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沅伸手拿杯。
時寒忽然瞥見杯中隻剩半盞茶,趕緊搶前一步,在楊沅摸到茶杯前,舉起茶壺,給他斟滿。楊沅持杯在手,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輕輕呷了一口,緩聲道:“於軍律而言,宋遊擊他們,該死。
於你個人而言,想給他們一些補償,想把他們厚葬,這都是人之常情。所以,你不必忌憚隱蔽,去做吧。”
時寒聽了,又是激動,又是羞愧。
我們好糊塗啊,糊裡糊塗搞這一出,枉死了幾條人命,反要對人家更加恭馴,這是何苦來哉。
其實他此時的反悔,全是從結果倒推出來的悔悟。
這種事哪有什麼對錯,完全取決於當事人的性格。
如果初來乍到、毫無根基的楊沅,又剛剛經曆了潘泓嶽的兵變,想著隱忍為上。
那麼,時寒等人,這番舉動就是能夠達到目的。
此時聽楊沅如此善解人意,時寒激動不已。
他放下茶壺,又向楊沅一抱拳,感動地道:“末將多謝撫帥。”
請...您....收藏6...9...書....吧....!
時寒倒退三步,又向楊沅一禮,這才轉身離去。
楊沅看著他的背影一直穿過堂屋,忽然一揚眸,好笑地看向樓上。
梵清忽地心生感應,在楊沅揚眸的同時,搶先一步,向後退開,及時避開了楊沅的目光。
隻是一顆心,卟嗵嗵地跳個不停。
他那一揚眉,如清水白石,真好……真……嚇人。
……
“大排衙”那一天,利州中路六州的所有軍政要員,全部趕到了南鄭城,拜見他們的新任都統製。
很顯然,發生在馬軍大營校場上的那一幕,他們都已經知道了。
楊沅在校場上說的那番話,恐怕他們都不知道反複咀嚼了多少遍。
所以,這場盛大的“排衙”,舉行的非常莊嚴而且順利。
“楊撫帥不可欺”,這已成了利中軍政大員們心中的共識。
今後利州中路六州,全都要受楊沅的節製。
各路大員既然來了,當然不可能就隻參加一個排衙就了事。
他們留在了南鄭,一一單獨拜見楊沅,向他彙報自己負責地區的軍民各種情況。
其實對於利中情況,楊沅也有自己的消息搜集渠道。
但是,聽他們彙報,有些機要,還真不是從其他渠道能夠打聽到的。
而且,這也是接受他們向自己效忠的一個機會,楊沅還是很上心的。
如是者又忙了七八天,剛把各州軍政大員打發回去,陸遊和楊萬裡便雙雙趕到了。
這次,不隻他們來了,樊江和王燁然也跟著他們一起趕了來。
看到這四個人,楊沅也很高興。
於是,楊沅又了幾天功夫,陪陸遊、楊萬裡兩位好友,以及楊連高、刀妃妃等人一起遊覽了南鄭風光。
因為陸遊和楊萬裡一旦正式入職,那就是他的下屬了。
楊沅倒是不太在意上下之彆,就怕陸遊和楊萬裡心中感覺不自在。
所以先以友人關係伴他們同遊最妥當。
幾天後,楊沅以利中禦前諸軍都統製的身份,做了一點“小小的”人事調動。
陳涿光晉升利中禦前諸軍都統製府參謀軍事一職;
參謀軍事,這就相當於利中方麵軍的總參謀長了。
陳涿光也算是多年的媳婦熬成了婆。
南鄭知府孔紀濤心中懊惱,當初搶了這薦舉書寫的機會多好。
陳涿光都獨臂大俠了,還能做參謀軍事!
陸遊則擔任利中禦前諸軍都統製府掌書記一職。
這是陳涿光原來的職務,職低而權重。
楊萬裡則擔任禦前諸軍都統製府行營護軍提舉一職。
這是都統製的直屬衛戍部隊的統帥。
楊沅把中軍衛戍部隊交給自己人去管,這一點倒是無人質疑。
換做誰來,他的直係衛戍部隊,肯定都要換自己人去掌握的。
然後,楊沅還公開向朝廷上了一封薦書,薦舉時寒為利州中路禦前諸軍副都統製。
其他人的任命,楊沅此前已經上書朝廷並獲得了任命。
時寒則是在他主動請罪之後,楊沅剛剛做出的決定。
雖說是保舉,其實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結果了。
時寒對楊沅自然是更加羞愧而感激。
將此間一切安排妥當,楊沅便決定回潼川府去了。
樊江和王燁然是他為潼川經略安撫使衙門留用的心腹,當然要一同啟程。
楊連高聞聽消息,也主動提出,他在南鄭事了,要隨楊沅一起去往潼川。
這些時日相處下來,他和楊沅就今後的合作又談了很多細節。
哪怕他無心於大理皇位,隻是想要擴大家族影響,與楊沅的這些合作,也能大大提升楊氏家族在大理的實力。
隻是讓楊連高苦惱的是,如何把刀妃妃與楊沅送作堆兒。
這其中最難處就在於,要讓刀妃妃心甘情願地放棄他這個白月光,從了楊沅。
但是,同時還得讓刀妃妃對他舊情難忘,會一直惦記他,想著他。
若不然,如何能讓表妹儘心竭力為他打算?
可表妹對他癡心一片,他要怎麼做才能把表妹推到楊沅身邊,還不讓她對自己因愛生恨呢?
為此,一向自詡智高的楊連高頗費了一番心思,每日裡思量辦法,推敲之後又一一推翻。
直到如今,他還沒有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來。
因此,聽說楊沅要返回潼川時,他心中頗感焦急。
這一路上要是再不想出個好辦法來,等楊沅到了潼川,他就該返回大理,為雙方謀劃的一係列合作而奔波了。
到時候他可沒有理由把表妹留在潼川。
該死的楊沅,你要不要對我這麼尊重?
你……你就不能對她用個強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