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得知段競逐已經拿下了打箭爐,就準備從老龍江大橋撤退了。這時候種天豪和安朵夫人來到了老龍江前線。
種天豪和安朵夫人離開銀坑洞的時候,將種天豪的隨從都扣押在了那裡。雖然他們暫時沒有了行動的自由,但是吃喝用度也都是不缺。
種天豪跟隨則會安朵夫人來到到了大中國城,這裡主持公務的蕭讓嚇了一跳,種天豪少爺竟然被一群夷人“押解”了過來。
蕭讓帶人衝出大中國城問清情況再知道是虛驚一場,他將種天豪拉倒了暗處埋怨了一番。蕭讓心說,這裡已經有了100多子弟兵喪命在大中國城下,如今如果種天豪再有個三長兩短的,拿自己真的就不用活了。
可是埋怨歸埋怨,安朵夫人既然來了,那在前方就有了談判的可能性了。如今楊誌在老龍江大橋跟刀白鳳對峙,實在是沒有什麼意思了。於是蕭讓就安排人將種天豪就和安朵夫人帶到了兩軍陣前。
楊誌聽了種天豪的“請”安朵夫人的過往也是嚇了一跳,他本來是派遣種天豪去西南夷“摘果子”的,沒想到差點丟了性命。楊誌也沒想道安朵夫人竟然有如此的見識,也對她高看了一眼。
楊誌對安朵夫人道“夫人深明大義,在下佩服的很。如今刀白鳳、兀突那就在對岸,還請夫人過江談判。”
安朵夫人笑道“大人就不怕小女子一去不複返嗎?”
楊誌當然害怕,但是也沒有選擇,道“在下自然是信得過夫人的。”
安朵夫人道“我要是到了對岸,他們恐怕也就不願意談判了,兩國交兵,徒增傷亡,是非我願也。”
說罷,安朵夫人將頭上的銀釵拔了下來,道“這個銀釵拙夫自然認得,我在寫上一封書信,他們自然會派使者前來。”
楊誌大喜道“快給夫人準備文房四寶。”
安朵夫人提起筆來略假思索,刷刷點點就寫了一封書信。楊誌結果信來,舉目一看,見書信上文字娟秀,語句婉約,就是勸說兀突那大局為重,不要跟華夏軍做對,要為西南夷數萬百姓著想,跟華夏軍談判。
楊誌立刻命人拿著安朵夫人的信件和銀釵道對岸軍營,果然不出安朵夫人所料,當天兀突那就派出使者過江。
那個使者再三確認安多夫人平安無事後,便同意開始談判。楊誌見兀突那如此在意安朵夫人,就對談判充滿了信心。他請蕭讓、沈柏景來主持談判,自己在幕後指揮。
兀突那和楊誌當初在大中國城進行過談判,但是那時候他們雙方都沒有談判之心,隻是相互推諉而已。如今雙方都不想打了,真正的談判開始了。
當初楊誌提出的是要大理國每年30萬石軍糧,還要獨自掌握巴蜀商路,如今巴蜀已經亂了,商路無從談起。楊誌一方提出了30萬石軍糧和開通大中國城到打箭爐的商路。
兀突那一方對開放商路並沒有意見,對於30萬石軍糧實在拿不出來。大理國本來就不是產糧豐富之地,在家連年大戰根本就無糧可爭。雙方討價還價一番,終於在華夏四年,也就是靖康二年,大年初一簽訂了條約,這個條約稱之為《老龍江條約》。
條約規定,每年大理國向大中國城10萬石糧食,10萬貫銅錢,同時開通大中國城道打箭爐的商路。段競逐要自行去掉帝號,歸還傳國禦璽,原本給西夏國的10萬貫歲幣也就也取消。不過如今缺糧,暫時隻能1萬石糧食供華夏軍過冬,其餘糧食每個月陸續給。
這個條約後世對此是評價不一,不過總體上看這是華夏國第一個在沒有獲勝的條件下簽訂的條約。條約簽訂之後,楊誌就如約送還了安朵夫人,帶兵自行回大中國城了。
安朵夫人來到了兀突那的大營,兀突那見到夫人前來也不顧腿疾,飛快地迎了上去,攔腰就把安多夫人抱起來,哈哈大笑的在空中轉圈。
雖然和兀突那是老夫老妻了,但是畢竟安朵夫人是漢家大小姐對於兀突那當中擁抱自己還是有些害羞,他用拳頭不住捶打兀突那,嬌嗔道“快把我放下,太後還在這裡呢?”
刀白鳳對弟弟寵愛安朵夫人也是多有怨言,她咳了兩聲,道“阿弟,快放下。這裡不是渡口寨,是有體統的地方。”
兀突那聽了刀白鳳的話,才把安朵夫人放在地上。安朵夫人對著刀白鳳是以大禮,道“參加太後。”
刀白鳳白了安朵夫人一眼,道“起來吧。為了你,我們可是付出了10萬石的軍糧。”
安朵夫人也不示弱,指著大理的軍旗,道“就為了這個破旗子,5萬大軍灰飛煙滅啊。”
兀突那見姑妹二人要吵架,急忙勸和道“算了,都結束了,這樣最好,咱們可以過安生日子了。咱們還大帳內說話。”
大理軍的中軍大帳內已經擺下了為安朵夫人壓驚的酒宴,幾人落座下來,一邊吃飯,一邊繼續剛才的華帝。
刀白鳳道“如今哪有安生日子可過!騰衝哪裡還有一群叛匪需要剿滅呢,現在隻是北方安定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兀突那道“南方的事情,我卻不想在管了,還是回銀坑洞安逸。”
刀白鳳道“沒出息的東西,在那個深山老林裡有什麼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