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策便是,再遣一員大將,撲滅五國聯軍的囂張氣焰。這裡麵有兩個階梯式戰略目標,第一階目標是不求全功,攻其必救,取得局部勝利,讓聯軍互生猜忌。第一階目標是底線,待第一階目標實現以後,再視情況破其合縱,提前打一次戰略決戰,將將蒙驁將軍打下的五十餘座城池重新奪回,為秦國再添一群之地。”
“上策最大的好處,便是節省了大秦一統天下的時間和代價。因為按照中、下兩策,會讓魏國獲得喘息之機,短時間內難以滅掉魏國。”
曆史上,就是因為這次失敗,導致滅魏推遲了二十多年。
“那上策可有不妥之處?”秦王問。
“上策的本質,就是戰略決戰,這是在賭國家的國運,秦軍的命運。可如果想要秦國不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損失太大,想要秦國一統以後更加長治久安,就必須敢賭。隻要贏了,就能摧枯拉朽推倒一切。否則便會給六國之人留下惜敗的不甘。”
賭國運?賭軍隊命運?
滿堂嘩然,秦國大臣紛紛站出來指責王陳。
“長安君此舉有好大喜功之嫌。”身為禦史大夫的昌文君第一個跳出來反對,這是他的職責。
“此策過於凶險,秦國新敗,冒失不得,請大王駁斥長安君。”呂不韋麵無表情的建議道。
“請大王駁斥長安君!”
看到呂不韋公開表態,百官紛紛跟上,齊聲開口。
幾十道聲音彙成一股,震得大殿都抖了一抖。
王陳眯了眯眼,有些厭惡。
這些家夥真的是見風使舵,剛剛麵對秦國戰敗一個個的做縮頭烏龜,不願意挺身而出,現在反而對自己這個挺身而出的人“窮追猛打”,無非是覺得跟自己作對風險不大,還有收益可取罷了。
秦王皺眉,他覺得呂不韋已經開始坐大了,而且百官也有些不知進退了。
他們以為他們針對的人是誰?
那可是他兒子,親兒子。
“我赳赳老秦,最不怕的就是困難,最怕的是沒有心氣和懦弱。”秦王不輕不重的批評了一下,全場立刻安靜了下來。
接著,秦王轉而笑著問王陳:“王兒,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孤都支持。”
“父王,國之大事,在祭在戎。戰場瞬息萬變,各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這上策最大的困難,其實是對製定作戰計劃和實施作戰計劃的人要求極高,既要明確戰略目標,顧全大局,不陷入戰場一隅,還要敢想敢乾,驍勇善戰。”
“如果我準許執行上策,那你覺得誰合適主持此事?”
“我,長安君成蹻。”
秦王傻眼了。
這下子,不僅百官不同意,就是秦王都不想同意。
雖然身為秦國王孫,都有為國作戰的義務,可眼前這個小子,可能是他唯一一個子嗣啊,這要是在戰場上沒了,秦國可能就直接亡了。
而場上還有一個特殊人物,此時也不淡定了。
“啟奏父王,二弟雖聰慧敢為,可他還太小了,怎能涉身險境。再者,二弟所獻三策,我覺得離間計才是上策,此時隻需要我們緊閉函穀關,聯軍自退。”嬴政說道。
他一開口,立刻便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身為廷尉的嬴政,在朝政之上很少發言,一直處於透明人狀態。但此事他卻有資格、也有立場,更有利益考量,需要站出來發言。嬴政認為,此時不能讓王陳去戰場,不然,這個天才弟弟有可能會脫離楚係、趙係和呂不韋的鉗製。王陳要真想為國作戰,大可等到他嬴政作為秦王之後再去嘛。
秦王嬴異人看著嬴政,臉色複雜,眼神閃爍。他隨即看向王陳,開口勸道:“你大哥說的沒錯,你還太小了,還是呆在父王身邊多學習學習。待到時機成熟……”
秦王沒有繼續說下去,他想說等到王陳自己做了秦王,這些事情可以一言而決,但考慮到滿朝勢力和後宮穩定,他趕緊止住了。
“父王,其實上中下三策,可以同時進行,並不矛盾。我並不需要把函穀關所有的軍隊都帶出去作戰,也不是想奪了蒙驁上將軍的軍權。”
“那你怎麼跟魏無忌交戰?”秦王好奇的問道,對於兒子的思路,他很少看得懂。
“我隻要三樣東西就可以了。”
“哪三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