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嘖嘖稱奇。發財了心情大爽,有了情緒濾鏡,一切的景點都變美了起來,鄉村成為了天堂。
攝攝停停,回到村已是一點多鐘,準備上菜了,等待期間,歐陽老板好奇地問“這麼多杜鵑花怎麼來的?”
“當年火燒山來的唄,還能有什麼原因呢。”蘇偉君笑著解釋道“杜鵑花的生命力比較頑強,第二年會長出新枝條來的,一旦長高了,壓過其它雜木,奪取了陽光,長勢就會越來越好。”說完,打著節拍,唱了首道情
《柴排花開》
天雷轟、山火起,
草木燃,萬物焦,
火烤千峰成炭黑。
來年一場春雨起,
唯有柴排枝冒芽,
獨自豔豔綻紅花。
一霎時色賽朝霞。
搖曳間映赤千山。
考慮到是上海的客人,這次,他唱時用的是普通話。並向客人解釋,杜鵑花在仙居方言裡叫柴排花。
大廳的牆壁上,投影著剛製備好的開酒節錄像。金華斌看了一眼,錄像裡扮八仙的村民不見了,是專業的縣劇團的演員,一板一眼,表演得專業多了,乾冰也適時噴出,縹縹緲緲的更耐看,可就是少了一種鄉土味。他理解文化館的苦衷,要傳承非遺文化,必須讓現代人喜聞樂見,有觀賞性才能得到認同。
大廳的另一端,一個不知名的網絡記者在釆訪著今天的主人翁柴今理。
記者“聽說,你一直向縣政府爭取,要把水泥路通到村裡,可有另一種意見說,就幾戶,用造路的錢移民,成本更低,移民後生活更方便,你怎麼看?”
柴今理“都說人要與自然和諧相處,人住到城裡,山裡搬空了,人歸人,自然歸自然,這叫和諧相處嗎?”
記者“那你怎麼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
柴今理“我照顧好山裡的一草一木,山裡的一草一木給我吃與用。閒時搖著扇子看花,聞香。”
歐陽老板聽了,豎起大拇指讚道“昔有高僧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這位主人說的與他同樣的通透。”
聊天間,宴席開始了。因是開酒節,又來了記者,廳外廳內擺了十幾桌。第一道菜上來,道筒又嗒嘀嗒地響起,柴今理夥同另一個老者給大家唱起上菜歌。
《八仙保元湯》
肥豬蹄、河鯽魚,
瘦牛肉、大紅棗,
和著山楂加水燉。
小火砂鍋一時辰,
每天早晚各一碗,
保你真元氣不泄。
保元湯八仙所傳,
必令你一柱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