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之內,時間不過也才短短半月有餘,關於周王朱橚的定罪此刻卻已塵埃落定。從周王被押解回京那天起街頭巷尾皆議論紛紛。
其次子大義滅親,檢舉朱橚密謀造反,然而這等機密之事又如何能夠輕易查證?在宗人府經過一番調查之後,給出的理由竟然是周王早在太祖時期就曾擅自離開封地,如此行徑,早就露出了謀反的端倪。
由於是新皇朱允炆主張的削藩,這種理由當是他也找不到確鑿證據才讓宗人府強加的,於是絲毫不念及叔侄之情,當機立斷地下旨廢除周王封號,將其貶為庶民,並下令將他與其一眾兒子統統流放至遙遠的雲南。
而一直以來每日在宮中喝茶看書陪老婆和母親的朱楩,今日突然接到朱允炆派專人送來的詔令命他上朝。朱楩心中也清楚,此番召見想必就是要讓自己親耳聽聽對周王的宣判。於是乎,他也沒有稱病不朝,一早便來了。
此刻,朝堂之上,氣氛凝重異常。當黃子澄高聲宣讀要將周王流放至雲南之時,站在一旁的朱楩險些忍不住要笑出聲來。
如今的雲南早已脫胎換骨,早已不再是往昔那片貧瘠荒蕪之土。自朱楩就藩以來,他便殫精竭慮、悉心治理,不僅推行了一係列利國利民的政策,更是對舊有的傜役與用工製度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提升當地百姓的收入。
在朱楩的王府與國公沐家的通力合作之下,雲南各州府都逐漸繁榮昌盛起來,其富裕程度甚至超越了中原許多地區。這裡農田肥沃,物產豐饒;商業發達,貿易往來頻繁;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美滿。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黃子澄等一乾人如今竟然仍將雲南視作流放犯人的蠻荒之地。顯然,他們對雲南當下的真實狀況一無所知,或許連最基本的關注都未曾給予過。
但對於朱楩而言,這倒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他人的輕視意味著更少的關注和乾擾,正所謂槍打出頭鳥,想來這些人沒把目光看到雲南去,一是因為山高路遠,二來這布政使張紞想必是仍按以前的數額上繳雲南的農稅,這才逃過的朝廷的注視。
於是,當天朝堂議事結束後,朱楩便以宗親的身份匆匆趕往宗人府,探望他的五哥。
周王身為親王,即便此刻因謀逆之罪被貶為庶民,並遭關押至宗人府,但終究身份尊貴,故而並未遭受太多苛待與刁難。他身上所著衣物依舊乾淨整潔,一塵不染。
正在此時,隻見朱楩在兩名宗人府衛兵的嚴密護衛下緩緩走了進來。朱橚見狀,心中一驚,下意識地便認為自己這位弟弟同樣未能逃脫新皇的抓捕。
他神色焦急,趕忙迎上前去,滿臉關切地問道“老十八啊!你這是為何?怎會也被關到此處來了?究竟是犯了何事才被他們給抓了過來呀?”
