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八,晴。
天色尚未大亮,京師宣武門附近便是傳來了行商走卒的吆喝聲,各種吃食的香氣撲麵而來。
但今日,眾多食客的注意力卻沒有放在令他們食欲大開的吃食上,反倒是瞠目結舌的注視著街頭儘頭如臨大敵的五城兵馬司差役們。
要知曉,這宣武大街雖然不似長安大街那般,居住者非富即貴,但也絕非小門小戶的百姓能夠染指的。
尤其是距離此地不遠的"首善書院"更是由東林大佬鄒元標親自創建,平日裡談笑皆鴻儒,往來無白丁。
對那些眼高於頂的士子而言,這"首善書院"可是儒雅所在,五城兵馬司差役們輕易不敢於此地露麵。
但眼下,這些差役們如此大動乾戈,卻是所為何事?
"都讓開,都讓開!"
也許平日裡沒少遭受"酸儒們"的白眼,為首的兵丁頗有些揚眉吐氣的驅趕著街道上看熱鬨的百姓們,目的明確的朝著"首善書院"而來。
"放肆,爾等可知曉此乃何地?!"
書院外,幾名似是不知曉內情的士子們眼見得一眾兵丁氣勢洶洶的迎麵而來,便是毫不示弱的主動迎了上去,氣急敗壞的訓斥道。
這首善書院可是清靜儒雅所在,豈容眼前這群"丘八們"在此喧嘩!
也許是沒有料到眼前的士子們竟會"迎難而上",也許是多年的習慣使然,麵對著咄咄逼人的士子們,剛剛還大搖大擺的士卒們突然不知所措的愣在原地。
見狀,幾名士子臉上不由得湧現一抹得意之色,正欲順勢譏諷幾句,卻不曾一道冰冷的聲音,在他們的耳畔旁響起。
"首善書院違令私建,妄議國事,本官奉旨予以查封。"
說話間,身著青色官袍的阮大铖於人群中出現,似笑非笑的盯著眼前麵色漲紅的士子們,隻覺心中暢快無比。
既然孫慎行等人斷了他的"仕途",那就休怪他砸了東林黨的"根基"。
"你!"
平日裡在此高談闊論的士子們多為"東林門生",自是知曉阮大铖的身份,此時不免義憤填膺。
"查封!"
沒有理會眼前滿臉不忿,卻又敢怒不敢言的士子們,阮大铖轉而將陰冷的目光投向眼前的書院,麵無表情的下令道。
昨日早些時候,他慷慨激昂,彈劾首善書院不法,妄議國政的奏本一經呈遞進宮,便是迅速引起了軒然大波。
隨即也不待"東林黨"有所反應,作為大明百官之首的首輔方從哲便親自下場,與其門生故舊,一並上書彈劾。
僅僅是兩三個時辰的功夫,還不待大理寺卿鄒元標上書"自辯",乾清宮中的天子便是迅速做出決斷,下令封禁首善書院。
而這個"重任",便是當仁不讓的落到了他阮大铖的頭上。
儘管他也知曉,今日過後,自己便會由昔日的"東林君子"徹底淪為東林黨的眼中釘,但他絕不後悔。
是東林黨先辜負的他!
隨著阮大铖的出麵,本是有些不知所措的差役們像是找到主心骨一般,紛紛賣力的吆喝起來,開始查封書院。
直到此時,書院外敢怒不敢言的幾名士子方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了些許端倪,平日裡於此揮斥方遒的"東林大佬們"皆是不見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