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海上陶瓷路探索_傻子怪才傳奇人生_思兔 
思兔 > 遊戲競技 > 傻子怪才傳奇人生 > 第433章 海上陶瓷路探索

第433章 海上陶瓷路探索(1 / 1)

劉傻子告訴夢弟說,當時,吳國戰船規模龐大,僅小船就有數千隻,其中,最大的戰船設樓五層。西晉初期,公元3世紀70年代,王浚為準備伐吳而建造的連舫戰艦,長120步,上麵有樓櫓,開四門,能馳馬行車,載2000餘人,是一座水上城堡。南北朝時期發明的車船,亦稱車輪船、輪槳船,行駛便捷,是後來機械明輪船的前身。

夢弟夢見自己與劉傻子教授繼續乘坐飛艇,穿越時空,來到唐代。來到588~589年。驕子說,隋滅陳時,楊素所率最大戰艦“五牙”艦,設樓五層,可容士卒800人,前後左右設有6具拍竿,這是利用杠杆原理高懸巨石,在接舷戰中用來拍擊敵船,是一種威力很大的冷兵器。傻子教授還告訴夢弟,唐代造船技術大有進展,所建造的海鶻戰船,能在較大風浪條件下航行戰鬥。

夢弟夢見自己乘坐飛艇來到宋代,看見一艘戰船遭到敵方火力攻擊,但是戰船就是不沉沒。驕子告訴夢弟,因為這艘戰船已采用水密艙壁技術,提高了它的不沉性。1000年,神衛水軍隊長唐福向朝廷獻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燃燒性火器。11世紀,戰船已采用指南針導航,車船又有進一步發展,1130年,楊麼起義軍使用的大批車船中,最大的長36丈,約110米,裝有24個轉輪和6具拍竿,載士卒1000餘人。

夢弟夢見自己和小聰、小燕子一起乘坐機器人驕子變成的飛艇,來到1203年。夢弟看見兩方的戰船正在開戰,一方戰船,像裝甲車一樣衝向敵方。

傻子說:“這是秦世輔造的載重1000斛,約60噸的’鐵壁鏵嘴平麵海鶻‘戰船,艙壁裝有鐵板,船首裝有形似鏵嘴的犀利鐵尖,用以在水戰中衝擊犁沉敵船,較衝角破壞力更大。”

夢弟夢見自己與小燕子、小波、小明、小聰乘坐飛艇來到了1377年,看見雙方戰船相互發射炮火,密集的炮火如驚雷一般。

傻子說:“14世紀,中國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屬管形火器——火銃,亦稱火筒。最遲在明洪武十年1377)中國的戰船就已裝備火銃,從而開始了戰船武器從冷兵器、燃燒和爆炸性火器向火炮的過渡。”

夢弟終於醒了過來,他發現,海洋奧秘探索行動組在繼續參觀海洋博物館。機器人驕子牽著警犬小黑走在前麵,劉傻子教授、海洋爺爺、科學博士、計算機姐姐給小聰、小波、小明、小燕子在講述船舶史話。

槳帆戰船向風帆戰船的過渡持續了數世紀。風帆戰船的船體結構亦為木質,吃水較深,乾舷較高,首尾翹起。豎有多桅帆,以風帆為主要動力,並輔以槳櫓。排水量一般比槳帆戰船大,航海性能好,能遠離海岸在遠洋航行作戰。主要武器為前裝滑膛炮,作戰方法,主要是雙方戰船在數十米至千米的距離上進行炮戰,並有時輔以接舷戰。

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率領龐大船隊於1405~1433年七次下西洋,所乘最大的“寶船”,長約137米,寬約56米,有9桅12帆,裝有火統治者號”風帆戰船,排水量1700噸,裝有100門火炮。

1797年,美國造的“憲法號”風帆戰船,排水量1576噸,裝有火炮44門。到19世紀,各國的風帆戰船得到進一步發展,最大的風帆戰船,排水量接近6000噸,裝備大、中口徑火炮100門以上。

當時,有的國家海軍按排水量大小和火炮多少將風帆戰船分為六級:一至三級,稱戰列艦,排水量1000噸以上,在三層或兩層甲板上裝火炮70~120門;第四、五級,稱巡洋艦,排水量500~750噸,在兩層甲板上裝火炮40~64門;第六級,稱輕巡洋艦,排水量約300噸,在單層甲板上裝火炮6~30門。

