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愛卿快快平身!趙卿也免禮吧,你遞上的請願書朕已經看過了,著實令人感動。”
他麵露慈色,說話更是溫柔平和了許多,那趙玉章遞上的請願書確實是他自己寫的,不過他寫完後馮勉檢查了好幾遍,反複修改後才確定下來。
這樣一來,請願書既是實實在在地出自百姓之手,又是字斟句酌的完美。
燕帝將裡麵提到的泰安地方佳績如:糧食豐收,偷盜減少,百姓富足無貧瘠等與眾臣分享,一派祥和繁榮之象。
藺問渠的情緒直到聽見這些和諧富饒之事時,才徹底跟上了燕帝的節奏,與他一樣真的高興起來。
泰安民生如此大好,實在令人大感振奮!
“趙卿所遞請願書最後說,上月天書降世那日,紫雲盤旋泰山頂空長久不散,太子,你怎麼看?”
盛弘淩被再次點名,腹中早準備好了草稿,不假思索道:
“陛下,紫雲乃祥瑞之兆,泰山為我大燕絕頂之峰,紫雲在高峰處經久不散,正與我京都降下之天書遙相呼應,讚我大燕當世明盛啊!”
燕帝得了滿意的答複,似乎是不怎麼儘興,又轉頭來問藺問渠。
藺問渠正因百姓風調雨順而喜,對紫雲這種說法倒也信了六七分,稍稍在腦海中思索片刻,對燕帝進行了一番讚頌。
藺問渠的文采畢竟遠勝過太子與馮勉,出口成章,句句華美,皇帝聽後不住誇讚,忍不住再次大喝一聲“說得好!”。
氣氛一時熱了起來,這早朝猶如科舉殿試一般,每個大臣開始絞儘腦汁尋找不與他人重複的溢美之詞。
然後爭搶著出來發言,稱頌燕帝盛恒的英明與天書降世,紫雲祥瑞的奇絕。
同時,不少大臣看出來太子今天在朝堂上的表現不凡,有些在東華門時就眼見了他出來接應請願團。
明眼人這麼一關聯便知曉了大概。
於是到後麵,漸漸有幾位大臣甚至還站出來對太子稱頌了幾句。
燕帝這才想起什麼似的,問趙玉章和他身後的三人道:
“你們那麼多人來京都,衣食住行如何解決?”
趙玉章似乎找到了機會,馬上跟上步伐,款款開口說道:
“回陛下,草民上京都麵聖請願非個人之舉,而是整個泰安鄉親們的眾望,所以盤纏也是鄉親們一起湊的。不過,自打我們來了京都後,便沒再花過自己的錢。”
“哦?那是......?”
“是太子殿下無意間得知草民們在京都,殿下見我等老邁,便賜予錢銀相助,大燕有陛下這等賢君,亦有太子殿下這般寬仁的皇子,社稷安矣!”
趙玉章這話一出,燕帝果然如馮勉和盛弘淩所想那般,兀自點頭,對太子大加表揚。
朝堂上有不少站在太子這邊的大臣,但此刻他們都沒有站出來說太子的好話,而自始至終在稱頌燕帝。
這些全是馮勉事先囑咐過的。
今天的主角是皇上,讓他知道這事有太子參與促成就可以了,其他的不必多說,更不能在這個時候與皇上爭先。
搶了他主角的風光。
自從趙玉章進到大殿後,燕帝臉上的笑意就沒有落下來過。
他身為至尊帝王,泰山腳下的百姓前來請願,這是何等光榮又讓他長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