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左良玉:明末梟雄的忠誠與背叛之路_古代曆史著名人物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古代曆史著名人物 > 第235章 左良玉:明末梟雄的忠誠與背叛之路

第235章 左良玉:明末梟雄的忠誠與背叛之路(2 / 2)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崇禎十年(1637年)正月,農民軍將領老回回聯合曹操、闖塌天的各部兵力沿江東下,安慶傳來警報。朝廷命令左良玉從中葉出發前去援救。左良玉途中剿殺了南陽的土匪楊田、侯馭民、郭三海,隨後急速抵達六安,與農民軍相遇。部將羅岱、道興乘勝作戰,連連獲勝。農民軍逃往霍山和潛山。與此同時,馬爌、劉良佐在桐城、廬州、六安也多次擊敗農民軍,滁州、和州兩地的農民軍也向西撤退,江北的危急狀況有所緩解。

六、擁兵自重

崇禎十一年(1638年),左良玉與總兵陳洪範在鄖西大敗農民軍。張獻忠企圖以官府的名義襲擊南陽,駐紮在南關。左良玉剛好趕到,心中起疑,便召見張獻忠,張獻忠見狀逃跑。左良玉追趕並射箭,射中張獻忠的肩膀,又揮刀砍擊,張獻忠滿臉是血。幸虧他的部下及時救援,才得以逃脫,隨後逃往穀城,並不久請求投降。左良玉認為張獻忠是假裝投降,竭力請求向他進攻,但總理熊文燦不同意。九月,熊文燦進攻鄖陽、襄陽兩地的農民軍,斬獲兩千首級。十二月,河南巡撫常道立派遣左良玉前往陝州。農民軍趁盧氏守備空虛,逃往內鄉、淅川兩地。這個月,許州發生兵變,左良玉的家眷安置在許州,在兵變中遭到殺害。

崇禎十三年(1640年),督軍楊嗣昌推薦左良玉,稱其具有“大將之才,兵亦可用”,任命他為平賊將軍。之後,在川陝交界的平利一帶與張獻忠遭遇,張獻忠大敗,其妻妾被俘,農民軍的重要人物也被殺。左良玉因此被加封為太子少保。儘管楊嗣昌任命左良玉為平賊將軍,但仍覺得此人難以駕馭。除了督師約束左良玉外,他還暗許賀人龍可以在適當時候取代左良玉的職位。正當賀人龍躍躍欲試急於取代左良玉的時候,左良玉在瑪瑙山與農民軍交鋒中,大破農民軍。楊嗣昌對賀人龍說,關於任命的事以後再說。賀人龍因此懷恨在心,並將此事告訴了左良玉。左良玉記恨在心,於是在川陝一戰中,楊嗣昌命令左良玉堵截農民軍時,左良玉袖手旁觀。儘管楊嗣昌多次下令,左良玉仍然置之不理。由於左良玉未參與戰鬥,張獻忠從容出川攻打襄陽,農民軍大勝,楊嗣昌因此氣憤至極,最終湯水不進而亡。崇禎十四年(1641年),左良玉被削職,戴罪立功自贖。

崇禎十五年(1642年),督師侯恂撥款五十萬犒賞左良玉的部下。左良玉與李自成在朱仙鎮會戰,結果左良玉大敗,退至襄陽。在開封再次交戰時,左良玉不敢迎戰。李自成隨後攻打襄陽,左良玉撤退至武昌。在武昌,左良玉向楚王索要兵員和糧餉,但都沒有得到補給,於是開始掠奪武昌,包括漕糧鹽舶。到達九江後,左良玉擁兵二十萬,采取觀望自保的態度。後來,張獻忠攻克武昌,朝廷嚴厲命令左良玉出兵。左良玉這才出戰,大敗立足未穩的張獻忠,收複了漢陽。待張獻忠進入四川後,左良玉出兵收複武昌。

七、進爵為侯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隨著北京被李自成攻陷的消息傳來,明廷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為了穩定局勢,朝廷下詔封左良玉為寧南伯,並授予他的兒子左夢庚平賊將軍的大印,承諾大功告成後讓他們父子世代把守武昌。此外,朝廷還命令給事中左懋第順路經過時督促左良玉出兵作戰。左良玉於是製定了詳細的出兵計劃,並提交給了朝廷。

然而,左良玉的奏疏尚未得到回複,北京已被李自成攻占的消息就已經傳來。左良玉部下的將領們聞訊後人心惶惶,因為江南已經擁立了福王朱由菘為新的君主,他們請求率兵東下。左良玉得知後痛哭失聲,並發誓不允許他們東下。副將馬士秀堅定地支持左良玉,他說“哪個不聽左公命令要東下,我殺了他!”並且在大船上架起了大炮,截斷了長江航線,這一舉動穩定了軍心。

福王即位後,晉升左良玉為侯,並蔭封他的一個兒子為錦衣衛正千戶,同時加封黃得功、高傑、劉澤清、劉良佐為四鎮軍官,也都蔭封他們的子孫世襲官職。長江上遊的事務則專門委托給了左良玉,並不久加封他為太子太傅。此時,李自成在山海關戰敗,左良玉利用這個時機收複了湖北西部的荊州、德安、承天等地。湖廣巡撫何騰蛟以及總督袁繼鹹當時居住在江西,他們與左良玉關係友好,因此南明朝廷將這一帶視為重要的屏障。

