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白起,可謂平步青雲,秦軍中也不乏勇猛善戰者,但如同白起這樣,升遷如此之快的人,還是屈指可數的。更何況一個小小的新城,在那些淺陋或者彆有用心的人的眼中,怎麼能夠和蜀中那天府之國相提並論呢?司馬錯之功,實在非白起所能及。
事實上,此時的白起比起名滿天下的司馬錯,的確是略有不及,但是他抓住了機會。一來得到了魏冉和宣太後的信任;二來處於宣太後和魏冉極力提拔人才、籠絡為己用的關鍵時期;三來新城一戰的勝利使其揚名;最後則是宣太後和魏冉都看到了白起的潛力。
但白起以後的傑出表現,讓那些流言飛語最終不攻自破。
公元前293年,韓國為了挽回頹勢,遂聯合一向搖擺不定的魏國,一起攻打秦軍,妄圖奪回秦軍占領的宜陽、新城等地。魏國也知道唇亡齒寒、戶破堂危的道理,秦軍據守新城,不但切斷了韓國和楚國的聯係,也直接威脅了魏國的都城大梁。為了解除秦軍的威脅,魏國同意與韓國聯合,兵鋒所向,直指秦軍所駐守的新城等地。
這一次,白起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然而秦國首先派出去抵禦韓國和魏國聯軍的,並不是當時炙手可熱的白起,而是“右庶長”向壽。
向壽,生卒年不詳,隻知他是宣太後的外甥,但是因為從小和昭襄王一起,對於昭襄王忠心耿耿,成為了昭襄王的心腹人物。秦昭襄王不管此次敵軍實力強弱,都不會再次派遣白起前去迎敵。因為一旦白起勝利,則代表著昭襄王的失敗,白起畢竟是魏冉的勢力。為了挽回自己的頹勢,秦昭襄王決定,讓向壽去教訓一下韓國和魏國,也讓宣太後等人知道他並不軟弱。
秦昭襄王的這點伎倆,宣太後和魏冉自然再也明白不過。因此,等到秦昭襄王言及要向壽為將出戰之時,魏冉和宣太後都不同意。姑且不論向壽會借機奪取兵權,單以其實力而言,孰勝孰負實在是難以預料。
眼看宣太後和魏冉都給自己施壓,朝中大臣也都偏向於宣太後的選擇,認為向壽缺乏經驗,很可能是個紙上談兵之人。昭襄王突然覺得,自己此時和秦國的這兩大勢力較勁,並不明智。一者自己羽翼未豐;二者秦國剛剛從內亂中走出,需要休養生息;三者,東方列國對於秦國,也存有渾水摸魚之心。此時的秦國,隻能一致對外。再次轉念一想,其實派遣白起前去,也不一定就是壞事。一方麵,秦國此次能夠出戰的兵力,最多不過10萬。因為其餘大部分兵力,都去了蜀中,還有一部分要鎮守秦國的國土;另一方麵,白起即使僥幸勝利,對於秦國而言,也未嘗不是一場好事。白起聲名鵲起自不用說,但宣太後終歸不是秦國名副其實的統治者,到時候再拉攏白起,也未嘗沒有可能。
於是白起再一次踏上了征程。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白起在接到了出兵的命令後,對於雙方的各個方麵作了一個比較係統的對比
首先,在軍力方麵,秦國和韓魏聯軍的實力對比懸殊,秦軍最終隻征得10萬兵力,而且許多還是老弱病殘,非秦國的精銳力量;而反觀魏韓聯軍,兵力數量達24萬,可謂來勢洶洶。韓國和魏國的兵力除了都是參加了垂沙之役的主力部隊之外,還各具特色。其中,韓國之“材士”,全都是弓弩步兵。當時對於韓國的軍隊主力,《史記》中論述說“強弓勁弩皆在韓出”,“天下之寶劍韓為眾”,“超足而射,百發不暇止,遠者達胸,近者掩心”。所以韓國軍隊在遠攻城池之時,會有很大的優勢。另一方,魏國軍隊也不是易與之輩,魏之“武卒”,個個耐力驚人,雖然全部都是身披重甲的重步兵,卻都能健步如飛。