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來源_曆代王朝更迭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曆代王朝更迭 > 第11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來源

第11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來源(1 / 2)

麥丘城外,趙軍依然在持續不斷地進攻齊國軍隊。

此一戰,雖然使得麥丘城下伏屍數萬,城牆都斷了一截,趙軍卻沒有攻下麥丘。眼見父親如此冥頑不靈,趙括再次犯顏直諫,對趙奢說道“守城者中有墨家弟子,他們精通防禦,幾年下來,對趙軍的進軍策略可謂了如指掌,因此尤其善於抵禦趙軍的攻勢。幾年下來,數次大戰,趙軍都是無功而返。我認為我們這次進攻,除了換了將領之外,與以往的趙軍沒有什麼不同。大王換了將領,就是希望父帥能夠一改前麵諸位將領的作為,以最小的代價攻克麥丘。”

趙奢聽到趙括如此說,也認為如果繼續這樣打下去,趙軍真的很難在接下來的二十餘天時間內攻克麥丘城。軍中將士聽聞趙括的言論後對其佩服有加,大家不約而同地讚歎虎父無犬子。隻要這場戰鬥在趙括的建議之下,能夠一舉取得勝利,不僅趙奢可以功成名就,連著他的兒子趙括也會聲名鵲起。

此時此刻,城中的齊國軍隊,為了化被動為主動,經常在晚上出來偷襲趙軍。不少墨家子弟組成的散軍也經常在城外對趙軍進行間歇性的騷擾,以達到疲憊趙軍的目的。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一個月內趙軍勢必難以攻克麥丘。到時趙奢父子,非但無功,反而會英名儘毀。

這時候,趙軍在城外也廣布密探,並且還試圖將探子勢力伸到麥丘城內。不久後,齊國在外進行騷擾的士兵就被趙軍抓到了幾個。趙奢於是向抓到的俘虜詢問城中的情況,齊國在麥丘城內的軍紀軍心應該還是很穩定的,因為趙奢想儘了辦法,也難以讓他們開口說話。趙括見此舉並不會取得成效,便對俘虜采取攻心法,每天給他們飯吃,對他們禮遇有加,而且將趙軍手中的糧草發給他們,讓他們回去分給家人。這是一招“以退為進、明收暗攻”的方法,趙括的計策很快就收到成效。

俘虜中有人為趙括的“善舉”所感召,於是悄悄地告訴趙括,城中的糧食已經不多了,而且都被齊軍控製。城中百姓早已斷糧,很多人幾乎已經開始易子而食了。趙括問依照目前這種狀況,齊軍大約還能守多長時間。俘虜說城中軍心雖亂,卻因被圍困而恐懼趙軍,所以負隅頑抗,再不濟,齊軍也還能守幾個月,隻要援軍一到,他們便可以置之死地而後生。

於是趙奢表示,趙括果然有一般為將者所不具備的先見之明,趙軍沒辦法在一個月時間內攻克麥丘,遂聽從趙括的建議,停止進攻。趙括還借機向趙奢進言,說及當今天下,大多數軍隊都是不仁之輩,所謂上兵伐謀,一個城池最為恐懼的,就是禍起蕭牆,變生肘腋,隻要城中不穩,有一支勢力和外麵的攻城軍隊利用外合,那麼破城之日,就定然在旦夕之間。

果然,這批俘虜被放回麥丘之後,如一顆石子投入了平靜的湖麵,刹那間,一石激起千層浪。麥丘城中無論百姓軍民,都盛傳趙軍仁慈,不僅不侮辱俘虜,還優待他們,給其糧食帶給城中自己的家人。由此產生的連鎖效應,比之一萬軍隊的進攻還要強大,城中百姓大多數不願意隨著齊軍一起滅亡,都想出城投靠趙軍,連齊軍軍營內,也人心浮動。

齊軍將領見此,知曉再這麼放任下去,則麥丘城必然會不攻自破。城破之日,士兵百姓自然無所損失,但是為軍隊將領者,一不能為國儘忠,二不能保全性命,實在是奇恥大辱。於是,齊國將領決定,將俘虜都抓起來,百姓士兵遂敢怒不敢言。

趙奢見城中明顯地劃分成了兩派之後,認為時機已到,就命令圍城的趙軍用拋石機把糧食拋入城中。趙軍每天把糧食拋入城中後,就回營休息,並無攻城的措施。城中軍民更加生出向趙軍的投奔之意,隻是苦於齊軍防範嚴密,城中百姓和普通軍士們也隻能望洋興歎。

數日之後,守城的齊軍將領認為,如果聽任趙軍如此,則齊軍會人心儘喪。為了不讓趙軍的計謀得逞以及斷絕城中軍民的投誠之心,齊軍索性派出代表,將趙軍投到麥丘城中的糧食悉數奉還,表示勢不兩立的決心。齊軍代表甚至還對趙奢說道,趙軍要戰就正大光明地來攻,不要再對齊軍實行陰謀詭計。趙奢隻是輕輕一笑置之,並沒有為難齊軍使者,讓他回城裡等著,但卻依然不見任何動作,隻是和往日一樣,不時向麥丘城拋送糧食。

齊軍見趙軍不為所動,遂決定以出城為戰為誘餌,來斷絕趙軍的招降之心。於是,齊軍再次派出使者,來向趙軍下戰書,請求與趙奢擇日決戰。攻城之人,當然希望守城將領能夠率領軍士出來,與己方決一勝負,而不是依靠高牆深池,負隅頑抗。所以齊軍此次拋出的誘餌,不可謂不大。但事已至此,趙奢清楚破麥丘城隻是早晚的事情,犯不著因小失大。所以再次聽從趙括的建議,拒絕與來使見麵,斷絕齊軍決戰的圖謀。

