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號太真,唐朝時期後妃、宮廷音樂家、舞蹈家、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追封齊國公楊玄琰之女,宰相楊國忠堂妹。性格婉順,姿質豐豔,擅長歌舞,通曉音律,初嫁壽王李瑁為妃,奉命出家為女道士,後唐玄宗下詔讓楊玉環還俗,並接入宮中,正式冊封為貴妃。安祿山發動叛亂後,跟隨唐玄宗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士兵嘩變,含恨賜死。
楊玉環,生於宦門世家,高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叔父楊玄璬曾任河南府土曹,楊玉環的童年是在蜀州度過的。因父親去世,被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璬家,楊玉環天生麗質,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使她具備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
唐玄宗的女兒鹹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鹹宜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琩,對楊玉環一見鐘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婚後,兩人十分恩愛。李琩的母親武惠妃是玄宗最為寵愛的妃子,在宮中的禮遇等同於皇後,武惠妃逝世後,玄宗鬱鬱寡歡,當時後宮數千,無可意者,有人進言楊玉環“姿質天挺,宜充掖廷”,於是唐玄宗將楊氏召入後宮之中,以為唐玄宗母親竇太後祈福的名義,敕書楊氏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
唐玄宗把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為壽王妃後,遂冊立楊玉環為貴妃,玄宗自廢掉王皇後就再未立後,因此楊貴妃就相當於皇後。玄宗親譜《霓裳羽衣曲》,召見楊貴妃時,令樂工奏此新樂,賜楊氏以金釵鈿合,並親自插在楊氏鬢發上。玄宗對後宮人說“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複製新曲《得寶子》,足見寵幸之隆。
在楊玉環晉為貴妃之後,嶺南貢上一隻白鸚鵡,能模仿人語,玄宗和楊貴妃十分喜歡,稱它為“雪花女”,宮中左右則稱它為“雪花娘”,唐玄宗令詞臣教以詩篇,數遍之後,這隻白鸚鵡就能吟頌出來,逗人喜愛。玄宗每與楊貴妃下棋,如果局麵對玄宗不利,侍從的宦官怕玄宗輸了棋,就叫聲“雪衣娘”,這隻鸚鵡便飛入棋盤,張翼拍翅。後來,這隻可愛的“雪衣娘”被老鷹啄死,玄宗與楊貴妃十分傷心,將它葬於禦苑中,稱為“鸚鵡塚”,玄宗對寵物白鸚鵡尚且如此珍惜,其對楊貴妃的厚寵更不待言了,楊貴妃其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每月各贈脂粉費十萬錢。虢國夫人排行第三,以天生麗質自美,不假脂粉。
由於楊貴妃得到重寵,她的兄弟均贈高官,甚至遠房兄弟楊釗,原為市井無賴,因善計籌,玄宗與楊氏諸姐妹賭博,令楊釗計算賭賬,賜名國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餘職,操縱朝政。玄宗遊幸華清池,以楊氏五家為扈從,每家一隊,穿一色衣,五家合隊,五彩繽紛。沿途掉落首飾遍地,閃閃生光,其奢侈無以複加。楊家一族,娶了兩位公主、兩位郡主,玄宗還親為楊氏禦撰和徹書家廟碑。
