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老爺們,怎麼讓家裡領導不玩蛋仔派對?還充錢的啊!!)
宋襄,說白了就是個拚縫溜邊兒掙點兒小錢的跑單幫的中介。
手裡的渠道其實都是從一個已經回了國的老鄉兼有兩成血緣關係的親戚手裡接下來的,算的上是坐享其成。
如果按照正常生活,這種賺點兒外快,一個月千兒八百的收入,足以讓宋襄在這裡,過得舒舒服服。
從宋襄租住的地方就能看出來,其他留學生還都用是四到八個人共用衛生間廚房的ft,這位已經住上單身公寓。
不過“衣食兩般皆俱足,抬頭又嫌房屋低”,人心麼,總是想好上加好。
幾堂選修的金融課程上完,又經過了虛擬股市的操盤實戰課,宋襄覺得自己得了了不得的武功秘籍,便把目光轉向了倫敦證交所。
和所有一個猛子紮進股海的新宣韭菜一樣,宋襄一開始都是小心翼翼,買一兩隻股票,拿點小錢驗證一下自己的思路,每天看著幾塊幾毛的漲跌,心情也開始的隨之起伏。
處於新手保護期,宋襄的賬戶裡,增值不少,一算賬,好嘛,比拚縫兒掙得不少,還不用費口舌,美滋滋。
由此,便是不斷地開始加碼加權,夢想的泡沫越做越大。
隻不過,作為韭菜,早晚都得經受一遍收割的鐮刀,至於是割動脈還是割頭毛,看命。
很悲催的,宋襄買的股票經過了莊家在拉升前凶悍的洗盤,心裡一哆嗦,主動下了車。
後期再看到那隻股票的飛升,心有不甘,奈何手裡錢本錢見了底,腦子一熱,心想著此時不搏何時搏,把該給上家結算的假證錢還有代寫的錢,一共將近三萬鎊,挪進了股市。
最後的結果,看看宋襄現在整容一樣的臉,就知道。
李樂和回來的左妙辰,聽了這番講述,一時間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那你還有錢麼?”
“暫時沒。”
“彆扯淡,還暫時,到底有沒有。”李樂皺了皺眉頭。
“沒。隻能慢慢還。”
“你拿什麼還?三千月息,這是多少?一毛?呀,這不就是,高利貸麼?”左妙辰嚇了一跳,“那些是什麼人?不就是辦假證的麼,怎麼又?”
“唐人街那邊的。”宋襄歎口氣。
“唐人街?”李樂一時沒搞明白。
“這些生意的上家,是唐人街的社團在做。”
“你說你,碰什麼人不好,碰他們?”左妙辰一甩頭,頭發差點抽在李樂的臉上,趕緊側過身。
“你忘了咱們剛來的時候,去大使館參加活動,那邊的工作人員怎麼和我們說的?留學生不能接觸的一些人?”
宋襄小雞仔一樣的點著頭,“知道,華人社團、教會還有華人律師。”
“那你還”
“乾中介都接上線了,再說,我原來以為是個正規公司。”
李樂“嘁”了聲,“正規公司能乾這個?”
出國前,李樂接受過學校安排的培訓,裡麵來上課的老師說的很清楚,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唐人街,在表麵的一派祥和之下,都是有著灰色甚至是黑色空間的存在。
這裡麵的華人華裔,牽扯的年份,能從一兩百年前開始算起。
人員成分魚龍混雜,有新移民,有坐地戶,每個地方過去的人,都有自己的傾向,信誰不信誰,或者誰都不信的,中間關係錯綜繁複。
除了正常做生意的,自然也少不了搞歪門邪道的,傻乎乎的留學生,就成了最好的下手目標。
早些年,諸如看場、賭檔、放水、皮肉生意,在那裡,總能找得到。而裡邊總有些不願學英文,又不願融入社會的華人,便混跡於此。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國內實力的提升,雖說這些現象越來越少,但到底是變少,還是隱藏了起來,誰都不好說。
所以,到那裡,吃吃喝喝,買買東西,逛逛街看看景,可以,不過最好不要和在這裡的一些機構團體扯上關係。
左妙辰憤憤道,“你就那麼由著他們?報警啊?”
“報什麼警?這邊的警察管這種事情?你來了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還不知道?”
宋襄腰一耷拉,低聲繼續道,“這都是好商量歹商量才有的,要不然,他們就去學校舉報,還有給我家裡打電話。”
“哎,你呀!!”左妙辰一跺腳,抱著膀子坐到沙發上,運氣。
屋裡一時安靜了起來。
好半晌,左妙辰從錢包裡取出一張銀行卡,遞給宋襄。
“你這”
“老宋,我這裡也不多,有個兩千五,你取了去,再湊湊,怎麼著也先把這個月的利息交了。”
“你得先上課,後麵的事,一個月的時間,咱們在想想彆的法子。”
看著這,李樂挑挑眉毛,嘴角動了動,不過最後,還是閉上,沒吱聲。
。。。。。。
從宋襄租房子的公寓出來,左妙辰在前,李樂在後,各懷心事,溜達著往學校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哎,李樂。”
李樂抬頭,“咋?”
“你怎麼想的?有啥好辦法沒?”
“天底下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廢話,我也知道,可現在宋襄不是沒錢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