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死後,趙高就一直盤算如何說服胡亥和李斯參與他的陰謀。胡亥向來崇拜自己,對自己言聽計從,因此他決定先說服胡亥。
趙高暗中對公子胡亥道“如今始皇帝已經去世了,然而陛下生前卻沒有冊立太子,隻在前幾日才賜給長子扶蘇一封詔書。長子回到鹹陽,肯定就會即位,成為二世皇帝,而你卻連尺寸的封地也沒有,這怎麼辦呢?”
胡亥萬分驚詫,不知道趙高何意,便答道“本來就是這樣啊!我聽說聖明的君主最了解臣子,聖明的父親最了解兒子。父親臨終既然沒有下命令分封諸子,那我也沒有什麼可說的。”
趙高臉色陰沉的說道“公子之言差矣,始皇帝在時如此,可如今始皇帝已死,形勢便可瞬間萬變!當今天下的大權,無論誰的生死存亡,都在你、我和李斯手裡掌握著啊!現在我們就是皇帝的代言人,無論說什麼,天下人都得聽從。更何況駕馭群臣和向人稱臣,統治彆人和被人統治,難道可以同日而語嗎?我希望公子好好考慮此事!”
胡亥已經明白了趙高的意思,猶豫道“廢除兄長而冊立弟弟,這是不義;不服從父親的詔命而懼怕死亡,這是不孝;自己才能淺薄,依靠彆人的幫助而勉強登,這是無能。這三件事都是大逆不道的,天下人也不服從,不僅自身將遭受禍殃,國家也會因此陷入混亂。”
胡亥雖然說得堅決,但趙高知道他已經動搖,隻是擔心事情不成禍及自身,便繼續鼓動道“我聽說過商湯、周武殺死他們的君主,天下人都稱讚他們行為符合道義,不能算是不忠。衛君殺死他的父親,而衛國人民稱頌他的功德,孔子記載了這件事,不能算是不孝。
辦大事就不能拘於小節,行大德也用不著再三謙讓。鄉間的習俗各有所宜,百官的工作方式也各不相同。所以顧忌小事而忘了大事,日後必生禍害;關鍵時刻猶豫不決,將來一定要後悔。果斷而大膽地去做,連鬼神都要回避,將來一定會成功。希望你按我說的去做。”
胡亥長歎一聲,說道“現在皇帝去世還未發喪,喪禮也未結束,怎麼好用這件事來求丞相呢?”
趙高知道胡亥已經同意,便說道“不和丞相商議,恐怕事情便難以成功,我希望能替你與丞相商議。”
此時趙高心中萬分感慨,自己隱忍了數十年,終於等來了出人頭地的機會,心中非常高興,自言自語道“時光啊時光,短暫得來不及謀劃!我就像攜帶乾糧趕著快馬趕路一樣,唯恐耽誤了時機!”
在說服胡亥之後,趙高把目標轉向了李斯。
雖然平日趙高與李斯並無嫌隙,但李斯一向隻聽命於始皇帝,他並沒有把握說服李斯。直到幾日前,當李斯得知始皇帝臨終前給扶蘇發出詔書之時,趙高從李斯冷漠的眼神中看到了恐懼與不甘。李斯也是懼怕扶蘇繼承皇位的,因為扶蘇與李斯並不親近,他一旦登基,則李斯丞相的地位必然會被蒙恬蒙毅兄弟取代,這是李斯最不願意看到的。
於是趙高深夜拜訪李斯,開門見山的說道“始皇帝去世,賜給長子扶蘇詔書,命他到鹹陽參加喪禮,並立為繼承人。詔書未及送出,皇帝便去世了,現在還沒有人知道此事。皇帝賜給長子的詔書和符璽都在胡亥手裡,立誰為太子隻在於你我的一句話而已。你看這事該怎麼辦?”
李斯雖然猜到了詔書的內容,但他所想的一直是如何應對扶蘇即位後的局麵,並未有非分之想,沒想到如今趙高膽敢意圖篡改詔書,驚詫之餘,非常生氣,斥責道“你怎麼能說出這種亡國的話呢!這不是做為人臣所應當議論的事!”
趙高並不在意李斯的怒氣,繼續說道“丞相您自己估計一下,和蒙恬相比,誰有本事?誰的功勞更高?誰更謀略深遠而不失誤?天下百姓更擁戴誰?與長子扶蘇的關係誰更好?”
李斯越聽越急,方寸漸亂,爭辯道“在這五個方麵我的確都不如蒙恬,但您為什麼這樣苛求於我呢?”
趙高見李斯已經不再那麼堅決,便勸道“我本來就是一個宦官的奴仆,有幸能憑熟悉獄法文書進入秦宮,管事二十多年,還未曾見過被秦王罷免的丞相、功臣能夠繼續保有爵位,並將其傳給下一代的,結果都是以被殺告終。
皇帝有二十多個兒子,這些都是您所知道的。長子扶蘇剛毅而且勇武,信任人而又善於激勵士人,即位之後一定要用蒙恬擔任丞相,很顯然,您最終也是不能懷揣通侯之印退職還鄉了。我受皇帝之命教育胡亥,讓他學法律已經有好幾年了,還沒見過他有什麼錯誤。他慈悲仁愛,誠實厚道,輕視錢財,尊重士人,心裡聰明但不善言辭,竭儘禮節尊重賢士,在秦始皇的兒子中,沒人能趕得上他,可以立為繼承人。您也一定會因為輔佐有功而繼續被重用的!希望您能考慮此事!”