楊貴妃恃寵驕縱,得罪了玄宗,被玄宗譴歸娘家,此次被攆的罪名是“妒悍不遜”,楊貴妃所嫉妒的人很多人猜測是唐玄宗的另一名妃子——梅妃。根據宋人《梅妃傳》記載“梅妃叫江采萍,比楊貴妃早19年入宮,江采萍不僅容貌美麗,而且溫柔典雅,很快便擄獲了玄宗的心。江采萍自小喜愛淡雅,也喜歡同樣淡雅的梅花。唐玄宗便將她封為梅妃,特地在後宮為她栽種了一片梅林。當梅花盛開之時,玄宗便攜梅妃來到這裡,賞花吟詩,恩愛無比。後來,唐玄宗又見到了楊玉環,便為她的風韻所傾倒,因為二人同擅長音樂,很快成為了知音,唐玄宗在千方百計將玉環弄到手之後,便日日與楊妃在一起,很快就把梅妃忘卻了。梅妃擅長詩賦,一日,她寫了一首《一斛珠》,托人帶給玄宗。玄宗見詩,便想起了昔日與梅妃在一起的情景。於是,便召她入翠華西閣敘舊。不料,此事被楊貴妃探知,醋意大發,把玄宗和梅妃一番羞辱,李隆基畢竟是皇帝,怎能讓貴妃如此教訓,一怒之下,命人將楊貴妃送回娘家。可貴妃一走,唐玄宗突然覺得心中空落落的,很快就後悔了,當天晚上,趁著夜色,唐玄宗就派禁軍將貴妃從楊家接了回來。經過一番折騰,二人的感情迅速升溫,不僅如此,玄宗還將楊貴妃的三個姐姐接到長安,封她們為一品夫人,準許她們隨意出入宮門。
楊貴妃再一次被遣送回了娘家,這次楊貴妃被攆可能是玄宗給楊家的一個下馬威,因為楊貴妃的得寵,楊家也跟著顯赫起來。隨著地位的升高,楊家便無法無天了,楊家接受招待的規格已經超出了規定的界限,大肆收受賄賂,不僅如此,他們甚至還騎到了皇室的頭上。皇上的親妹妹在三位夫人麵前隻能讓座而不敢就坐,唐玄宗的女兒信成公主因為和楊家人有矛盾,竟淪落到追回內府封贈東西,如再不處理,恐怕整個江山都成了楊家的了。玄宗生氣了,楊家就是仗著有個貴妃撐腰,於是,楊貴妃再一次被攆回了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楊貴妃這次被送回家,是玄宗使用殺雞給猴看的策略,就是要滅滅楊氏家族的威風,這一招果真很靈,楊家人慌了神,可又不好出麵求情,楊貴妃更是終日以淚洗麵。因為,這一次唐玄宗並沒有急著把貴妃接回去,而且送走之後就再沒有了消息,玄宗雖然沒有派人去接楊貴妃,但心中還是很想念的。一個叫吉溫的人來遊說唐玄宗,正中玄宗下懷,唐玄宗立刻派人看望貴妃,還將自己的禦膳分了一半給她。楊貴妃見皇帝派人來看她了,感動地淚流滿麵,馬上伏地認錯,還剪下了自己的一縷頭發,獻給玄宗,唐玄宗一看到貴妃的青絲,派高力士將楊貴妃接回了宮。楊貴妃知道玄宗沒有她,便寢食不安,於是更為驕縱,楊家“出入禁門不問,京師長吏為之側目”。
安祿山以清君側,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途經馬嵬驛時,陳玄禮為首的隨駕禁軍軍士,一致要求處死楊國忠跟楊貴妃,隨即嘩變,亂刀殺死了楊國忠。唐玄宗言國忠亂朝當誅,然貴妃無罪,本欲赦免,無奈禁軍士兵皆認為貴妃乃禍國紅顏,安史之亂乃因貴妃而起,不誅難慰軍心、難振士氣,繼續包圍皇帝。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勸言,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賜死了楊貴妃。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三十八歲,這就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之典故,玄宗在安史之亂平定後回宮,曾派人去尋找楊貴妃的遺體,但未尋得。
楊貴妃之死,也有其它的可能,比如有人說她係吞金而死,這種說法僅見於劉禹錫所用的《馬嵬行》一詩。劉氏之詩曾寫道“綠野扶風道,黃塵馬嵬行,路邊楊貴人,墳高三四尺。乃問裡中兒,皆言幸蜀時,軍家誅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門屏,貴人牽帝衣,低回轉美目,風日為天暉。貴人飲金屑,攸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顏色真如故。”從這首詩來看,楊貴妃是吞金而死的。
也有可能死於亂軍之中,杜甫在安祿山占據的長安,作《哀江頭》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汙遊魂歸不得”之句,暗示楊貴妃不是被縊死於馬嵬驛,因為縊死是不會見血的。李益所作七絕《過馬嵬》和七律《過馬嵬二首》中有“托君休洗蓮花血”和“太真血染馬蹄儘”等詩句,也反映了楊貴妃為亂軍所殺,死於兵刃之下的情景。杜牧《華清宮三十韻》的“喧呼馬嵬血,零落羽林槍”;張佑《華清宮和社舍人》的“血埋妃子豔”;溫庭筠《馬嵬驛》的“返魂無驗表煙滅,埋血空生碧草愁”等詩句,也都認為楊貴妃血濺馬嵬驛,並非被縊而死。
喜歡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