左良玉的忠誠和軍事實力成為了南明政權的重要支柱之一。然而,由於他與東林黨人侯恂的關係密切,這讓權臣馬士英和阮大铖感到不安。他們擔心左良玉會支持東林黨,進而威脅到自己的權力。為此,馬士英和阮大铖開始策劃削弱左良玉的力量。

八、已老且病

左良玉擁有龐大的軍隊,號稱八十萬兵力,實際上可能接近百萬之眾。他的軍隊分為前後十個營,其中前五個營是他的親兵,後五個營則是投降過來的士兵。每年春秋時節,左良玉都會在武昌附近的山頭上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演習時,每一座山上都豎立著一種顏色的旗幟,山穀間旗幟遍布,蔚為壯觀。演習的方法獨特,通常是由兩名士兵並排騎馬飛馳,這種訓練被稱為“過對”。馬蹄聲震耳欲聾,如同響雷一般,幾裡之外都能聽到。東部各鎮的軍隊中,高傑的部隊被認為是最強的,但與左良玉的兵力相比,還是相形見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然而,自從左良玉在朱仙鎮與李自成的農民軍交戰中遭遇慘敗之後,他的精銳部隊幾乎損失殆儘。之後歸附他的大多是烏合之眾,雖然表麵上軍容壯麗,但實際上左良玉已經無法很好地駕馭他的部下。此外,左良玉的家族在許昌遭遇兵變,家人被殺害,這對他的打擊非常沉重。在武昌時,左良玉的各軍營將領經常通宵達旦地宴飲,有歌妓舞女相伴,而左良玉本人卻始終潔身自好,不與這些風氣為伍。

有一次,左良玉深夜宴請部下,他召來了十多名軍妓上酒。這些軍妓在房間內來回走動,左良玉忽然向左邊輕輕咳嗽了幾聲,軍妓們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依次退出房間。賓客們對這一幕肅然起敬,沒有人敢抬頭看左良玉。左良玉對部下的駕馭非常得體,這種細節處理讓他在軍中贏得了極高的威望。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左良玉已經年老多病,失去了年輕時的銳氣和收複中原的決心。他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這不僅影響了他的軍事指揮能力,也使得他對未來的規劃變得更加模糊。儘管左良玉依然保持著一定的軍事實力,但他的鬥誌已經不如從前,他的軍隊也開始呈現出鬆散的狀態。

九、起兵東下

左良玉早年曾得到侯恂的賞識和推薦,而侯恂本身就是東林黨人。在馬士英、阮大铖掌握實權後,他們擔心東林黨人會借助左良玉的力量與自己作對,因此表麵上與左良玉保持友好關係,暗中卻對他心存忌憚,並修建了板磯城作為西部的防禦屏障。左良玉察覺到了這種微妙的變化,不禁感歎“現在哪裡還需要防西,恐怕是防我吧!”

隨著南明朝廷內部矛盾的加劇,監軍禦史黃澍倚仗左良玉的勢力,公然與馬士英、阮大铖發生衝突。黃澍返回後,朝廷派遣錦衣衛官員前來逮捕黃澍,左良玉拒絕交出黃澍。於是黃澍和其他一些將官每天請求左良玉起兵“清君側”,清除朝廷中的奸佞之徒。左良玉內心猶豫,一直沒有作出決定。不久,“北來太子”事件爆發,黃澍借此機會煽動軍心,意圖報複自己的仇怨,並拉攏了三十六營的大將與自己結盟。

在這種情況下,左良玉終於下定了起兵的決心,發布檄文討伐馬士英。他率領龐大的艦隊,從漢口一直延伸到蘄州,長達二百多裡,浩浩蕩蕩地順江東下。然而,此時左良玉的身體狀況已經非常糟糕。當他到達九江後,邀請總督袁繼鹹進入自己的船隻,並從袖中拿出一份密旨,聲稱這是皇太子送來的,企圖以此來脅迫當地的將領加入自己的陣營。但袁繼鹹嚴詞拒絕了左良玉的要求。

左良玉的部將郝效忠秘密進入九江城,點燃大火後離開。左良玉看到城中的火光,感慨地說“我對不起袁公啊!”隨即吐血數升,當天夜裡去世。

左良玉去世的時間是清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他的部下將領們秘不發喪,共同推舉他的兒子左夢庚為軍主。七天後,大軍繼續東下。朝廷命令黃得功渡江防守,與左夢庚的部隊交戰。最終,左夢庚率領剩餘的部隊投降了清朝。

左良玉的這次起兵,雖然是出於對朝廷內部腐敗的不滿,但在執行過程中卻顯得倉促且缺乏周全的考慮。他的去世和隨後左夢庚的投降,不僅結束了左良玉個人的軍事生涯,也使得南明政權失去了一個重要的軍事支柱。

結語

左良玉去世後,其子左夢庚繼承了他的部隊,並最終選擇投降清朝。左良玉的一生充滿了忠誠與背叛、勝利與失敗的交織。他對明朝末年的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成為了曆史上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

喜歡古代曆史著名人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代曆史著名人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綜影視:從做皇後開始作天作地 我官場崛起,退婚的女友開始倒追 重生後九公主運籌帷幄執掌天下 老婆:我重生歸來,許你燦爛人生 嬌軟工具人被瘋批神明瘋狂示愛 韶華亦流年 回到明朝當錦衣衛 浮夢的人生路 詭異都市,我當城隍那些年 有獸焉:天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