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九月,秋風瑟瑟,落葉飄零。周王朱橚及其家人神情落寞地踏上了流放雲南的漫長路途。這是朱允炆削藩政策落下的第一刀,可以說,這一刀砍得極為快速,不僅讓周王朱橚沒有任何反應,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對其他藩王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成功地震懾住了他們,當然還讓燕王朱棣感覺到了後背一涼。
與此同時,與周王朱橚一家一同出城的,還有另一支隊伍。這支隊伍正朝著北平方向疾馳而去,為首的兩人正是朱允炆挑選的心腹張信和謝貴。
然而,此張信非之前參與洪武南北榜案複審的那位張信。彼時,因朱楩的求情,那位張信被朱院長下放到了安南,如今已遠在中都府,協助朱鬆管理那片剛剛收入大明版圖的新土地去了。
而這位張信,則是由齊泰精心選拔,並引薦給朱允炆的得力乾將。他憑借著自己卓越的才能和靈活的處世之道,迅速融入了當時還尚為太孫的朱允炆的核心圈子。此次身負重任,奉命前往北平監視燕王朱棣以及掌控北平局勢,足見其深得朱允炆的全然信任,才委以如此重要的使命。
朱楩靜靜地佇立在宮門的高處,目光緊緊地追隨著那兩支漸行漸遠的隊伍。他心中感慨萬千,因為曆史的車輪從這一刻開始轉動,或者說早就已經在轉動。
張信此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朱棣發起靖難之役的關鍵轉折點。在正史當中,朱允炆自以為已然全麵掌控住了北平城後,連續下達數道機密指令給張昺、謝貴以及張信等人,命令他們率領兵馬包圍燕王府,並欲將燕王朱棣一舉擒獲。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身為朱允炆親信的張信,在接收到如此重要且機密的任務之後,非但沒有執行皇命,反而當機立斷,第一時間奔向燕王府通風報信。彼時的朱棣正佯裝重病在床,張信帶來的消息無疑如一道驚雷,瞬間打破了表麵的平靜。
得到張信傳遞來的情報後,朱棣立即警覺起來。他憑借著過人的智謀和果敢決斷,迅速部署早已秘密訓練多時的八百壯士。
一切都已準備就緒,隻待張昺與謝貴自投羅網。果不其然,當張昺和謝貴率領大軍氣勢洶洶的包圍燕王府後,自信的進入府內去親自逮捕朱棣,然而迎接他們的並非束手就擒的朱棣,而是嚴陣以待的八百死士。
一場激戰過後,朱棣成功地反製並擒拿了張昺和謝貴二人。至此,那場長達三年之久、震撼天下的靖難之役正式拉開帷幕。
然而張信為何會在關鍵時刻臨陣倒戈,毫不猶豫地背棄朱允炆,轉而投身於朱棣陣營這,朱楩在深入且細致的調查後,現今已然心中有數、恍然大悟。
此刻,朱楩靜靜地佇立在巍峨高聳的宮牆之上,迎著微風輕輕拂過麵龐,不禁心生感慨萬千,一切都是定數,張信向朱棣通風報信之舉,並非源自他對朱允炆的背叛,實則自始至終,張信本就是朱棣安插在朱允炆身邊的一顆棋子。
在當下這個特定的時間節點裡,隻有朱楩擁像是擁有先知之能一般,知曉所有人隱藏的真實身份。正因為事先知曉張信將會背叛朱允炆,故而近些時日以來,他搜尋著有張信的各種過往和資料。
終於是在浩如煙海的檔案資料當中有所發現。原來,張信的父親張興乃是跟隨朱元璋一同渡過長江的開國功臣之一。此後,張興長期出任永寧府的指揮僉事一職,並始終追隨徐達左右,南征北伐,雖沒有多少戰功,但是一直都常伴徐達左右。
徐達何許人也?他乃堂堂魏國公、中山王!更令人矚目的是,他還是朱棣的嶽父大人。想當年,燕王朱棣時常伴隨其嶽父左右,共同馳騁沙場,浴血奮戰。如此一來,不禁讓人好奇,那張興是否跟朱棣有著不為人知的過往呢?還有那個彼時身為小參將且與其父親共事過的張信,他可曾與朱棣相識相知呢?
