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晚年拜相——李紳_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 第十三章 晚年拜相——李紳

第十三章 晚年拜相——李紳(1 / 1)

李紳,字公垂,祖籍亳州譙縣,後遷居無錫,唐朝宰相、詩人,中書令李敬玄曾孫,生平卷入牛李黨爭,為李黨重要人物。出身趙郡李氏南祖,六歲喪父,隨母遷無錫,進士及第,補國子助教,曆任江、滁、壽、汴等州刺史及宣武軍節度使、宋亳汴穎觀察使,入朝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擢尚書右仆射,改門下侍郎,封趙國公,為相四年。出為淮南節度使,病逝於揚州,追贈太尉,諡號“文肅”。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參與者,有《樂府新題》二十首,已佚。青年時目睹農民終日勞作而不得溫飽,以同情和憤慨的心情,寫出《憫農二首》,流傳甚廣,千古傳誦,被譽為憫農詩人。

李紳,生於湖州烏程縣,當時其父在烏程縣任職,李紳即生於烏程縣署。李紳乳病暴作,七日之後痊愈,父親去世,由母盧氏教以經義。十五六歲時在無錫惠山寺讀書,遊烏程縣,以詩受知於蘇州刺史韋夏卿,赴長安應進士試,逢呂溫,其詩《憫農二首》受到呂溫賞識。東遊天台,識僧人修真,有詩《華頂》《題北峰黃道士草堂》《題龍宮寺淨院四上人》。赴長安應試,遇韓愈,韓愈舉薦李紳於陸傪,李紳落第,返回江南,遊江浙,與元稹、白居易因同年考試而相識。客居蘇州,作《蘇州畫龍記》,在長安,與元稹宿靖安裡第,語及崔鶯鶯事,作《鶯鶯歌》,元稹作《鶯鶯傳》。

李紳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後離京至金陵,入節度使李錡幕府,因不滿李錡謀叛而下獄,李錡被殺後獲釋,回無錫惠山寺讀書。赴長安任校書郎,與元稹、白居易共倡新樂府詩體,作有《樂府新題》二十首。任翰林學士,卷入牛李黨爭,為李德裕黨重要人物,任禦史中丞、戶部侍郎等要職,與李德裕、元稹被譽為“三俊”。

李黨失勢,李紳被貶為端州司馬,放逐期間,李紳寫了不少描繪路途艱險、發泄心中怨氣的詩文,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壽州刺史。李德裕為相,起用李紳任浙東觀察使,任河南尹,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宋亳汴穎觀察使,編《追昔遊詩》三卷,並作序,詩序曆述從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經曆。

李紳任淮南節度使,後入京拜相,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晉升為尚書右仆射、門下侍郎,封趙國公,居相位四年,因中風辭位,後又出任淮南節度使。在淮南節度使任上,以貪贓和強娶登臨百姓顏女為妻之罪將揚州江都縣尉吳湘處死,因李紳與吳湘之間有隔閡,判斷此案有借機嚴懲的嫌疑,故引起諫官柳仲郢等人的抗議,病逝於揚州,終年七十五歲,贈太尉,諡文肅。

李紳,曆經宦海沉浮,“牛李黨爭”幾乎伴隨他一生的政治生活,雖最後得居宰相之尊,但李紳的主要成就在於文學創作,他是在中國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之一。是唐代第一個有意識地以“新題樂府”為標榜和傳統的古題樂府區彆開來的詩人。曾一氣寫出《新題樂府》二十首,元稹和了十二首,即《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序中說“予友李公垂,貺予樂府新題二十首,雅有所謂,不虛為文,予取其病時之尤急者,列而和之。”白居易本著這個精神,寫詩五十首,改名《新樂府》。元稹李紳的二十首新題樂府已失傳。他的《憫農二首》,鑄為格言,傳誦不衰,雖未被郭茂倩收入《樂府詩集》的“新樂府辭”中,其實是地道的新樂府,是新樂府運動中的傑作。

喜歡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腹黑相公很傲嬌 喲!瘋批帝王靠聽我心聲奪回氣運 無敵後,重生傲世 公主多夫,腹黑太傅早有圖謀 重生之獨愛老婆心尖寵 重來的軍婚 以死謝罪?重生後全宗門跪求原諒 借屍還魂 穿越平行時空之流年似水 世間無我這般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