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宣京,皇城永寧宮內,身著緋色龍袍的皇帝楚天耀坐在禦案前,手中翻動著今日內閣送呈上來的奏折。
穆忠君等人趕往淮南馳援的這段日子裡京裡也沒有閒著,自從寧中恒這位左都禦史被楚天耀推至台前在京師周邊各縣試行新政後,可算是掀起了軒然大波,起初那幫利益受損的地主官紳忌憚寧中恒的身份地位不敢參他,但隨著寧中恒推行新政的動靜越來越大,眼瞅著他們的利益就要被榨乾了,這幫紅了眼的地主官紳也不在乎你寧中恒的什麼背景身份了,一封又一封參奏他寧中恒的奏折宛若雪花般送到了內閣,繼而又轉到了楚天耀這個皇帝手裡。
看了好半天參奏寧中恒的折子,楚天耀臉上露出譏諷的笑容,這幫地主官紳越是跳腳,便越說明寧中恒推動新政力度之大。
“臣妾參見陛下。”
一道清脆的女聲在殿門響起,原是身穿常服的洛長凝來了,她淺淺一笑,朝坐在上方的楚天耀福身行了一禮。
“長凝來了?”楚天耀將手中折子放下,看著洛長凝那有些隆起的小肚子,他臉上露出慈愛之色,“咱們的寶貝孩子越來越大了。”
“皇上儘胡說,滿打滿算才懷上兩個多月,離這孩子出世還早著呢。”洛長凝甜甜一笑,端起案上的茶壺為楚天耀倒了杯茶,“我聽傅少卿那婢子說您今兒個忙的午膳都沒吃?”
“嗯?”聽到這話楚天耀沒好氣地瞪了身旁的傅少卿一眼,後者有些畏懼地縮了縮脖子,訕笑著不敢說話。
似是看到了楚天耀望向傅少卿的眼神,洛長凝掩嘴輕笑,“皇上您也不用怪他,他這做婢子的也是心疼您。”
“政務固然重要,但您也不是鐵打的,還是得好好注意自己的身子。”說著,她走到楚天耀身後,伸出纖纖玉手給楚天耀捏起了肩,“臣妾嘴饞了,讓禦膳監的廚子們煮條鬆桂魚和隻烤鴨過來,您就當陪臣妾用膳了,如何?”
聞言,楚天耀忍俊不禁地笑了笑,洛長凝是變著法子讓他吃飯呢,她平日飲食較為清淡,這鬆桂魚和烤鴨可都是自己愛吃的。
“好,長凝說什麼就是什麼。”
見狀,傅少卿臉上綻放出笑容,喜滋滋地跑到出了殿門,招呼殿外的太監們去傳膳。
看著禦案上成堆成堆的奏折,洛長凝有些心疼的看了楚天耀一眼,輕聲勸慰道“要臣妾說呀,皇上您以後還是得多注意休息,彆將滿門心思都放在政務之上,這軍國大事,是忙不完的,適當的歇歇,沒人能說您的不是來。”
“朕倒也想歇歇,可現在是多事之秋,朕還真歇不得。”楚天耀喝了口茶,輕歎道“新政的事朕要盯著,淮南的戰事朕也要顧,地方上的財政朕也得過目,諸多事宜堆疊在一起,朕哪還敢歇息?哪還有時間偷閒?”
“就說這新政的事吧,我讓寧中恒在京師周邊各縣先行推廣才過了多少天?這參他的折子就一封一封的來了!朕若不時刻盯著,還不知這幫地主官紳會惹出什麼亂子來!”
洛長凝稍作沉思後,沉吟道“皇上開創的那攤丁入畝的新政,臣妾倒也有所耳聞,確是利國利民的仁政不錯,但卻觸動了天下地主官紳的利益,照臣妾看,這推行新政的事並不能一蹴而就”
“長凝你這麼想就錯了,推行攤丁入畝之政必須要快,手段必須要硬,且要將規矩定死。”楚天耀目光堅決的說道,“若因地主官紳起鬨,朝廷就選擇折中,這就正中了他們的下懷,屆時在天下官紳心中,對朝廷的敬畏之心就會更低。”
“更何況,這攤丁入畝的新政隻是第一步。”楚天耀目光微沉,心中暗道“我後邊還準備將雍正帝的新政三板斧全都使喚上呢,如果現在就撐不住了,那到時候推行官紳一體當差的事將徹底成為泡影。”
沒錯,在楚天耀確定推行攤丁入畝時,內心就決定要把雍正推動的三項新政都招呼上,在他看來雍正的新政三板斧,最難以推行的就數官紳一體當差了,這也是為什麼他先拿攤丁入畝試手的原因,通過推行攤丁入畝的過程裡,他才能挖掘出日後助他推行官紳一體當差的能臣乾吏。
在楚天耀心裡對那位前世曆史上的清世宗雍正還是頗為欣賞的,儘管雍正軍事能力不足,但他處理內政的能力絕對古往帝王頂尖的存在,大清之所以能統治中原兩百餘年而不倒,雍正的三項新政和他改製出的軍機處占了很大的原因。
想到此處,楚天耀不由莞爾一笑,前世他閱讀各種網絡小說時,穿越到封建時代的小說主角總會想著將雍正的這三項新政推動起來,這足以說明雍正的厲害之處,也說明雍正的新政三板斧確實好用。
“陛下的意思是,推行這攤丁入畝之後,您還有後手?”洛長凝有些驚訝地看了一眼自己這個丈夫。
“是的。”楚天耀很乾脆地點點頭,苦笑道“這攤丁入畝隻是起個頭,後邊的事才是真正的重頭戲呢。”
隻是推行攤丁入畝便迎來了不小的反撲,未來若要試行官紳一體當差會遇到多大的阻力不言而喻。但這並不會讓楚天耀畏懼或不安,相反,他格外的堅定。
夫妻二人正聊得起勁時,殿外的太監宮女們已將做好的膳食送了進來,一旁眼尖的傅少卿趕忙招呼著周圍的婢子們端來方桌,指揮著送膳的禦膳監太監們將菜端到桌上。
“皇上,膳食好了,您先陪臣妾用膳。”洛長凝說著,拉起楚天耀的大手朝著擺膳的方桌上走去。
“萬歲爺”帝後夫妻兩屁股還沒做熱,便見傅福詳急匆匆地跑了進來,他臉上泛起興奮的紅暈,雙手高舉一封折起的書信,“淮南前線來報,進犯我大宣南境的饕惡緬賊已被我軍進行剿滅,無一活口!此戰我軍傷亡將士不過萬,實乃名副其實的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