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戶部幾位官員收到越王的厚禮,無不感慨唏噓,經了這一遭,心裡那杆稱,慢慢也就偏向了越王。
朝中似乎沒什麼變化,但又似乎起了些什麼變化。
約蔣項喝酒的人變多了。蔣夫人領著兩個兒媳婦也是頻頻出入各家宴席。
蔣文濤跟趙廣淵說起此事,兩人心裡也是起了些波動,“王爺,這回也算是助了王爺一把,背後議論太子無德的倒是多了起來。”
許多騎牆派開始接近交好接近越王,很多官員開始重新評估越王。
趙廣淵自是感受到了這番變化,“咱們應該慶幸,大多數官員,還是一心為國為民的。不皆是那種利益驅使之人。”
“是,這是大齊之幸。”
太子手下為了掩蓋證據,不惜水淹百姓,至數百平民無辜身逝,兩名維護太子的朝廷大員還被太子殺了滅口。
雖然此事有太子的人出來認罪頂罪,太子撇清一切,但為官者,誰都不是糊塗人。
“王爺,要不要悄悄給那些人透露王爺有世子一事?屬下看有些人還是看好王爺的,隻是礙於王爺身後無嗣可承,心中有所顧慮。”
若為儲君,無嗣是硬傷,少嗣在選擇儲君時都不占優勢,更何況無嗣。
回回朝堂都會因接任人選的問題,曆來都要掀起一番腥風血雨,若王爺有繼承人,蔣文濤覺得一切都會不一樣。
這也是王爺回京一年多,沒什麼有份量的大臣接近王爺的原因。
趙廣淵如何不知。宣布他有繼承人,或許會收到許多大臣的投誠,想博一番從龍之功的,也會自動聚攏到他身邊。如此,他不會缺人手。
但,現在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搖了搖頭,“時機未到。”
蔣文濤點頭。“屬下聽王爺的。”
那日朝議之後,趙廣淵與屬官幕僚頻頻議事,大夥都替越王感到委屈。
越王此次出京,在外經營的名聲甚好,於大水之中,安民撫民,又及時運送各項物資,又自墊銀子發放撫恤銀,幫助百姓恢複生活生產,避免了一場動亂,在當地人人稱頌。
無人不知京都有一個越王。
隨便換一個人,估計都不會有這麼好的結果。估計兩地非亂起來不可。
但皇上為了穩住朝堂,維護太子的地位,不隻壓下越王的功勞,對太子所犯的錯,也隻是罰俸禁足而已。
讓越王府一眾慕僚屬官很是氣憤。
趙廣淵倒是安撫道“倒也不是壞事,起碼知道皇上維護太子之心之堅,咱們還需從長計議。”
趙廣淵沒說,他得到消息,皇上把太子叫進宮罵了足足一個時辰,相信太子在他心裡的地位也不是那麼牢固。大石一旦鬆動,就好撬得多了。
且太子今次所犯之錯,比之他皇兄那年極為類似,可他皇兄什麼結局,趙廣渙又是什麼結局。
皇上不可能不比較一番。
群臣不可能不比較一番。對他皇兄的同情自會轉移一部分好感惠及到他,這對趙廣淵來說是件好事。
且當年他皇兄,可沒有叫人去暗殺親王,沒有對朝廷大員動手,也沒有吩咐人扣下一半的銀子。群臣眼睛還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