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天人感應,實際都是虛無縹緲。”
“一切的一切,不過是王朝為了維護統治,愚弄百姓相信天命。”
“這也是為何,方天說很早就已經被推翻,而時至今日依舊作為朝廷官方認證的正統天文學說。”
林煜說著也不覺有什麼諷刺,誠然如他所言,封建王朝的特性就是如此,一切都隻是為了維穩統治而服務。
“元朝郭守敬的《授時曆》,很早就已經能夠對日食進行預測,難道還要說日食也是天人感應,降下人間的警示?”
“說起來,本朝的《大統曆》,不也是劉基(劉伯溫)根據《授時曆》而改進出來的……”
還順道繼承並放大了《授時曆》的誤差……
後半句林煜沒說出來,因為實在是太搞了。
大明的《大統曆》出身《授時曆》,而為了與《授時曆》顯得不一樣,就對部分天體運動做了細微改變。
這就導致本身就存在些許誤差的《授時曆》,曆法時間上的誤差被進一步放大了。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萬曆二十年五月甲戌夜月食,欽天監根據《大統曆》的推算足足與實際差了一天。
萬曆三十八年十一月壬寅朔,欽天監再度推算日食食分及時刻,又發生錯誤。
……
雖然陸續有人提出修改曆法,但由於大明的“祖製不可改”,朝廷中樞始終拒絕修改,甚至還禁止(弘治年間廢除)民間私習天文和曆法,違法亂紀者將處以極刑。
到了明末,《大統曆》的誤差已經大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正好又有利瑪竇來華傳教,崇禎順勢設立“西局”,由徐光啟領導,采用西方天文曆法編撰《崇禎曆書》。
《崇禎曆書》於崇禎二年開始編撰,崇禎七年編撰完成,而後又深陷黨爭,反複爭論扯皮十年。
直到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曆書》幾經流轉,最後落入蟎清手裡,被改編為《時憲曆》,作為蟎清的正統曆法來使用。
說起曆法上的誤差,晚明的這段時間線,彼時的西方還發生了一件比較抽象的“大事記”。
——曆史消失的10天。
具體的情況表述就是,有個叫格裡奧的人在大明的萬曆十年,也就是公元1582年,正式提出了公曆曆法紀年。
羅馬教皇格裡高利十三世采納了。
於是乎,格裡高利公曆正式開始,也就是現在所用到的公元曆。
而此前西方采用的儒略曆(羅馬共和國)就此退出曆史舞台,但儒略曆和格裡高利曆是有誤差的,二者誤差足足達到了10天。
羅馬教皇格裡高利十三世也很苦惱,為了讓下一年的春分日期恢複到3月21日(公元325年時的春分日期),便把1582年的10月4日的下一日改為10月15日,就這麼硬生生地跳了10天。
以至於當時的歐洲民眾都為此吐槽教廷的荒唐“教皇一紙訓令就能抹掉日曆上的10天?”
比較巧的是,西方這一年被荒唐地“抹去了10天”,而東方的大明中國,做出了“一條鞭法”改革的張居正去世。
跟著同年去世的,還有“隆慶開關、俺答封貢”的俺答汗,差點統一日本戰國的織田信長。
嗯,“水太涼”錢謙益也是這一年出生的,同時出生的還有“一月天子”明光宗,意大利傳教士艾儒略,以及統一了藏地、青海的固始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