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那位姚嬸子去哪裡接啊?”
“她家在咱們去靜臨村的路上呢!等到了地方喊他一聲就是了。”
“成嘞!大爺、大嬸兒、大哥、大嫂,坐穩了啊!咱們這就出發了。”
成虎和林裡坐在前頭,一聲吆喝之後,就開著拖拉機騰騰騰的衝進了黑暗的夜色之中。
等太陽剛剛升起,第一縷陽光照在林裡側臉的時候,他們早已走出了十多裡的路程。剛開始的時候路還不錯,最起碼有一條驢車壓出來的小道。
可越是往北走,路況就越來越差。從凍的硬邦邦的黃土路,變成了路麵上摻著石頭凸起的半成品的砂石路。因為拖拉機輪胎打氣特彆足,且載重一般。所以在這種路上走的時候,每次輪子一碾在凸起的石頭上,前麵的車頭總是變的有些難以控製。而後麵的車鬥就更彆說了,直接彈跳起來把上麵坐的人都能給弄的彈起來。也就是提前在車鬥裡麵鋪了秸稈兒,要不然等到了地方的時候,一個個的能把屁股給顛爛了。
說來也是奇怪,這會兒農村的道路都是由三條“小路”組成的,中間的那條路要比兩側的明顯低矮一些。而在三條“小路”的中間,又分彆夾著兩條窄窄的長著草的凸起。剛開始見到的時候,林裡也不懂這種路是怎麼形成的,但是當他參與了秋收之後,才明白了過來。兩側的小路是驢車輪子碾壓出來的,而中間那條,則是驢踩出來的。老話說的好,老馬識途。也不知道所謂的識途,是不是就是根據這些它們親自踩出來的路來導航的。
等拐過了前麵的一個彎兒,正好在路旁有一條小小的山穀,一行人在寒冷的早晨走了快一個小時了,出門的時候又吃了早飯。被冷風一吹,身體丟失的能量不少,這會兒身上已經有些僵了。再加上能量散逸的快,食物消化產出的水分估計也到了釋放的臨界點了。所以林裡將車頭一拐,停在了路邊兒。
“走了一路了,咱們下來活動活動,順便兒上個廁所休息一下吧!”
“應該的應該的,我們一家子在車鬥上還好,有柴禾捂著,也不算冷。你倆在前麵頂著可是遭罪了。”
“嘿嘿,沒啥。開車嘛!都是這樣的。”
林裡將車熄火兒,下地活動了一下手腳。又將手套摘下來放到水箱上麵烤著,自己在旁邊熱手。從水箱口兒冒出來的熱氣往凍的冰涼的臉上一騰,瞬間就濕噠噠的,就連眼睛表麵都糊上了一層水蒸氣。
“啊~~以前走路上坡還不覺得,這開著拖拉機一出門兒,冷的厲害。”
“唉!上坡的時候咱是走著的啊!越運動越暖和。可現在卻是坐等著挨凍,能一樣嘛!嘖嘖嘖,你看看這水箱,熱氣騰騰的,比我家裡大鍋燒水的時候氣都冒的多。要是知道水滾的這麼快,早知道就帶個杯子出來了。最起碼還能喝口熱乎的暖暖身子。”
林裡白了一眼在自己對麵站著凍成了三孫子的成虎。
“這水箱裡麵的水能喝?”
“那有啥不能的啊!上次咱們從鄉裡回來之後,我放水的時候就想到這茬兒了,特意把裡麵細細的洗過了。還彆說,裡麵除了一些塵土,沒有啥臟東西。再加上裡麵都是鐵的,刷洗過後乾淨著呢!”
林裡看著水箱上麵那塊兒類似“爐齒”有一個浮漂的蓋子,陷入了沉思。這家夥不會是把原裝的口子給拆了吧!也真是夠能折騰的。還好這會兒沒有4兒子店,要不然三包服務算是終結了。
見兩個女人已經從山穀裡走了出來,林裡搓了搓已經暖和了一些的手,叫了成虎一聲,也往山穀裡走去。雖然是在野外,可男女大防還是要遵守的。要真的沒皮沒臉的往裡麵衝,那就真的丟人了。
“哎呀!林裡哥,這山穀裡麵碎片兒石頭不少啊!咱們回家的時候路過這裡正好撿一些帶回去,等揭炕的時候正好用。”
“嗬嗬,這裡的石頭就那樣兒吧!塊兒頭還是小了些,填縫兒還湊合,做炕板主體差了些。我前幾年的時候去過靜臨村一趟,那地方四麵環山,幾乎沒有啥黃土,一個村估計也就百八十畝地,種的糧食根本不夠吃。不過人家那裡石頭多,要是需要做炕板的材料,到山上轉悠一圈兒差不多就能找夠了。”
“啊?大爺,他們種的糧食不夠吃,那咋過日子啊?總不能餓肚子吧!”
女人們上完了廁所,輪到了男人們。而且大家很有默契的隻是在山穀口兒這裡解決生理問題,免得看到了“遺跡”。而女人們則是上車背對著大家。也算是約定俗成的另一種避嫌。
“嘿嘿,人家那裡山多,上麵都是林子。糧食不夠吃,那就等季節到了上山采集蘑菇、榛子什麼的乾貨,還有就是秋冬的時候進山打獵。再加上每年還要伐木往外賣,日子過的也不錯。我前幾年去那裡,就是買人家的木材給二蛋那房子做門窗來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哦!這麼一說的話,人家的日子過的也不錯啊!”
“唉!一般吧!這年頭兒,也沒有幾個富庶的鄉村,大家也都是勉強解決個溫飽吧!”
隨著大家提褲子的聲音響起,林裡才算放空了思想。隨著最後一滴排出,情不自禁的打了哥寒顫。彆說,真的很爽。而林裡之所以落後大家一步,不是有什麼尿等待、尿不儘、尿痛之類的毛病,而是一種精神上的障礙。姑且這麼說吧!畢竟後世的廁所都是有格子的,雖然擋不了多少東西,但心理上的防線還是挺牢固的,所以不用那麼“害羞”。
“嘶~~那人家的日子過的也不錯吧!比咱們這邊兒祖祖輩輩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強一些。最起碼不會把所有的產出都指望著那點兒田地,一遇到災年就沒轍了。”
“哈哈哈,各有各的好處吧!前幾年咱們村裡還有人出去要飯來著。山裡人吃的東西種類多,但不怎麼充裕。咱們是吃的單調了些,但數量多。”
林裡嗬嗬應付了兩聲,心說農家肥種出來的糧食,和人家山裡純天然無汙染的蘑菇、野菜那是能比的嗎?畢竟後世的糧食價錢也就那樣,但山貨的價格卻高的很。一斤雷震蘑菇能賣到四百塊。一斤品質一般的雜蘑菇也得二三百。有那山裡人,兩口子一個夏天忙活三四個月,收益好的時候能達到五萬塊。要知道那可是一畝地純利潤隻有一千元上下,脫貧標準是戶人均年收入5000塊的時候啊!
喜歡重返1973農村日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返1973農村日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