數日過後,麥丘方向突然傳來消息,齊國守城的將領,竟然被其部下斬殺,城中軍民遂舉家向趙軍投降。趙括的辦法終於奏效了。經此一役,趙奢暗暗佩服自己兒子的軍事才能。趙軍亦對趙奢父子敬佩萬分,一時之間,“虎父無犬子”成為當時趙國軍士對趙奢父子最平常的評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曹操曾說“昔趙奢、竇嬰為將也,受財千金,一朝散之,故能濟成大功,永世流聲。吾讀其文,未嘗不慕其為人也。”可見趙奢之所以能夠成為戰國十大名將之一,定然有其非比尋常之處。借助麥丘一戰,趙奢功成名就,趙括一戰成名,趙惠文王對其父子之才,大加讚賞,並大肆封賞了他二人。

但是這次戰爭在奠定了趙括的聲名和地位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養成了趙括輕敵的習慣。其實,趙奢無論是開始之時的不聽從勸告而攻城,還是後來攻城受挫之後,全力配合兒子趙括的作為,都顯示了這樣一個事實如果沒有趙奢,趙括依然隻是一個“紙上談兵”之輩。試想,如果一開始,趙軍就采取向齊軍投放糧食的策略,還有可能奏效嗎?結果不言而喻,薑還是老的辣,正是趙奢的老成持重,能夠掌控時機,才能夠如意實現趙軍的戰略意圖和趙奢父子的成名意圖。

狹路相逢勇者勝

伴隨著麥丘一戰的勝利,趙奢的軍事才能開始在趙軍中廣為傳頌,特彆是其兵不血刃就攻克了城池,比之秦國大將白起,也有過之而無不及。趙奢從此成為了能頂趙國半邊天的人物。

而秦國在一切就緒之後,就發起了對於韓國不惜一切代價的進攻。而韓國與趙國同屬三晉之地,所謂“唇亡齒寒,戶破堂危”,秦軍攻擊韓國,與攻擊趙國其實是一個道理。

趙惠文王三十年(公元前270年),秦軍派重兵圍困閼與(今山西和順縣),秦軍將領為秦穰侯魏冉。

秦穰侯魏冉,亦作魏厓,是當時的秦國大臣。魏冉原為楚國人,是秦昭襄王的舅父,宣太後異父同母的弟弟。秦武王23歲時,因舉鼎而暴死。他死後由於沒有兒子,而導致其兄弟爭位,秦國在刹那間陷入大亂。

大亂之下,有識之士自然不會甘於現狀,而是積極出手,為自己的將來謀劃。這時候,魏冉實力較強,他選擇擁立秦昭襄王,並幫秦昭襄王清除了爭位的對手,所以魏冉很快成為秦國舉足輕重的人物。從惠王時起,魏冉就任職用事。及至昭襄王立,魏冉因為幫助其奪位,立下功勳,遂受任為將軍,警衛鹹陽(今陝西鹹陽東),由於他食邑在穰(今河南省鄧州市),故而號曰“穰侯”。

魏冉一生,戰功卓著,多次打敗韓國、趙國。憑著他與昭王的特殊關係,在秦國呼風喚雨,獨攬大權,一生四次擔任秦相,黨羽眾多,深受宣太後寵信。此外,他在擔任丞相之時,還不失時機地向秦王舉賢才。

穰侯魏冉除了政治眼光卓著、軍事才能突出之外,在外交上也具備獨特的才能。公元前288年,他奉命去齊國,約齊湣王與秦昭襄王同時稱帝,秦為西帝,齊為東帝,準備聯合五國攻趙,且三分趙國。隻可惜後來列國瞧出了秦國的不軌之心,使得魏冉好不容易經營的連橫策略,敗於蘇代的合縱之謀。

公元前284年,韓、趙、秦、魏、燕五國軍力聯合,大破齊軍,將齊國打得一蹶不振。孰料魏冉竟然假公濟私,假秦國的武力專注於攻齊,奪取陶邑(今山東定陶西北)為自己的封地。秦孝公之後,曆代秦王便定下了一統天下的戰略目標。此刻魏冉雖然權勢赫赫,“富於王室”,“擅權於諸侯”,但是如此不顧國家利益的行為,難免人心不附、上下怨憤。秦王認為魏冉此舉,已經嚴重地威脅了秦國的政權穩定。公元前266年,秦王將魏冉罷免,範雎從此代之為秦國丞相。魏冉一世英雄,最終落得個“身折勢奪而以憂死”的悲慘下場。

而此時趙國軍中,能夠獨當一麵、與魏冉抗衡的人物,除了廉頗與趙奢之外,並無合適的第三人選。然而,朝中大臣大部分都不讚同悍然與秦軍交戰。因為此時的秦軍實力強大,東方六國皆莫敢匹敵,趙國何以戰勝強秦?另外秦軍並沒有直接攻擊趙國,趙國犯不著為了韓國而得罪這麼強勁的一個敵手。整個朝中,雖然隻有趙王、藺相如、廉頗和趙奢等人表示願意援助韓國,但因為這幾人幾乎代表了趙國的絕大部分勢力,所以援助韓國的計劃還是被批準。

隻是真的到了救援實施的具體步驟之時,趙國上下卻開始犯難,不知能否救得了閼與,因為“願意”相救和“能夠”相救,畢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最新小说: 全家一起穿越去修仙 以殺證道!他人枯骨鋪就成仙大道 穿書之反派替嫁:靈能少女的逆襲 瘋批被親成溫柔骨 宗啟蒼穹 大佬破產後,被惡毒女配養富了 學生議事錄 快穿:炮灰街溜子 諸天仙緣 總裁的炮灰原配支楞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