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霽嵐簡單介紹了一下這兩個人的人物關係。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也就是說朱元璋和朱棣兩人是父子關係。”
“朱棣,世稱明成祖,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
“為什麼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朱元璋是開國第一位皇帝,而朱棣是第三位皇帝呢?”
“大家可以猜一猜。”
【誒,對哦,按道理來說朱棣應該是第二位皇帝呀,那中間的第二個皇帝是誰?】
【我猜是他的哥哥吧。你們看他是第四個兒子嘛,前麵應該還有繼承人。】
【哦——樓上這麼一說,我好像懂了,他前麵應該有哥哥嘛,哥哥可能出事了,然後才輪到他。】
【你們說的好像都挺有道理的耶,不過朱棣不是第四個兒子嗎?前麵還有三個哥哥呢!】
【啊啊啊,那這種情況我就猜不出來了,但是一般不都是給兒子繼承皇位的嗎?】
【哦,難道這裡麵有什麼秘密,或者有什麼說不一樣的東西嗎?】
【哎呀,我不行,實在是猜不出來,我感覺就隻能想到上麵他們說的那種可能。】
秦霽嵐看著彈幕上的討論,說道“好了,現在來揭曉答案。”
“那是因為朱棣並不是直接繼承了朱元璋的皇位。”
“而是通過靖難之役,成功推翻了他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統治,從而登上了皇位。”
“靖難之役,又稱靖難之變,是明朝初年建文帝在位時發生的一場因削藩政策及爭奪皇位引發的內戰。”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為了鞏固統治,把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勢力日益膨脹。”
“太子朱標早逝後,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
“建文帝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采取一係列削藩措施,準備削除燕王朱棣等藩王的勢力,”
“這成為了靖難之役的導火索。”
“後來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反抗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
“建文帝起用老將耿炳文統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繼續討伐,但主力不斷被殲。”
“朱棣適時出擊,靈活運用策略,經幾次大戰消滅南軍主力。”
“再後來,朱棣攻下帝都應天,戰爭曆時近四年。”
“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而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其下落成為曆史之謎。”
“有一種說法是朱允炆他自焚於皇宮之內。”
“也有說他跑到海外去了,這個說法還有所謂的證據,就是後麵鄭和下西洋的事情。”
“據說朱棣為了找到朱允炆的蹤跡,派鄭和開拓商路,其實隻是為了給找朱允炆這件事情打掩護。”
“不過人沒找到,這個下西洋的結果倒是挺好的。”
“鄭和下西洋共進行了七次,在這七次航行中,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在航行過程中,鄭和船隊找到了很多植物,有玉米、土豆和西瓜等。”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呀,朱棣不是從他哥哥手裡得到的皇位,是從他侄子手裡拿到的。】
【不過你彆說,朱元璋直接把皇位傳給孫子,這個做法應該也沒有人能夠想得到吧。】
【朱允炆最後到底是怎麼樣了呀?是放火自殺還是真的逃到海外去了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