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殿下。”掌燈丫鬟後退兩步,出了前廳直奔後院的小廚房。
半炷香的時間,小廝抬來一張小方桌,放在顧七麵前。丫鬟端著清粥小菜,在桌上擺開,末了,放下一個大雞腿。
顧七望著那雞腿,咽了咽口水,轉頭望向元哲:“殿下不吃麼?”
元哲搖了搖頭:“本王不餓。”
“哦。”顧七快速拿起碗筷,簡單吃了小菜後,一隻手拿住雞腿大口啃了起來。
“你這般吃東西,倒更像個莽夫。”
顧七擦了擦嘴邊油花,憨笑道:“殿下,莫要取笑臣了。臣太餓了!”
“吃吧吃吧。”
顧七垂下頭來,明亮的眼眸中閃過狡黠。正如元哲所說,他喜歡聰明人,卻斷不會喜歡聰明過頭的。自己的聰明,萬不能展現在人心算計上。與其謹慎過頭處處小心,倒不如學著戎狄心無城府的模樣,讓元哲卸下防備。事實證明,這小王爺,的確對自己疑慮全消。
“裴啟桓,本王跟你說聲抱歉。”
“啊?”顧七停止咀嚼,呆望向元哲。
“本王翻看顧遠留下的半本治水論,上麵隻記錄著建壩鑿山、修渠整流,並未提過帶百姓出城之事。”元哲望著顧七澄澈雙眼,眸子沉了沉,更覺愧疚不堪:“以至於你同周護提出遷村,本王是不解的,以為你怕了。今日你一番言論,讓本王刮目相看,本王誤會了你。”
“殿下,您這話嚴重了!”顧七放下雞腿,將口中食物悉數咽儘後,緩緩應道:“殿下沒猜錯,臣當時同您說的話,也確是肺腑之言。最初遷村的目的,是為了避開鑿山。”
“哦?此話怎樣?”
顧七抿嘴一笑:“臣想著,若能繞開祁山,便不必循著顧大人的法子。可若貿然從鏡水湖修渠改道,又恐淹了鏡湖、望江祈水三個郡,便想先遷村,保證百姓平安。怎料遷村受阻,隻得計劃讓永安縣的百姓先遷到許庭縣去...”
“再後來,便是馮睿入牢,扯出拐賣女子的事情。”
顧七臉色越來越沉:“不錯,您讓臣同去青州,想來是想為臣在這荼州地界,樹立起威望來。可與此同時,臣便沒有更多時間讓百姓磨合,隻能硬著頭皮,讓後麵三個郡悉數遷到前麵來。再回荼州,已入雨季,若連連暴雨,怕是遷村之舉,倒害了百姓。”
“到底,是本王算計有失。”
“殿下也不必如此說,”顧七輕歎口氣,緩了緩壓抑的心緒:“不去走一走,又怎知選擇的路,是對是錯呢?”
元哲勉強扯起嘴角,不再說話。
顧七知道,他又想起了孫浩和周素萍。自己又何嘗不是呢?
咧嘴苦笑後,端起粥碗活著眼淚吞入肚中。
屋內燈火通明,卻再沒了二人交談聲,火苗在寂靜中迎風抖動。
“唉。”實在難紓鬱結,元哲站起身來,衝顧七道:“陪本王出去走走罷。”
顧七點了點頭,二人起身出了刺史府,沿著巷子一路向前。
“今日這一場負荊請罪的戲,精彩絕倫啊。”
並排走著,卻因矮他太多,每每聽到聲音,都是從頭頂傳來的。顧七不禁笑了起來:“殿下看出來了。”
“你那肺腑之言,說得本王都動容。想來也不全是做戲。”
顧七看著小巷中的青磚,邊走邊說:“我同薛大人同來荼州治水,雖意見相左,卻也不得不承認,薛大人在治水上,很有見解。如今我們已經到了裉節上,若不解決矛盾,隻會耽誤了治水。”
“其二呢?”
這元哲,似是每次都能將自己看得透透的!
顧七笑著搖了搖頭:“其二,臣不過是個小小的翰林學士,若勸諫,未免人微言輕。薛大人則不同,他的話,在陛下那邊多少是有分量的。”
“其三。”
顧七仰起頭,柔水月光灑在元哲臉上,映得眸子發亮。
她微微入迷,不自覺答道:“其三,便與殿下有關了。”
元哲住了腳,微微垂頭:“同本王有關?”
顧七眉尾向上輕掃,嘴角勾出一絲晦暗不明的笑:“您在荼州護著臣,不惜為臣的案子一審再審,在外人看來,臣早就跟您成了一派。若此次奏折由臣來撰寫,陛下定會心有顧慮,不會輕易允準的。”
“嗬,”元哲抬手敲了敲顧七的頭:“裴啟桓,本王慶幸,沒有與你為敵。”
顧七轉過身子,正經行禮:“臣這點子小心思,您早就看穿了,又何必譏諷臣呢?”
元哲伸手將顧七扶起,拉著顧七繼續走動起來:“本王曾在咱們奔赴青州時,讓趙德勳帶了一句話去國都。”
“什麼話?”
“讓你做荼州刺史。”
顧七略微皺眉,不解其意。
半晌,她忽然笑了起來:“多謝殿下!”
元哲劍眉微挑,戲謔道:“本王要毀了你的前程,將你箍在荼州,你還謝本王?”
“正因如此,才要謝。”
元哲此舉,無疑讓元承熙認為,他在挑撥君臣關係。可越是這樣,元承熙便越會信任自己。此次回來,沒有聽趙德勳提及此事,說明元承熙否了這建議。於自己來講,反而安全了許多。
二人心照不宣,未再挑明。
顧七仰頭望著天上的月亮,早已從先前彎弓緩緩變圓,明亮的光不似太陽耀眼,亦不會掩住周遭燦星,隻默默將前路照亮,不畏旁人非議或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