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撫著胡須,笑眯眯地微微頷首。“既然老大你覺得信得過那小子,那咱就準了他的請奏。”
“再有就是,既然那歐陽倫主動地站出來願意去負責治水工程,將那上海縣諸務儘委於常二郎。”
“所以,咱決定,準了歐陽倫的所請,會下旨,著令常二郎這位鬆江府知府兼知上海縣事。”
“為了避免朝廷官員非議,所以咱給他歐陽倫一個工部主簿的官職……”
朱標聽著親爹在跟前侃侃而談,從容布置,這才了解,看來親爹怕是喚自己過來的這段時間,內心怕是也已經有了定論。
這讓他也心中稍安,畢竟親爹既然也同意讓常二郎去解決太湖水患,又順手將那位主動要求去搞工作的歐陽縣令順勢踢走。
將那上海且政務,儘委於常二郎手中,如此一來,那小子想必也會鬆上一口氣。
文成殿中儘聚那些工部的能工巧匠,就那太湖治水患工程發生激烈爭執之事,很快就傳揚了開來。
隻不過,當所有人都聽聞,那位新任鬆江府知府常二郎準備不要朝廷一針一線,不拿一個銅板。
完全靠鬆江府自己解決錢糧和工人,這樣的做法,著實令無數官吏覺得常二郎是有病。
畢竟他這麼做,等於是將自己擺放在了最不利的位置上,修好了,他有功勞,但是天下人都會覺得是老朱有識人之明,知人善用。
倘若修不成功,出了什麼問題,那麼無數的彈劾,肯定不會彈劾老朱,而是會彈劾他常二郎狂妄行事。
不管怎麼說,不看好常二郎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官吏,乃至京師百姓,占到了大多數。
不過,倒也有一撥人,雖然不看好常二郎真的能夠解決太湖水患,卻又期盼著他能夠成功。
而這撥人,自然是跟常二郎關係很鐵的狐朋狗友,畢竟他們各家各戶皆有產業在那上海縣。
而且現如今,自家的產業,也都在規模發展方麵到達了一個瓶頸期。
現在常二郎就在京師的議論紛紛的時候,卻親自來信,告訴列位狐朋狗友。
各家的產業,想要擴張產業規模,最好現在就趕緊去報備,不然,等到後期,好地盤都讓彆人給搶走了,你們這幫子紈絝子弟莫怨兄弟沒有提前提醒。
“諸位諸位,爾等都有什麼想法,趕緊說說……”
此刻,作為常老二的鐵哥們的李景隆,也算是常二郎在京師的代言人,目光掃過一乾勳貴家的子侄們。
這幫子家夥都算得上是各家各戶的代表,他們的家中也都在上海縣那邊有產業。
而且都是跟隨著常二郎在上海縣那邊大發橫財,一個二個現如今都顯得甚是財大氣粗。
“老李,此事會不會太急了,我家的工廠這段時間,流動資金大部份都已經送往那西北邊陲去采購原材料去了。”
“就算是這會子想要摻上一腳,也沒那麼多錢。”
說話的這位,他家的工廠正是搞紡織業的,現如今西北之地的棉花種植規模越來越大。
而每年,光是從西北到上海的商路,都不知道有多少車船在運輸棉花以及布匹。
當然也還有不少的其他貨物。畢竟西北除了棉花之外,還有大量的各種特色物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