朱楩輕輕搖了搖頭,並未即刻回答兄長的問題。他先是小心翼翼地環顧四周,見那兩名衛兵正站在不遠處虎視眈眈地盯著這邊,遂壓低聲音,緩步走到朱橚跟前。
而後,以一種近乎冷漠且公式化的口吻,將今日關於朱橚罪名的裁決以及即將被流放之事一一告知於對方。隻因有衛兵近在咫尺,朱楩縱然心有不忍,麵對眼前已然淪為庶人的親兄,卻也隻能強裝出對待罪人之態。隻是走之前,朱楩反常的讓衛兵把他帶來的酒拿過來,隔著門欄給遞了進去
“周庶人,你我畢竟也是兄弟一場,如今卻落得這般田地。眼看這季節已漸漸步入秋冬,流放之路且還漫長,這壺酒就算作是我贈予你的臨彆禮物吧。希望你到了雲南之後能夠好好反思己過、重新做人,莫要再重蹈覆轍啦!”朱楩麵色凝重地說完這番話後,緩緩將手中的酒放置在了朱橚的麵前。
隨後,他毅然決然地轉過身去,步伐堅定而迅速,甚至都未曾回頭看上一眼,就這樣徑直離去了。隻留下朱橚獨自一人呆立原地,望著朱楩遠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悲涼之感。
朱橚暗自歎息著,感慨這世間人情冷暖、變幻無常。他萬萬沒有想到,平日裡那個待人親近的十八弟,竟然會在這種時候表現出如此冷漠無情的一麵,實在是令人心寒不已。
此刻的他,早已無心去理會那壺被隨意擱置在地上的酒,隻是失魂落魄般地轉身朝著牆邊走去,然後默默地坐了下來,神情黯淡,滿心哀傷。
然而就在這時,一直站在一旁默默觀察著這一切的朱有燉,卻突然走上前去,彎腰撿起了那壺酒。就在他拿起酒壺的瞬間,意外地發現了壓在壺底之下的一張紙條。
朱有燉心頭一緊,趕忙小心翼翼地將紙條拾起來揣進懷中,同時還不忘警惕地環顧四周,生怕引起那些守衛士兵們的注意。確認周圍並無異樣之後,他才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邁著平穩的步伐走到父親身旁,並趁著旁人不注意之際,迅速將那張紙條悄悄地塞到了父親的手中。
朱橚原本沉浸在深深的神傷之中,心情猶如陰霾籠罩。然而,就在這一片哀愁的氛圍裡,朱有燉突然將一張紙條塞入了他的手中。這突如其來的舉動瞬間打破了朱橚的沉思,他那原本黯淡無光的眼眸一下子瞪大了起來,滿臉儘是詫異之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幾乎與此同時,一陣沉悶而響亮的關門聲傳入了朱橚的耳中。他下意識地轉頭望去,隻見衛兵們正緩緩地將朱楩送出宗人府的大門,並隨之重重地合上了那扇厚重的門扉。
朱橚心頭一緊,來不及多想,迅速展開了手中那張神秘的紙條。當他看到紙條上朱楩那熟悉的字跡時,呼吸也不禁變得急促起來。
紙條中的內容令朱橚感到既驚訝又寬慰。原來,朱楩今日所表現出的冷漠態度不過是一種掩人耳目的手段罷了。
對於被流放至雲南這件事,朱楩早已有所安排。他在信中告訴朱橚,自己已經提前修書一封寄往雲南,交給了沐春,讓他好生照顧,而且朱楩也囑咐朱橚無需為此過度擔憂,就權且當作一次難得的遊曆機會,儘情享受沿途的風景和風土人情。而且,朱楩堅信事情往後必定會出現轉機,他們這些兄弟也終將會擺脫目前的困境。
朝廷這邊把對於朱橚的處置結果發往了各個封地,對於眾藩王其實也起到了不低的威懾作用,在往後的幾天內紛紛上表朝廷以示忠心,這也是朱允炆想看到的。
如今建文新政推行在即,通過殺雞儆猴的方式讓藩王們主動的交出手中權利,無疑是對於推行新政減小阻力。
而朱楩則還是在靜候時機,在等待那個能將這皇城裡他的人都撈出去的機會,袁巧兒與柳柳近兩月沒有參與到朝堂上的這些事情來,包括對於周王的削藩以及朱楩營救殉葬宮女的事情中。
她們兩人每日都是前往周妃那裡,還有就是在後宮內轉悠,基本整個皇宮裡哪裡有隻貓她們兩都清楚得很,甚至連哪些貓洞狗洞通向宮外的什麼地方,她們兩也是極為清楚。
偶爾還能出宮去逛逛,不過是在有宮中侍衛便衣跟隨的情況下,所以兩人也隻是尋常的逛街,然後去自家鋪子裡買買東西,至少在這些侍衛們彙報給齊泰的消息中是這樣的。
喜歡大明好王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好王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