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挖苦一個人,又怎麼會想這麼多?
“聽說你這些年,做得不錯。”遼王就像是沒聽見張副將的話,和他各說各的。
張副將的話,魯直尚且能不答,可遼王
"全仰賴王爺當年的提攜之恩。"
遼王聞言端著茶盞的手微頓,繼而像是自嘲了句。
“不敢當都是老黃曆了,本王都記不得了。”
魯直眸光微動,又無聲跪下。
“恩義”二字,於有些人而言,輕飄飄,但對另外一些人,卻重於泰山。
興許是這些年背負地太重,剛剛張副將那一腳,倒是叫人心下鬆快,反倒是遼王那自嘲的一句,令人如芒在背。
遼王這個人,不算好兄弟,更不是好兒子,但論南征北戰,替大魏鎮守邊疆,也確實是功勳卓著。
即便出生時先帝已經登基,但由於當年遼王的不遜,和章懷太子的緣故,先帝在摔打兒子這方麵,對慶王和遼王,乃至以後的梁王,都是一視同仁。
魯直和張副將都是在遼王主持打第一仗時,入的軍營,是遼王親自挑出來的兵士
魯直想了想,解下腰間佩劍,置於身前再拜。
“此劍是當年王爺所賜,今完璧歸趙”
“你以為一把劍,就能夠還清嗎?”張副將俯視著他,諷刺道。
魯直微微一頓,實際上,來的時候,便已經下定了決心。
“王爺大恩,屬下無以為報求王爺賜屬下一死,珍重自身。”
室內一靜,連張副將都是一愣。
遼王要什麼,他們都清楚,一個禁軍副統領能做什麼,他們也清楚。
十多年,魯直是遼王的屬下,但也是元德帝的臣。
遼王剛剛故意叫他在外麵都聽見,他若辦不到,隻能一死。
"王爺說不記得了,魯直,我問你,你是不是也不記得了?"張副將冷聲道。
“那年寒冬,敵軍將我們圍困在葫蘆嶺,三天三夜,你瀕死之際,是王爺將口糧分給了你我,四五個人,互相攙扶著,才逃出死地。”
“可還記得,入都後,是誰為你討得功勳?當年你母親病重,需要百年人參入藥,我們束手無策時,王爺借你銀錢不算,還去宮裡找俞妃娘娘要人參。”
“你說要服侍老母,又是誰許你在禁軍中謀得職位,奉養老母終年王爺就藩,指望你在禁軍裡麵,能注意著俞妃娘娘的近況,你做到了嗎?”
張副將聲聲質問,眼睛猩紅,要是魯直忘了,就叫他再想起來。
他不是梁王的走狗,是當年一起入軍營,在遼王帳下,和他有飯同吃,有衣同穿,互相救過命的生死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