如此魏韓二軍,可謂珠聯璧合、攻守兼備,秦軍根本占不到任何優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其次,秦軍在地理位置上的弱勢,秦軍要真正的打擊到魏國和韓國的元氣,就決不能坐以待斃。白起自然明白這個淺顯的道理,因而他決定,實現中央突破,將戰場從秦國占領地區轉移到韓國和魏國的占領地區。而實現這一戰略意圖的關鍵,就是突破伊闕。然而伊闕所在為韓、魏門戶,韓國與魏國自然派遣了重兵把守。更為致命的是,這裡的地形為兩山對峙,伊水流經其間,地勢險要。韓魏聯軍占住了伊闕要塞,就等於將自己置於不敗之地。白起所率領的秦軍,想要突破此關,實在是難於登天。
最後,將士們不信任白起。雖然白起自己“初生牛犢不怕虎”,表麵上對於魏將公孫喜和韓將暴鳶這兩個成名沙場多年的老將,表現得不屑一顧。但實際上,他很了解秦軍如果不服從和信任自己,則軍隊必定離心,軍心必定不穩。韓國和魏國的這兩個將領已合作多年,曾經還一度攻入了楚國的方城,在垂沙一戰中,讓楚國精銳損傷殆儘。因此,此戰不可輕敵,在鼓舞了軍心之後,白起要做的是從戰術上打敗敵人。
白起此次作戰方法是各個擊破。
秦軍隻要不與魏國和韓國聯軍一起交鋒,就能夠憑借秦國的尖兵利器和奮勇殺敵的氣勢,不輸於一邊。白起並不僅是驍勇善戰的猛將,還是一個足智多謀的將領。
白起深諳用間之道,當時的韓國和魏國,雖然看似鐵板一塊,但是實際上兩國在邊境上一直沒有平靜過,隻要給其中任何一個國家許以重利,就一定能夠孤立另一個國家。
所以白起當機立斷,給魏將公孫喜寫了一封信,卑詞假意與魏國言好,希望魏軍能保持中立。並許諾事後的戰利品會和魏國平分,秦軍將找到機會和兵力較少的韓國決戰。
公孫喜有多年領兵打仗的經驗,很容易看穿白起的這個反間之計。所以他在看了白起的書信之後,直接將信件扔到一邊,心中暗自想道白起果然是個浪得虛名,唇亡齒寒如此簡單的道理,連路邊的路人都知道,又怎麼能夠騙過他公孫喜呢!
不止公孫喜,就連白起手下的將領也覺得,白起這一招實在是不怎麼高明,這種淺顯的計策,隻要略懂兵法的人,都會很容易看出秦國的意圖。而這恰恰是白起的真正計謀,如果連自己人都被騙了,那麼公孫喜就一定會生出輕敵之心。
習讀兵法,最忌“紙上談兵”,關鍵所在是能夠依據實際情況,讓敵人分身不暇。所以白起又給公孫喜寫了第二封信,信中談到十分感謝公孫喜的配合,秦軍明日就要攻擊韓軍,魏軍隻需要坐山觀虎鬥,事後少不了魏國的好處。
白起手下將領頓時便疑惑不解,前一次使出的離間計已使秦國使者碰壁,公孫喜已經明顯看出秦軍的意圖。白起明知道結果,又為何送第二封信?
答案很簡單,其實一開始,白起反間計的真正對象就不是公孫喜,而是韓國將領暴鳶。自然,和曆史上很多著名而成功的反間計一樣,這封信很順利地就到達了目的地——暴鳶手中。
暴鳶脾氣暴躁,他一見公孫喜竟然和白起暗自通信,很是憤怒,對魏國失去信任。既然魏國靠不住,那麼韓國就隻能依靠自己了。於是,暴鳶吩咐守衛闕與的所有弓弩手全麵戒備,隻要韓軍能夠守住伊闕這個門戶要地,讓秦軍無法到達韓國一馬平川的地界,韓國就可確保無虞。
次日,秦軍果然出現伊闕之外,雙方都如箭在弦上,大戰一觸即發。
喜歡曆代王朝更迭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曆代王朝更迭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