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樵是為宋應星好。人不應該有所癖好,就算是有癖好,也不應該讓敵人知道。一個人的癖好,在敵人眼裡,很容易被利用。
你宋應星不是愛吃西紅柿嗎?宙院就給你送西紅柿,這事太可怕了。當然了,我們可以認為,不就是西紅柿嘛,那東西能上癮?開玩笑!
西紅柿本身當然不能上癮了,它又不是福壽膏,但是架不住在明代稀少啊!物以稀為貴,越是稀少的東西,就越有價值,越有價值的東西,就越容易讓人著迷。
比如,白銀。
白銀,其本質就是金屬,但是因為它稀少,所以價值高,也正是因為它價值高,所以被人所追逐,從商品中分離了出來,成為了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也就是貨幣。
貨幣,也是商品。
任何商品,都擁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兩種屬性。
使用價值,是一切商品都具有的共同屬性之一。任何物品要想成為商品都必須具有可供人類使用的價值;反之,毫無使用價值的物品是不會成為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
白銀成為貨幣,是因為稀少,有價值,但它的使用價值又該如何理解呢?
貨幣的使用價值體現在,它可以把一切商品的價值,都表現為本質上相同的東西,從而使各種商品在價值量方麵能夠得到比較。
這就是貨幣的使用價值。
貨幣是商品價值的結晶,在資本化的過程中,它自身又變成了商品,在信用的驅使下,也就獲得了使用價值。
之所以拿白銀舉例子,是因為在明朝後期,明王朝成為了一個銀本位國家。
你這話的意思是說,明後期之前,明王朝就不是銀本位了?
是的,中國並不是產銀大國,白銀在中國的數量一直不多,明朝中前期的白銀數量很有限。
萬曆九年,張居正改革一條鞭法,白銀才正式成為了中國的主體貨幣,我們才開啟了白銀時代。
在這之前,白銀雖然也作為過貨幣使用,但畢竟不是以此為主。
秦朝,把黃金和銅錢作為當時的主要流通貨幣。
漢朝,出現過圓形中間無孔,刻有龍紋的銀幣,但那屬於高端的流通貨幣,那時,還是以銅錢為主。
從漢到隋,白銀雖是流通貨幣,但不如金幣和銅錢。
唐朝,開元通寶是主要貨幣,另外還有乾封重寶、乾元重寶、大曆元寶、建中通寶、鹹通玄寶及史思明所鑄的順天元寶、得壹元寶等等,雖也有白銀貨幣,但不如xx通寶通用。
北宋,貨幣以銅錢為主,出現了紙幣交子,南宋,以鐵錢為主。
元朝,紙幣成為了基本流通貨幣,逐漸取代了銅錢。
明朝以前,由於產銀有限,白銀雖是貨幣,但卻不如金和銅,就算是明前期,還是以紙幣,大明寶鈔為主。
為了推行大明寶鈔,明前期朝廷要求,持有金銀者,不許私下交易,隻能賣給政府;進行大額交易時禁止使用銅錢;偽造大明寶鈔者處以極刑。
明前期朝廷規定,老百姓可以用金銀換寶鈔,但不允許用寶鈔換金銀。長此以往,老百姓手中隻有寶鈔,寶鈔一再貶值。終於在明孝宗以後,大明寶鈔基本退出了曆史舞台。
這就是為什麼,石謙當初在蓮花觀百寶箱中,發現了大明寶鈔後,丟掉在一旁的原因。
我相信,當時讀到那的時候,好多讀者都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