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互相看了看,聖上什麼意思,這是要找罪證鐵了心錘死丞相不成?想想之前聖上對丞相的信任,誰不說一句伴君如伴虎。
百官無人敢說話,丞相做事曆來滴水不漏,公正不偏,如何去尋錯處?
萬萬沒想到,祝旋覆不緊不慢掏出奏折,高舉過頭“臣有丞相的罪證。”
大臣們驚呆了,誰不知丞相府對祝旋覆有恩,這才過了多久,這人居然要恩將仇報落井下石,實屬小人行徑。
文大人恨不得現在就修書一封,讓師父(無涯先生)將祝旋覆逐出門戶,簡直是丟他們一門的臉。
皇帝也一愣“哦?你要告丞相什麼?”
“一,臣要告丞相不按律法隻顧人情,對官員們太過寬厚。致使他們工作時散漫無度,錯誤百出。丞相將國家法律束之高閣,以自己的度量給百官判罰,乃是欺君之罪。
二,臣要告丞相能力不足,不堪丞相之位。梁王案他不辨真假,沒能及時發現姚家奸計,致使忠臣冤死。
戶部虧空多年,他束手無策,還養出了一個貪官沈妤。
不辯忠奸,如何為聖上分憂,不懲貪官,便是能力不足。
三,太子不孝,也是丞相之過。”
這第三條皇帝實在聽不下去了“停,太子沒教育好,乃是國子監的問題。”
一句話,國子監的大臣就全跪下了。
“丞相不僅是百官之首,還多年主持科舉選拔,更是文人們的榜樣。
自家兒子一個狀元,一個探花,個個年少有為,證明丞相有教育孩子的能力。在看太子,一言難儘。國子監的老師是他親自選拔的,太子學了多年,荒淫難訓。臣覺的,丞相狼子野心,故意為之。”
大臣都氣笑了,心想好你個祝旋覆,為了給丞相強加罪名,連我們都罵了個遍。倒是聖上的過錯隻字未提,尤其是最後一條,那是人家兒子生的好,跟國子監的老師有什麼關係。
可。。。眾大臣也不敢說,那可是皇帝生的兒子不行啊,誰敢這麼說?隻能咽下反駁的話,想著一會兒找其他錯誤反攻。
皇帝也被他搞蒙了,這樣的大臣他還是第一次見到,憑一己之力將所有朝臣得罪了個遍。看來之前四處要賬他真的是一心為國,不怕得罪人。隻有忠心為朕,才不怕得罪人,畢竟他信朕會護著他。
又想了想丞相,哎,祝旋覆說的也不為道理,仁政的君王,不需要同樣寬厚的丞相,總要有人做黑臉,才能讓下麵這些各懷鬼胎的臣子老實做事。
三皇子高興了,這個祝旋覆果然和自己一條心,早知道如此,之前陷害丞相的事就應該和他商量,以他的能力,丞相當夜估計就死了,何必上朝在鬨騰。
祝旋覆繼續說道“聖上,臣時間有限,匆匆想到不太全麵,若是聖上不滿意,容臣幾天時間,八大罪狀並附上其證據一定湊齊。”
皇帝有些頭疼的說道“不必了,朕已經知曉丞相的罪,祝愛卿做得好。”朕用你胡亂湊嗎?
杜大人“聖上,不可聽信此人讒言,丞相乃是忠臣,不可殺啊。”
祝旋覆“你比我都狠,殺什麼?丞相不過是不堪大任,又不是殺人貪腐,流放好了。”
“你。。。”大臣指著祝旋覆,氣的要死。
祝旋覆笑著說道“杜大人的口水可比心中的道理有力量的多,好心勸勸您,罵人之前先治治牙,不然肝火太旺容易腫的張不開嘴。”
杜大人退了,一退就是兩年半,這個大人也是人才,愣是兩年半在沒和祝旋覆說過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