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成看著麵前的眾人,其實已經有些飄飄然。
一言即天憲,一行即萬向,一手製六合,一人即天下。這是權利的頂峰。
而這權利的頂峰,這等風流,誰不想嘗嘗
餐風飲露,不過是落寞時不得已的獨善其身罷了。鐘鳴鼎食,誰不向往?
白骨之上,黃泉之側,萬千窺覷之中的權利,便最是人心辭不去的欲望。
顧玉成坐在最高處,反倒看的不是最清楚了。
台下三家店鋪,雖是表麵恭順謙卑,卻也在心裡小覷顧玉成起來。
在他們眼裡,顧玉成其實和那百裡廓,不都一樣嗎?
唯一不一樣的,不就是這顧玉成的吃相還沒有難看到百裡廓那個地步嗎?
人還未齊,張家雲於是來到顧玉成身前,躬身請求道“既然人還未齊,為長老演奏一曲怎樣?”
此時的顧玉成竟已經坦然接受長老這一稱呼。
顧玉成點點頭,張家雲便立刻退下,召來一批樂者,演奏起來。
樂聲一響,顧玉成便微微愣住。這首曲子,顧玉成聽過。
在南郡時,二伯顧明武便很喜歡這首曲子
顧玉成曾問說書先生,這曲是什麼意思。
那說書先生笑笑道“這曲子,叫《秦帝政,入鹹陽》。以鼓之宏大博淵,作風雲深遼之狀,給人一種大勢將起,紛擾將至之感。以琵琶刀劍相鬥之切切,作事事飛流之急促,給人一種與人相鬥,紛擾無端,然其樂無窮之感。以琴之悠揚、鼓之激昂、羌笛之厲長、鐘鼎之大氣,數十種樂器齊鳴,作萬方歸一之狀,給人一種,勝者為王的感覺,給人一種,江山一覽的感覺!”
“這首曲子,描寫的是秦帝嬴政從趙國被接回秦國,進入鹹陽後的一切。前奏展示了嬴政歸來那一刻,秦國政局的動蕩與明爭暗鬥。接下來又演奏出了嬴政在其中明爭暗鬥、攻守相爭的紛紛擾擾。最後,便是展現嬴政加冠主政,主宰秦國的盛景!從此,大秦,一掃六國!包卷宇內!這首曲子,是歌頌君王樂曲中,少有的曲子。角度刁鑽,時代感宏大,也被譽為最能歌頌秦大帝嬴政氣魄的曲子。”
顧玉成那時便這首曲子深深被吸引了。
那時顧玉成便問說書先生“這首曲子,有什麼意思?”
說書先生大笑“凡是任何人得勢,便往往有人以此曲溜須拍馬,是下位者諂媚之曲,上位者昏聵之樂。”
顧玉成那時候撓了撓腦袋“我二伯也不昏聵啊。”
說書人便不再說了,神秘一笑,隻是搖搖頭。
說書人心中想到“你二伯,當然不昏聵。他這叫,野心。還好你爹顧明文能壓住你二伯。不然,你還能在我這兒這麼悠閒?恐怕要被抓去挖礦嘍。”
今日,再聽這曲子,顧玉成一時間感慨萬千。
顧玉成明白了張家雲的舉動,或者說,他早該明白了。不過,還不算遲。
顧玉成想起了從前,也想到了太一宮內的一切。
顧玉成恍然驚醒。
“天道已死,以我為真。”
這是顧玉成與木離談話時,顧玉成提出的論點。
那時候的顧玉成在石卷內,看到了至尊勾勒出的盛世端倪,仿佛真的見到了盛世實現。
然而在醒來後,卻是又回想起了自己身處的現實。
現實就是,爭名競成白骨累如台,奪利深涉黃泉不嘗辭。現在天下人的一切,都隻指向利益。
這個時代,人們已經失去奉獻的精神了。
正因為顧玉成這樣想,所以,才會說出“天道已死”那樣的話。
至少在顧玉成眼裡,為了他人而無償奉獻的時代,那樣的天道,已經死在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所有人腳下了。
可後半句的“以我為真”。顧玉成卻是才實踐些許。
起碼,到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做自己。不要被這虛妄的權利迷了眼。
想到這裡,顧玉成猛然大笑起來。
在場所有人都不解的看向顧玉成。南尋看著顧玉成,有些擔憂。
南尋不希望顧玉成迷失在這權利之中。更何況,在南尋眼裡,這點權利,也算權利嗎?
顧玉成大笑後,拍手道“接著奏樂!”
南尋的心頓時涼了一半。
三家店主低下眼眸,垂下眼簾,直接裝作沒看見。
其中的章家店主甚至在想“百裡長老是怎麼回事,到底是不是因為顧文月的原因,這顧文月看樣子也不是能扳倒百裡廓的人啊…元適安也真是夠倒黴的。”
正當顧玉成欣賞著樂師演奏的樂曲時,張家雲緩緩的來到顧玉成麵前,欲言又止再三後,拽了拽顧玉成的衣襟。
顧玉成很是傲慢的看向張家雲。張家雲隻覺得此時的顧玉成鋒芒畢露,於是低下頭說道“有商家來了。”
顧玉成很是慵懶的點頭,吩咐道“把他們帶來,另外,也可以讓他們看看元適安,不用說什麼,讓他們看看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