在風帆戰船發展的同時,適應艦隊遠洋作戰的勤務艦船也得到相應發展,主要有運糧船、水船、軍事運輸船、通信船、修理船、偵察船等。

19世紀初,風帆戰船開始向蒸汽艦船過渡。1815年,米國建成第一艘明輪蒸汽艦“德莫洛戈斯號”,排水量2475噸,航速不到6節,裝有30磅炮32門。

1836年,螺旋槳推進器出現後,蒸汽機逐步成為戰艦的主動力裝置,但初期的蒸汽艦,仍裝有桅帆作輔助動力。蒸汽艦與風帆戰船相比,最大的優點是不受風速、風向和潮流等條件的限製,航速提高數節至十幾節。

小波說:“我們已經了解了船舶的發展曆史,我們是否輕鬆一下,請海洋爺爺一起來探討海洋神話文化呢?”海洋爺爺說:“好啊,科學博士與計算機姐姐也參加探討。”

洋科普探險小分隊來到海洋博物館參觀,夢弟問:“海洋爺爺,華夏海路是什麼時候開辟的?”

劉傻子教授說:“西漢時期,我國開辟了華夏海路,之後,唐代與各國的海上交往十分頻繁,繁榮昌盛的長安,成了當時的國際大都市。海外各國的使者、留學生、留學僧、商人,源源不斷地來到華夏,學習先進的華夏傳統文化、政治典章製度。”

“華夏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發達國家,開辟了多條海上航線,多次到達南洋、西亞、東非等地。這時開始,華夏人在海外被稱為‘唐人’。”計算機姐姐說。

“清代道光年間,上海有沙船五千艘,估計當時全國沙船總數在萬艘以上。沙船運用範圍非常廣泛,沿江沿海都有沙船蹤跡。早在宋代以前,公元10世紀初,就有中國沙船到爪哇的記載,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亞,也可以見到沙船的壁畫。”科學博士補充說。

海洋爺爺說:“航海推動了文化事業的發展,東晉後期,法顯和尚西行印度尋求戒律,曆時14年,數次麵臨死亡的威脅。終於,法顯在70歲高齡時,隻身遠航歸國,他運回了大量佛經。隨後,這位老人與來中國的尼泊爾高僧佛馱跋陀羅,一起翻譯出了這些佛經。這些典籍,對中國宗教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

小燕子說:“海南三亞有鑒真和尚的雕像,鑒真與海路的開辟應有聯係。”計算機姐姐說:“是的,唐朝仍有和尚到日本,著名的鑒真,自743年至754年經12個年頭,先後六次東渡日本,終於憑借非凡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到達日本。宋元兩代,因海外貿易不斷擴大,海上和內河運輸規模遠超前代。”

“為什麼說海路是陶瓷之路,還是香料之路。小明、小波、小聰、小燕子、夢弟,你們知道嗎?”海洋爺爺問。小聰說:“我知道,海上通道在隋唐時運送的主要大宗貨物仍是絲綢,所以,後世把這條連接東西方的海道叫作‘海路’。”夢弟說:“宋元時期,瓷器漸成為出口的主要貨物,因此又稱作‘陶瓷之路’。”

小明說:“由於輸出商品有很大一部分是香料,因此,也稱作‘海上香料之路’。‘海路’是約定俗成的統稱。”

小波說:“我懂了,因為這條航線運輸過絲綢、陶瓷、香料,所以有幾種說法。”

小燕子說:“我認為,華夏海路的開辟,與我們的航海技術發展有關,是這樣嗎?”

海洋爺爺說:“是這樣的,在宋元時期,中國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針的航海運用,全麵提升了商船的遠航能力。這一時期,中國同世界60多個國家有著直接的‘海上絲路’商貿往來。”

劉傻子說:“隨著漢代種桑養蠶和紡織業的發展,絲織品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輸出品。三國時代,魏、蜀、吳均有絲綢生產,而吳雄踞江東,漢末三國,正處在華夏海路從陸地轉向海洋的承前啟後與最終形成的關鍵時期。三國時期,由於孫吳同曹魏、劉蜀在長江上作戰與海上交通的需要,積極發展水軍,船艦的設計與製造有了很大的進步,技術先進,規模也很大。”

在三國後麵的其他南方政權東晉、宋、齊、梁、陳)也一直與北方對峙,也促使了航海技術的發展,以及航海經驗的積累,也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提供良好條件。

計算機姐姐說:“華夏海路是指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2000多年前,一條以中國徐聞港、靠北的外貿港先後為遼、金所占,或受戰事影響,外貿大量轉移到寧波。”

劉傻子教授說:“我要補充一點,唐代,我國東南沿海有一條海上航路,這便是華夏海路的最早叫法。”

:.



最新小说: 諸天從吸功大法開始 震驚,除了師尊都有馬甲 全民轉職:暗影君主我無敵你隨意 遺失主宰 三國風雲:宋將震山河 空間:炮灰女配她在逃荒路上躺贏 將軍,夫人又逃了 驚!我竟然是書裡的舔狗女配 犬王出山 軟魚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