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二十八年,隨著萬裡長城的修建,匈奴的侵擾受到抑製,百越之戰也暫時進入相持階段。一時間國無大事。趙高此時又想鼓動始皇帝出巡。
一日,始皇帝批閱完奏折之後,召見趙高前來解悶,問道“卿以為自古以來哪位帝王功業最高啊?”
趙高忙到“論功業當然陛下首屈一指!四海之內無出其右者!陛下創建的功業足以昭告天地,名垂千古!”
始皇帝哈哈一笑,道“朕已經祭拜過太廟,也祭拜了太後,卻沒聽說過祭拜天地。”
趙高見始皇帝來了興趣,便一本正經的回答道“自古以來天子諸侯都會祭拜太廟,而沒有資格祭拜天地,隻有創立偉大功業的帝王才有資格祭拜天地啊!”
“如何祭拜天地?”
“祭拜天地就是封泰山而禪梁父!古之聖賢,如無懷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氏、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都曾封禪泰山,祭拜天地。而今陛下的功業早已超過先賢,更應當前往泰山封禪!”
始皇帝聽趙高如此一說,內心也開始躁動,道“如此,朕確實應該去封禪泰山了!”
趙高進一步鼓動道“臣還聽說在齊地大海之中有仙人,陛下若要巡行齊地,請一定帶上微臣,說不定可以一睹神仙的真容!隻有皇帝這種真命天子到來神仙才肯現身的!”
始皇帝哈哈一笑,表麵上雖然不在乎,但內心卻受到很大觸動。隨著年齡的漸長,他漸漸感覺到力不從心,長生不老成了他的一大願望,趙高這一次又戳中了他的痛處。
始皇帝自幼長於趙地,後來一直居住在鹹陽,從未見過大海,心裡非常向往。問道“卿可見過大海?”
趙高答道“微臣也隻是聽說,齊地來的人都說大海是碧波千裡,一望無際,遠處海與天是連在一起的,海天交界的地方住著神仙,神仙都有長生不老之藥。”
趙高所講的封禪和求長生不老藥兩件事都深深的打動了始皇帝,於是始皇帝決定巡遊齊地。
有了第一次巡遊的經曆,這次他並未征求丞相的意見,直接下令五月初一起駕巡遊齊地,將軍王離、王賁、丞相隗狀、王綰、卿李斯、王戊等人隨行,中車府令趙高仍然負責車馬儀仗,隨侍左右。重要奏折扔要送到始皇帝行轅批複。
始皇帝向東巡行各郡縣。
一個月後到達魯地薛郡,郡守、郡尉、郡丞帶領百官及當地的儒生博士七十餘人出郡百裡前來迎接。
始皇帝道“朕聽聞齊魯之地鐘靈毓秀,多鬼斧神工之景,朕此番前來欲登山望海,卿可知有什麼好的去處嗎?”
郡守道“齊魯之地,山則非泰山、東山莫屬,孔子曰‘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傳聞在泰山之上可以與上天交談;海則以芝罘、琅琊為最佳,均是碧波萬裡兮翻洪濤,海邊之民時常在芝罘看到海上的仙山,時隱時現,神奇異常!”
始皇帝聽了非常高興,於是在郡守的帶領下,一行人浩浩蕩蕩的登上了東山(又名鄒嶧山),從山頂遠瞧,隻見其結構布局,起承轉合;移步異景,自有玄妙;首尾相顧、起伏變幻。或意象新奇,彆有洞天;或草蛇灰線,橫雲斷嶺。加上霧氣迷蒙,傳神抒情;行雲行雨,攝召魂夢。
始皇帝和群臣都為眼前的美景所打動,回頭望去,登山的隊伍連綿十餘裡,宛如一條長龍,彩旗招展,好不壯觀!始皇帝道“此地果然是鐘靈毓秀,氣象萬千啊!今日登山之盛事當做個紀念才是,後人也可瞻仰!”
李斯道“陛下所言甚是,臣請求立碑刻字,以紀念皇帝到此遊覽的盛事!”
始皇帝以為然,於是,李斯和眾儒生商議後,在東山之頂樹立石碑,上麵刻字,寫道
皇帝立國,維初在昔,嗣世稱王。討伐亂逆,威動四極,武義直方。
戎臣奉詔,經時不久,滅六暴強。廿有六年,上薦高號,孝道顯明。
既獻泰成,乃降專惠,親巡遠方。登於繹山,群臣從者,鹹思攸長。
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功戰日作,流血於野,自泰古始。
世無萬數,陀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複起。
災害滅除,黔首康定,利澤長久。群臣誦略,刻此樂石,以箸經紀。
刻石之後,始皇帝欲登泰山,乃與儒生們商議封禪泰山之事!
始皇帝道“如今朕掃平六合,天下歸心,欲上告蒼天,諸位先生以為如何?”
儒生鄒平道“泰山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恒,為五嶽之長,泰山之上是最靠近神靈的地方,陛下在此處祭祀,定能得到上天的庇護!”
始皇帝問道“泰山因何為五嶽之首?”
儒生程文答道“傳說盤古死後頭為東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盤古的頭向東方,而且化為東嶽,泰山就成了當然的五嶽之首了。東方是生命之源,泰山安則天下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始皇帝微微點頭,表示認可。
談到封禪的禮儀問題,眾儒生建議道“古時候封禪,怕傷害了山上的土石草木,便乘坐用蒲草包裹車輪的車子;泰山之頂不宜動土,因此隻需要把地麵打掃一下,就可以作為祭祀場地;席子就地取材,用草、禾稽編成,這樣做都是比較容易的。”
始皇聽到這些議論與秦國祭祀的方式差異非常大,並且儒生們的建議難以實行,便道“你們說的都是齊地古老的祭祀方式,老朽不堪。如今大秦一統天下,就該用雍城的祭祀方式。你們不用再說了。”
於是始皇帝登山時不用儒生跟隨,命人修理、打掃行車道路,自陽坡登上泰山的頂峰。來到山頂,俯首望去,周圍的小山都俯首腳下,大有萬山來朝的氣勢!
始皇帝歎道“泰山風景壯麗,山勢重疊,體型厚重,蒼鬆巨石,雲煙變幻,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真不愧是五嶽至尊啊!”
趙高接著道“陛下是人間至尊,泰山是五嶽之尊,二尊相遇,世間少有,不如刻碑立石,以資紀念!”此言一出,眾臣都附和道應該如此!於是李斯寫道
皇帝臨立,作製明法,臣下修飭。廿有六年,初並天下,罔不賓服。
親巡遠黎,登茲泰山,周覽東極。從臣思跡,本原事業,祗誦功德。
治道運行,者產得宜,皆有法式。大義箸明,垂於後嗣,順承勿革。
皇帝躬聽,既平天下,不懈於治。夙興夜寐,建設長利,專隆教誨。
訓經宣達,遠近畢理,鹹承聖誌。貴賤分明,男女禮順,慎遵職事。
昭隔內外,靡不清淨,施於昆嗣。化及無窮,遵奉遺詔,永承重戒。
吩咐人立石刻碑之後,始皇帝在泰山頂上築圓壇以報天之功。圓壇建好之後,始皇帝令衛士用黑色的綢緞將自己圍在圓壇之中,其他人一概不得入內。
焚香之後始皇帝對上天說道“朕登大位二十六年了,承蒙上天眷顧,大秦掃平六合,一統天下,今日特來報功!希望上帝能夠永遠保佑大秦,自朕開始,二世、三世直至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