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日本應仁之亂後,國家陷入了長達一個世紀的動蕩時期,即戰國時代。這是一個充滿戰爭、政變和權力鬥爭的時代,社會特征鮮明地表現為“下克上”,即下級對上級、平民對貴族的反抗和顛覆。
在這一時期,各地百姓和國人(地方地主)紛紛起義,反抗領主的壓迫,爭取自由和土地。其中,規模最大的兩次起義分彆是1485年底在山城爆發的“國人一揆”和1488年爆發的“一向一揆”。前者是地方地主和農民的聯合反抗,後者則是由佛教一向宗信徒發起的起義,這兩場起義都持續了很長時間,對當時的日本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與此同時,封建領主階級內部也陷入了混亂。大名們不再尊重將軍的權威,家臣們背叛主家,同族之間為了爭奪領地和權力而自相殘殺。在這個混亂的時代,傳統的等級秩序被徹底破壞,新的權力體係逐漸形成。
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和中央幕府權力無關的地方領主和武士們逐漸嶄露頭角。他們依靠自己的實力和智慧,在爭奪領地的生死搏鬥中逐漸壯大起來,取代了幕府任命的舊的守護大名。這些新興的大名們被稱為“戰國大名”,他們各自控製一方,成為了戰國時期的主要勢力。
北條早雲就是這些戰國大名中的佼佼者。他原本隻是京都伊勢氏家庭的一名成員,但在戰國時代的洪流中,他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氣,逐漸嶄露頭角。他通過巧妙的政治手腕和軍事策略,成功地統一了關東南部(今神奈川縣、靜岡縣)一帶,建立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二、出身經曆
北條早雲,原名伊勢長氏,是桓武平氏伊勢流十一代當主伊勢貞藤之子,生於永享四年(1432年)。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是日本戰國時代的重要人物。
早雲年輕時便展現出非凡的才華和誌向,他獲得了伊勢氏同族的舉薦,上京擔任了將軍足利義視的專用引見人。這一職位不僅讓他有機會接觸到權力的中心,還為他贏得了備中高越山城三千石的俸領。然而,應仁之亂的爆發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在這場長達數年的內戰中,早雲隨義視避居伊勢國,但當他看到義視回京時,卻選擇了留下,放棄了領地與引見人的身份,隱居於伊勢山中,成為了一名浪人。
在隱居期間,早雲並沒有放棄對權力的追求。他與荒木兵庫、山中才四郎等六人結義,共同尋找立身揚名的機會。他們揚言要掌控關東八州,奪取天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七人特地到伊勢神宮參拜,喝了神水,並在神前立下了永不反目、互相扶持的誓言。
此後,早雲和他的夥伴們開始了他們的征途。他們前往駿河國,尋找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在這個過程中,早雲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他通過巧妙的手段逐漸擴大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他先是依附於駿河守護大名今川義忠為食客,後來又在今川氏內訌中成功調解,贏得了今川氏兩派家臣的擁戴,成為了興國寺城的城主。
此後,早雲更是勢如破竹,他先後奪取了伊豆半島和小田原城等地,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他的軍事才能和治國理念使得他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成為了日本戰國時代的一位傑出大名。
三、今川內亂
在應仁二年(1468年),北條早雲與他的六位夥伴循東海道東進,抵達了駿河國的今川館城,投靠了駿河守護今川義忠。早雲與今川義忠之間有著親緣關係,他的胞妹北川殿成為了義忠的侍妾,並生下了獨子龍王丸,即後來的今川氏親,今川義元之父。
在駿河國,北條早雲及其夥伴起初隻是作為客卿身份存在,偶爾參與一些小戰役,但並未有顯著的作為。直到1476年,今川義忠在遠征遠江國時遭遇一向一揆眾的襲擊,不幸戰死,今川家因此陷入了繼承權的紛爭。義忠的正室並無後代,隻有北川殿所生的庶子龍王丸,以及義忠的弟弟小鹿新五郎範滿成為了繼承權的競爭者。今川家的家臣們為了各自的利益,紛紛站隊,形成了兩派勢力,駿河國因此陷入了動蕩。
此時,北條早雲身邊的六位武士對局勢感到擔憂,紛紛向他建議出麵調解今川家的內訌。然而,早雲卻表現出了非凡的耐心與智慧,他認為時機尚未成熟,如果過早介入,可能會適得其反。他靜待局勢的發展,直到兩派勢力幾乎要以刀兵相見,幕府和其他勢力也開始關注駿河局勢時,他才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
早雲的方案是龍王丸作為今川家的繼承者,但在他元服之前,由小鹿範滿暫時代理家督政務。這個方案得到了兩派勢力的認可,也獲得了幕府和其他勢力的支持,從而成功避免了駿河國的內戰。早雲因此贏得了今川家臣的尊敬和信任。
然而,今川家的繼承權紛爭並未因此徹底平息。文明十一年(1479年),早雲在調解成功後返回京都,擔任幕府的“申次眾”一職。但長享元年(1487年),今川家再次因為繼承權問題陷入紛爭。此時,已經十七歲的龍王丸準備進行元服儀式,正式繼承家督,但小鹿範滿及其黨羽卻拒絕交出權力,並提出了無理要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北川殿得知情況後,立即向京都的早雲發送了密函。早雲在接到密函後,毅然決定再次前往駿河。他與六位夥伴連夜離開京都,秘密抵達駿河,並與支持龍王丸的今川家臣聯絡,秘密聚集眾人到北川殿的住所石脇城。
在石脇城,早雲提出了他的看法按照當初的約定,龍王丸應該繼承今川家,而小鹿範滿隻是在他元服前代行家督政務。但現在範滿一黨明顯想要違約,此事如果傳出去,會引來其他勢力的乾涉。因此,早雲認為應該先發製人,立即除去範滿一黨。他的提議得到了眾人的支持。
於是,早雲親自領隊,組織突擊軍前往小鹿範滿所盤據的今川館城進行襲擊。經過一場激戰,小鹿範滿及其家臣全部戰死,範滿本人也被當場誅殺。
四、關東攻略
在小鹿範滿被誅殺後,駿河國內的反龍王丸勢力迅速瓦解,龍王丸順利繼承了今川家,並改名為氏親。為了感謝北條早雲在多次危機中的貢獻,氏親與其母北川殿以及諸重臣商議要對早雲進行賞賜。然而,早雲的選擇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他請求將今川館城東方駿河與伊豆交界的興國寺城及其周邊十二個荒涼的鄉作為賞賜。
興國寺城及其周邊地區是駿河國內最貧瘠的地方,多為沼澤和濕地,收入微薄,隻能養活二百至二百五十個手下。然而,早雲卻看中了這裡的潛力。他深知,隻有真正關心農民疾苦,實施利民政策,才能贏得人心,從而穩固自己的統治。
因此,在成為興國寺城主後,早雲立即著手進行了一係列改革。他親自參與各種軍事和民政的建築工事,開發新田,重整水利,努力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同時,他還改變了領地內的稅製,實行四公六民製,大幅降低了領民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