李斯歎息道“您還是該乾什麼就乾什麼去吧!我李斯隻執行皇帝的遺詔,自己的命運聽從上天的安排,有什麼可考慮決定的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趙高道“看起來平安實際上卻可能是危險的,看起來危險實際上又可能是平安的。在安危麵前不早做決定,又怎麼能算使聖明的人呢?”
李斯感慨道“我李斯本是上蔡街巷裡的平民百姓,承蒙皇帝提拔,讓我擔任丞相,封為通侯,子孫都得到尊貴的地位和優厚的待遇,所以皇帝才把國家安危存亡的重任交給了我,我又怎麼能辜負了他的重托呢?忠臣不因怕死而苛且從事,孝子不因過分操勞而損害健康,做臣子的各守各的職分而已。請您不要再說了,不要讓我李斯也跟著犯罪。”
趙高道“我聽說聖人並不循規蹈矩,而是適應變化,順從潮流,看到苗頭就能預知根本,看到動向就能預知歸宿。而事物本來就是如此,哪裡有什麼一成不變的道理呢!現如今天下的權力和命運都掌握在胡亥手裡,我趙高能猜出他的心誌。更何況從外部來製服內部就是逆亂,從下麵來製服上麵就是反叛。所以秋霜一降花草隨之凋落,冰消雪化就萬物更生,這是自然界必然的結果。您怎麼連這些都沒看到呢?”
李斯道“我聽說晉代換太子,三代不安寧;齊桓公兄弟爭奪王位,哥哥被殺死;商紂殺死親戚,又不聽從臣下勸諫,都城夷為廢墟,隨著危及社稷;這三件事都違背天意,所以才落得宗廟沒人祭祀。我李斯還是人啊,怎麼能參與這些陰謀呢!”
趙高道“上下齊心協力,事業可以長久;內外配合如一,就不會有什麼差錯。您聽從我的計策,就會長保封侯,並永世相傳,一定有仙人王子喬、赤鬆子那樣的長壽,孔子、墨子那樣的智慧。現在放棄這個機會而不聽從我的意見,一定會禍及子孫,足以令人心寒。善於為人處世,相機而動的人是能夠轉禍為福的,您想怎麼辦呢?”
一直以來,李斯都非常疼愛自己的子女,希望能憑借自己的地位為子女早就一個好的平台,趙高終於說到了他的痛處,李斯最後的防線被摧毀了,他仰天長歎,揮淚歎息道“唉呀!我本想忠於陛下,偏偏遭逢亂世,既然已經不能以死儘忠了,將向何處寄托我的命運呢!”
趙高知道李斯已經默許了他的主張,便回報胡亥道“我跟李斯說是奉太子您的命令去通知他的,他還怎麼敢不服從命令呢!”
胡亥得知李斯已經同意,非常高興,心裡卻把所有的功勞都記在趙高身上。
李斯既已默許,趙高便開始偽造始皇帝的詔書。第一封便是給李斯的,上麵寫道冊立胡亥為太子,命李斯昭告天下;
第二封是賜給長子扶蘇的,上麵寫道“朕巡視天下,祈禱祭祀各地名山的神靈以求長壽。現在扶蘇和將軍蒙恬帶領幾十萬軍隊駐守邊疆,已經十幾年了,不能向前進軍,而士兵傷亡很多,沒有立下半點功勞,反而多次上書直言誹謗我的所做所為,因不能解職回京當太子,日夜怨恨不滿。扶蘇做為人子而不孝順,賜劍自殺!將軍蒙恬和扶蘇一同在外,不糾正他的錯誤,也應知道他的謀劃。做為人臣而不儘忠,一同賜命自殺,把軍隊交給副將王離。”
趙高用皇帝的玉璽把詔書封好,第一封詔書暫存,不公開,第二封詔書讓胡亥的門客連夜送往上郡,交給扶蘇和蒙恬。趙高在使者臨行之時,將另一封書信交給使者,道“此信萬萬不可被外人知道,如果長公子接到詔書後仍然不自殺,你便將此信交予他!”
使者已經出發,趙高才將此時告訴李斯,李斯聽完大驚失色,問道“如今蒙恬掌管三十萬大軍,如果同扶蘇一起領兵造反豈不是萬分危急?”
趙高倒是一點都不急,悠閒地說道“丞相不了解扶蘇啊,長公子扶蘇同陛下的矛盾由來已久,扶蘇一直懷疑是陛下逼死了他的母後,而他又性格懦弱,過於仁愛,是做不出造反這種事的!”
“你是說始皇帝逼死了羋虹王後?”
“是啊!”於是趙高將羋虹串通熊狀謀反的舊事說了一遍,李斯聽的目瞪口呆。
“即使扶蘇不反,蒙恬性命攸關又怎會束手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