有人家馬一龍都搞出載人飛船了,天舟是不是也要搞一搞?”
“輕型火箭搞一個載人飛船,是不是中型也要搞一個?”
“中型的搞了,是不是重型的也要搞一個?”
“輕型的三四個人,中型的不得十幾二十個人,重型的不得小一百人?”
“樓上的,真相了,天舟這是想搞移民啊。”
“連語音的哥們,趕緊問啊,快沒時間了,你磨嘰啥?”
連語音的哥們自然看到了字幕,他自己也對航天很感興趣。
於是問出了自己想問的問題。
“楊老,太空移民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楊慶自然也看到了字幕,不過他沒想到他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大航海開始的時候,造船業已經獲得了很大的發展。”
“原因嗎,大家都知道,鄭和如山如嶽的巨大船隻給西方帶來了巨大震動。”
“極大的刺激了西方的造船業。”
“而這個時候我們的造船技術,通過波斯世界和奧斯曼流向了西方。”
“在大夏技術加持和鄭和下西洋榜樣的作用下,大航海的發生幾乎是必然。”
“所以大航海,需要什麼基礎?”
“技術和榜樣。”
“技術我們正在突破,而且成本隨著馬一龍的可回收技術,正在快速減少。”
“根據我們的估算,目前運送一人到太空旅行十日左右,需要大約3億左右。”
“十年後,我們預計隻需要3000萬左右,三十年後,我們有望將價格打到300萬。”
“五十年後,100萬也不是不可以想象。”
“而隨著經濟的發展,五十年後的100萬,可能是很多人都可以承受的代價。”
“畢竟現在的100塊和五十年前的100塊,購買力完全不同。”
“如果五十年內核聚變獲得突破,這個價格還將繼續降低。”
“所以說,現在出生的孩子,很可能趕上大穿越時代。”
“在座的年輕人,有可能可以親眼看到,新時代的來臨。”
“這是技術層麵,而榜樣。”
“預計二三十年內就可以出現,甚至十幾年後,就有可能看到我們有人在月球建立了基地。”
“移民一旦開始,速度就會快速增長。”
“未來的一百年到兩百年,或許就是星際大開拓時代。”
“科技附魔的生物圈技術,或許可以為我們打開大規模地外生存的大門。”
“而且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比如從水熊蟲身上,我們可以找到抗輻射和低營養休眠的技術。”
“差不多就這些了,我的答案你滿意嗎?”
楊慶的話是很有說服力的。
而且他的話裡還夾雜了一定的技術路線。
比如核聚變火箭,科技附魔的生物圈技術,水熊蟲的研究…………
他指出了一條明確的方向。
而且楊慶說的很踏實,和馬一龍的忽悠大法,有著明顯的不同。
對麵的小夥,對這個回答很滿意。
“謝謝楊老,你描繪的未來,讓我很感動。”
“不過,有很多兄弟,讓我問你問你。”
“中型火箭是做什麼用的,目前來說輕型火箭應該足夠使用了吧?”
“是為登月服務的嗎?”
“還有,有中型是不是還有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