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地上,昆侖奴們正在安置帳篷。
劉綽站到馬車車轅上,高聲道:
"諸位鄉親,我是劉綽,在下這裡有些保暖的衣物。雖然不多,但希望能為大家略儘綿薄之力,請領到的人幫助那些沒有領到的人。帳篷數量有限,夜晚風雪大,請讓老弱婦孺優先住進帳篷裡去。我知道,今年大家都過得很艱難。但此時更需要攜手互助,共克時艱才是。我還帶來了一些爐灶和治療傷寒的藥劑,麻煩能動的幫忙熬煮一下,喂給需要的病人喝。"
她的聲音堅定而溫暖,如同冬日裡的一縷陽光,照進了災民們灰暗的心房。
災民們聞言,紛紛激動起來,他們互相攙扶著,排成了一條長隊。隊伍中,有白發蒼蒼的老人,有抱著孩子的婦女,還有尚未成年的孩童。
劉綽和李二帶領著一眾仆役,開始給災民們分發衣物和被子。四美則帶著莊子上的農婦們架了幾口鍋,開始熬粥和煎藥。傷殘的軍人們則提供了進山補來的獵物,“綠柳娘子,加點野菜燉了,給老弱病殘補補身子吧。”
隊尾的驢車卸掉貨物後,又返回了農莊去拉木頭和柴火。看見昆侖奴們開始搭建簡易的棚屋,災民中的青壯年也加入進去幫忙。
很快,車隊帶來的東西便分發完畢。災民們穿上禦寒的衣物後,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紛紛向劉綽和李二鞠躬道謝。
"謝謝這位娘子,謝謝公子!你們真是大善人啊"
"你們真是大好人,我等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你們的恩情!"有的則直接跪地磕頭。
聽著這些發自肺腑的感謝,劉綽的眼角不禁濕潤了。李二看著饑民們臉上的笑容,也是感慨不已。
一個時辰後,饑民們吃上了久違的濃粥,裡頭還加了零星的肉絲。
隨著熱騰騰的粥香在空氣中彌漫,饑民們捧著碗,小心翼翼地喝著這久違的溫暖。他們的目光開始在人群中搜尋,想要找到那位給予他們幫助的善人。
"這位娘子,老朽有一事請教!"一位老者吃了一碗粥後,顫巍巍地站起身,走到綠柳等人的粥鍋旁邊。
"老人家,您可是還要再來一碗?"綠柳笑著答。
“不是,我年紀大了,吃那麼多浪費,還是先緊著年輕人吃吧!”老者擺了擺手,“我是想請問,你家主人是?”
綠柳也不遮掩,“我家主人乃是新昌坊劉家的五娘子。她見今夜有大風雪,擔心災民們渡不過去,這才率我等前來施粥布衣的。旁邊的是我家娘子的未婚夫婿,李二郎。昨日剛回到長安,便被我們娘子拉來幫忙了。”
菡萏又盛了一碗粥塞到老人手中,“老人家,您吃吧,我們娘子吩咐了,明日我們還來。”
“劉綽?這名字怎麼聽著這麼耳熟?”有排隊的人道。
老者聞言,激動道:“可是那位聖人欽封的女學士麼?”
菡萏道:“正是呢,老人家您真是好見識。”
另有幾個年紀相仿的老人道:“關翁可是我們鎮上學館的夫子,見聞廣博。”
綠柳和菡萏忙行禮道:“見過關夫子!”
“二位娘子,使不得啊!”
“如何使不得,我們娘子說了,為人在世,便該尊師重道,您是夫子,自然受得起我們這一拜!”
關夫子聽了此話,不由老淚縱橫。顛沛流離了月餘,已經許久沒有過的如此有尊嚴了。
“還煩請娘子帶我去謝過你家主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何況救命之恩乎!”
於是,關夫子帶著一眾老人朝著劉綽和李二所在的位置走去。其他災民也紛紛放下手中的碗,跟在他們後麵,想要親自表達謝意。
當他們來到劉綽和李二麵前時,老者率先跪下,身後的災民們也齊刷刷地跪了一地。
"劉娘子,李公子,你們的大恩大德,我們無以為報!請受我等一拜!"關夫子的聲音帶著哽咽,"這冰天雪地的,若不是你們,我們這些老家夥怕是熬不過今晚啊!"
其他災民也紛紛附和,"是啊,是啊,你們就是我們的救命恩人!"
"劉娘子,真是菩薩心腸!"
劉綽和李二趕忙上前,將老者們一一扶起。
"諸位都是長輩,快起來,不必行此大禮。"劉綽溫柔地說,"我也隻是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實在是愧不敢當。"
“劉娘子,聽聞你明日還會來施粥?”關夫子流著淚問。
劉綽鄭重點頭。“我會儘己所能,給大家提供食物。能撐多久,是多久。”
“如今城中一鬥米就要五千錢,災民人數眾多,光是今日這些,就是筆不小的數目。賑濟災民,本該是官府的責任。要劉娘子自掏腰包,我們實在是受之有愧。不知府上可有用得到我們的地方?我們怎好白吃白拿啊。”關夫子道。
災民們紛紛附和。“是啊,劉娘子,若有用得到我們的地方,儘管開口。”
看到大家並不把他人的幫助當作理所應當,劉綽心中十分欣慰,高聲說道:"諸位鄉親,隻要你們好好活下去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了。不過,既然大家希望能用自己的雙手,幫助自己,幫助他人。劉某的田莊,今年收成還不錯。倉中尚有不少棉花未被織成棉布。"
劉綽的聲音清晰而堅定,穿透了人群的喧囂。饑民們安靜下來,用期待的眼神注視著她。
"我的紡織作坊裡有織布機,有裁縫。諸位中,若有懂紡織的,懂繡花的,懂縫衣的,都可以到我家田莊上去,幫忙一起織布、繡花、做衣裳。"
災民們雖然並不知道棉花為何物,但對織布、繡花、做衣裳卻並不陌生。
“我家娘子繡花手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