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烈侯(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400年),嬴姓,趙氏,名籍,趙獻子(後追封為趙獻侯)之子,戰國時期晉國趙氏封君、趙國開國君主,公元前408年―公元前400年在位。公元前453年,晉陽之戰,韓、趙、魏三家滅智氏,權分晉國,但在法律上從晉國脫離出來,則始於趙烈侯。
公元前400年,趙烈侯去世,其子趙敬侯趙章年幼,由其弟趙武公(亦稱趙武侯)繼位。列為諸侯趙烈侯,嬴姓,趙氏,名籍,趙獻子之子。趙獻子十五年(公元前409年),趙獻子去世,趙烈侯繼位。
趙烈侯元年(公元前408年),中山武公趁三晉忙於開疆拓土之際,對趙國腹地發動迅猛的攻勢。趙烈侯不得不向魏文侯求救,魏文侯同意出兵支援趙氏,一致對外,但是要趙烈侯割讓智地(今山西省永濟市西北、蒲州古城東南、臨猗縣南部一帶)作為回報。趙烈侯欣然同意。
趙烈侯二年(公元前407年),經過幾年的消磨,魏文侯認為消滅中山國的時機成熟,便向趙烈侯借道。趙烈侯與眾臣商議後,同意魏氏對中山國的攻打。趙烈侯的本來的想法是讓魏氏與中山相互廝殺,自己從中取利,結果沒想到幾年下來,魏將樂羊、太子魏擊直接滅亡中山國,獨吞其地。趙烈侯六年(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認魏、韓、趙三國的諸侯地位,魏、韓、趙三國正式成為諸侯國,趙烈侯追尊其父趙獻子為趙獻侯。
任用良臣趙烈侯喜歡音樂,對相國公仲連說"我喜愛的人,可以使他顯貴嗎?"公仲連說"使他富可以,使他貴則不行。"趙烈侯說"對。那從鄭國來的槍、石兩位歌唱家,我賜給他們田地,每人一萬畝。"公仲連說"行。"實際上卻不給他們。一個月後,趙烈侯從代地回來,詢問賜給歌唱家的田地。公仲連說"正在尋找,還沒有適當的田地。"不久,趙烈侯再次追問。公仲連始終不給,推說有病不上朝。
番吾君從代地來,對公仲連說"您確實喜好善德,但卻不知實行的手段。現在您作趙國國相,至今已有四年,可曾引薦賢士嗎?"公仲連說"沒有。"番吾君說"牛畜、荀欣、徐越都是可引薦的賢士。"公仲連於是引薦三人。到朝拜時,趙烈侯又問"賜給歌唱家的田地怎麼樣了。"公仲連說"正派人選擇上好的田地。"
牛畜侍候趙烈侯,以仁義勸導他,鼓勵他走向王道,趙烈侯欣然同意。第二天,荀欣侍候趙烈侯,拿選拔精乾舉薦賢良、任命官吏使用能人等語言勸導他。再過兩天,徐越侍候時,用節財省用、考察衡量臣下的品德功績勸導他。他們進勸的道理無不充分允當,趙烈侯很高興。趙烈侯派使者對公仲連說"歌唱家的田地暫且停止給予。"
授任牛畜為師、荀欣為中尉、徐越為內史的官職,賜給公仲連兩套衣服。折疊去世弟繼趙烈侯九年(公元前400年),趙烈侯去世,因其子太子趙章年幼,故由其弟趙武公(亦稱趙武侯)繼位。趙武公十三年(公元前387年),趙武公去世,趙國擁立趙章繼位,是為趙敬侯。
為政舉措趙烈侯在位時期,任用公仲連、牛畜、荀欣、徐越等人,為政待以仁義,約以王道,又選練舉賢,任官使能,節財儉用,察度功德。當時中山國的騎兵猛烈攻擊趙國,趙烈侯聯合魏文侯,打擊中山。趙烈侯六年(公元前403年),與韓、魏並立為諸侯。曆史評價司馬遷《史記》"烈侯好音"
趙武侯趙武侯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君主,趙烈侯之弟。趙烈侯薨,國人立其弟武侯。司馬光《資治通鑒》載:周安王二年公元前400年)趙烈侯薨,國人立其弟武侯。周安王十五年公元前387年)趙武侯薨,國人複立烈侯太子章,是為敬侯。[1]《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第十三》:烈侯卒,弟武公立。武公十三年卒,趙複立烈侯太子章,
是為敬侯。是歲,魏文侯卒。敬侯元年,武公子朝作亂,不克,出奔魏。趙始都邯鄲。[2]
趙敬侯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375年),嬴姓,趙氏,名章,趙烈侯之子,趙武侯之侄,戰國時期趙國國君,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75年在位。公元前386年,將都城從中牟今河南鶴壁)遷到邯鄲,規劃成兩大區域,宮城區行政中心)與大北城商業中心),邯鄲迅速繁榮。
此後數年相繼對齊、魏、衛、中山等國用兵。公元前376年,與魏、韓二國正式滅掉晉國,瓜分晉國殘餘領地。公元前375年,趙敬侯去世,其子趙成侯即位,後葬於趙王陵。人物生平魏擊是晉國魏氏大宗的宗子,也就是魏文侯的繼承人。魏氏本是晉國六卿之一,魏氏的先輩們在殘酷的卿族鬥爭中,深刻體會到繼承人的重要性。
魏文侯也不例外,希望子孫有能力繼承自己的偉業。作為魏文侯的嫡長子,魏擊自然成了魏文侯的重點關注對象。大約在小魏擊還沒有成年時,就安排田子方的儒家名流做他的老師,教育他如何理家、治國、平天下。在父親的精心教導與栽培下,魏擊逐漸成長為一名知書達禮、頗有才乾的政壇新年輕的魏擊很快成為了父親爭衡天下的得力助手。
公元前412年(魏文侯34年),魏擊受命率軍攻打繁、龐二地(約在今陝西韓城東南),將當地百姓遷入魏國境內。這是史料中所發現的魏擊最早的出征記錄。這一年,魏擊大約二十餘歲.
公元前408年,魏文侯謀圖中山國。魏臣翟璜推薦中山國人樂羊,魏文侯馬上啟用樂羊,樂羊成為魏軍元帥,攻打中山國。可樂羊畢竟是中山國人,而且樂羊之子樂舒還是中山武公摩下的大將。再派遣一個宿將前去,反而顯得魏文侯用人疑神疑鬼,頗傷士人之心。於是魏文侯決定派兒了魏擊軍出征這次出征難度較大,中山國雖不屬於主流強國,但也民風彪悍,軍事強大。
而且魏氏(這個時候三家尚未分晉)的封地與中山國相隔千裡,中間夾著盟友趙氏的封地。遠征必然要勞師動眾,也就沒有什麼突襲可言。這可是對魏擊的艱巨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