細細思量一番,似乎一切都豁然開朗起來。張信成為朱允炆的親信,當真不是那久不回京的燕王朱棣一手安排的嗎?而當今朝堂之上,那些擺在明麵兒上的燕王派係人物,像夏元吉,解縉之類的,基本上都已遭清算。
但是,這都是明麵上的,那暗中的燕王派呢?想到此處,朱楩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絲懼意。所謂帝王心術,並非隻有登上皇位之後方才擁有,恰恰相反,正是憑借著這般深沉的心機權謀,方能最終君臨天下啊!
他曾經一直認為,朱棣之所以能夠成功登上皇位成為那至高無上的九五至尊,完全是憑借著那場驚心動魄、充滿變數的靖難之役。在他的想象之中,如果朱允炆不貿然削藩而是好好耕耘,哪怕隻是短短數年或者數十年,讓他得以鞏固自己的地位,將一切都安排得穩穩當當,那麼朱棣恐怕很難再有可乘之機去實現自己的野心。
然而,此時此刻,站在曆史的洪流之中去接觸和還原曆史的真實,他發現原來那些渴望成為皇帝的人,他們的心思絕非是臨時起意、一蹴而就的。也許早在朱元璋決定將皇位傳給朱允炆的那一刹那,朱棣心中那顆權力欲望的種子便已悄然種下,並開始默默地生根發芽、精心謀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或許從那時起,朱棣就已經開始在暗中悄悄地積蓄力量了。他猶如一隻潛伏在暗處的猛虎,不動聲色地拉攏著各方勢力。那些原本中立或者搖擺不定的勢力,都漸漸地被他所吸引,成為了他忠實的盟友。同時,朱棣還精心地培養著自己的心腹,他們分布於朝堂內外、軍隊之中,形成了一張緊密相連的關係網。
表麵上,朱棣毫不掩飾自己對於皇位的極度渴望。他肆意地揮動著手中那令人畏懼的兵權,頻繁地發動出征北伐之戰。每一次的出征,都是他向世人展示實力和野心的機會。然而,這一切是否僅僅隻是表象呢?也許,朱棣真正的目的並非單純地炫耀武力,而是要讓剛剛坐上太孫之位的朱允炆心生恐懼與忌憚。
畢竟,隻要明太祖朱元璋尚在世一天,他就絕不會輕易地對這些兒子們的兵權加以嚴格管製。而年輕稚嫩的朱允炆麵對如此強大且充滿野心的叔叔們,心中難免會產生不安和憂慮。尤其是朱棣這樣手握重兵又毫不收斂的藩王,更會令朱允炆如芒在背。因此,朱允炆必然會選擇削藩以鞏固自己的地位,而且極有可能首先將矛頭對準朱棣。
或許這被後人評價為朱允炆貿然削藩而導致的皇位易主,是否本就是朱棣策劃的呢?朱楩不敢接著往下想,因為這個想法可能過於陰暗了些,不管怎麼說,以朱允炆目前的所作所為也著實算不上一個合格的好皇帝,至少以結果論來看。
周王從京城出發到雲南這一路,沒了往日親王出遊那樣的排場,可以住縣衙吃酒肉,每天隻能是睡草席,吃稀粥,真是窮苦百姓的標準,好在還有些家底,而且在出城之前,朱楩通過特種部隊的隊員給他送了一千兩的銀票和一些碎銀子做盤纏,能打點一下護送的士兵弄些肉菜。
可不是朱楩小氣才給一千兩,而是帶多了反而不安全,畢竟到了雲南後,有沐春和雲南衛接管護送,等接到他的岷王府內也就不需要什麼盤纏了。
喜歡大明好王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好王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