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
嶽川每天講道,傾聽琅琊城百姓的心聲,同時根據講道過程中思想碰撞迸發的靈感去修改和完善《齊民要術》。
在這個過程中,嶽川終於明白為什麼春秋時代的人喜歡坐而論道。
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每個意見都會被耐心傾聽,並且得到回應。
國君會坐在田埂上向老農請教耕種的經驗。
不同國家的士兵會圍聚在篝火旁,交流戰鬥的經驗,對彼此的表現進行評判。
孔聖人遇到兩小兒辯日,也能從中感悟出道理。
嶽川麵對的,何止是兩小兒。
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異鄉人甚至異國人聞訊趕來。
小小的琅琊,哪哪都是人。
那場景,跟上輩子各大區景區的黃金周一模一樣。
因為西湖斷橋上的遊人太多,把4g信號給擠斷了,所以我們更需要5g信號。
這一刻,嶽川終於明白了“群眾的力量”和“群眾的智慧”。
在群眾“力量”和“智慧”的灌輸下,《齊民要術》也不斷提高、完善。
嶽川終於明白為什麼曆史上的先賢都喜歡四方雲遊,與其他名人坐而論道。
思想上的交鋒,就如同礪劍磨刀。
論道就是磨礪,雙方都充實了自己的理論,淬煉了自己的鋒芒。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再也沒有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思想。
儒家沒有了礪劍石,沒有了磨刀石。
所以,它隻能日漸腐朽、鏽蝕、糟爛。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聽眾們不斷提出問題、問出疑惑,或者說出自己勞作中的感悟、經驗和猜想。
他們就是嶽川的活水,也是齊民要術的活水。
另一邊,“書聯”緊鑼密鼓的籌劃著。
確定了名稱之後,琅琊各大家族開始製定“書聯”的規矩、宗旨等。
他們借鑒嶽川講述的“故事”,針對故事中讀書人階層犯下的種種錯誤,分門彆類進行修正。
比如讀書人脫離最底層勞苦大眾,蛻變為地主階層,幫助統治者壓迫百姓。
“書聯”第一鐵律我輩讀書人,不奪農田、不侵農舍、不誤農時、不廢農事、不傷農利。若有違背,全體成員共誅之!
誅之,是真正的誅,絕不是口誅筆伐那種嘴炮。
不要小覷了農民的血性和戰鬥力。
華夏民間武德最充沛的,永遠是農民。
為了爭水爭地而爆發的械鬥,無論規模還是慘烈程度,都遠超同時期的正規戰爭。
秦國缺水,民間因爭水爆發的械鬥範圍廣、烈度高、持續長,老百姓械鬥的經驗無比豐富。
商鞅變法,用嚴刑峻法懲罰私鬥,這才使得老秦人“怯於私鬥、勇於公戰”,把秦軍打造成虎狼之師。
再比如戚繼光清剿倭寇的時候,官兵腐敗,衛所都爛到根子裡了,戚繼光愁得直撓頭。
結果,戚繼光發現當地民間械鬥成風,尤其是義烏、金華民風彪悍非常。
最重要的是,當地窮得響叮當,老百姓隻要能吃飽飯就肯賣命。
戚繼光便在當地招募民兵,編練戚家軍,大破倭寇。
還有華夏禁槍令的導火索馬井格勒戰役。
農民的戰鬥力一直都非常強。
隻是曆朝曆代都在刻意削弱農民的戰鬥力,不遺餘力的培養順民。
春秋時代,讀書人都是佩劍行走四方,農民也不是溫順麻木的小綿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