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八百裡加急到福州
現在已經有人定期把《旬報》送到泉州和漳州去販賣,甚至建陽那邊還出了《旬報》的合訂本——都是做成盜版書,甚至賣的比福州城的《旬報》原版還貴,但是銷量居然十分不錯。
甚至《旬報》已經漂洋過海,許多商人帶了旬報上船,使之漸漸流通開。
在朝鮮、日本、西洋華人中都有一些讀者,雖然數量不多,但日後肯定會緩慢增加。
這都導致《旬報》越來越掙錢。
如今《旬報》的平均銷售數目在一千三百份,每期還有二十多兩的廣告費,扣去運營成本《旬報》每期給布政使司衙門帶來的收入都超過六十兩。
每個月發行三期,每月的收入就是小二百兩。
《旬報》銷售情況不好徐學聚固然會擔心,但銷售情況太好卻也讓徐學聚有些措手不及。
因為這筆經費有些難走賬。
一切的原因隻因地方政府自己並沒有錢財。
地方官的俸祿是由朝廷發放的,除此之外,衙門中的腳夫、船夫、力工、印工,甚至衙門一年開宴席所需的牛、豬、魚、羊——全部要從本地百姓之處征收。
比如此時鬆江府一年要往內府承運金花銀八萬多兩,但實際上地方政府會多收將近兩千兩的銀子作為“解扛銀”,用來繳納地方政府所需花費的人力開銷。
同樣收糧食的時候地方政府也要加征“耗米”“舂辦米”的費用,甚至依據糧食最終運往的方向還可能加收“夫船銀”“車腳銀”“大通橋價銀”等等繁多的名目。
如果路程太遠,地方政府所收的加征數目甚至會超過正稅的四分之一。
布政使司衙門作為上級主管單位,它的塘報房就是這樣一個由百姓供養起來的地方,每年能夠不多收稅就已經不錯,徐學聚最初是覺得塘報房有這麼多冗員,得給他們找份事情做所以才讓王文龍開辦了《旬報》,結果現在《旬報》的收入每個月能超過二百兩,一年就是兩千兩,越掙越多。
徐學聚已經儘量在花了,給衙門裡頭又是發米又是發麵的,一年到頭算下來頂多能用掉一二百兩就頂了天。
至於把錢往自己兜裡放,徐學聚和王文龍都不會這麼做。
兩人通過給《旬報》供應蠟紙和油墨掙的就已經不少了。
衙門辦事情最怕的就是有人上下其手,他們如果把《旬報》的錢放進自己兜裡,過不了幾天下屬們肯定有樣學樣。再過不了幾天《旬報》不要想掙錢,能不賠錢就不錯了,最終肯定是倒閉收場。
兩人都知道輿論陣地的重要,可不想把自己好不容易養大的《旬報》直接玩死。
王文龍提議說道:“這每年一二千兩銀子得找個去處,不如投資其他事務。”
徐學聚點點頭:“放著不是回事,花又花不出去,自然再做投資,隻是投資什麼需要好好想想。”
王文龍說道:“既然是衙門辦事,總要考慮名聲,最好是做些百姓樂見,於咱們也有利益的事情。”
“有建陽這話,我就放心了。”徐學聚哈哈笑道。
徐學聚又不傻,衙門辦三產的這點思路不用問王文龍他也想得出來,錢財隻要有投資去向能夠越滾越大,那就誰也沒有權利把這筆錢從布政使司衙門手上弄走,隻要不放著生蟲就行。
關鍵是他沒時間費心去乾預這件事情,想著的還是由王文龍來操作這筆資金,自然得知道王文龍是什麼樣的想法。現在王文龍的想法正是和他一模一樣,徐學聚也是鬆了一口氣。
兩人商量一陣,王文龍提了幾個建議,比如做紅薯粉絲廠之類的,但是這點規模怎麼樣也消耗不了一年二千兩的投入,這筆銀子足夠做件大事業了。
討論半天沒個定論,好在也不著急,王文龍起身送徐學聚離開。
兩人剛剛走出報社還沒轉進衙門就見一個壯漢騎馬過來。
那匹馬顯然經過長途奔跑,此時口中都吐著熱氣,馬上騎士也是差不多,已經快入冬的天氣,卻渾身大汗。
隻見騎士腰間拴著厚厚的革帶,身上懸著一個大鈴鐺,背後背背包,裡麵放著雨衣、火銃、火炬、乾糧。
一看他這打扮,王文龍和徐學聚同時臉色一怔,接著徐學聚手下的小吏連忙上去:“可是要找藩台大人?”
那漢子見到徐學聚也知是個大官,連忙下馬跪下,呈上一副夾板保護著的書信,又拿出自己的驛符和回曆。
“我是福清寄遞鋪的,京城有書信八百裡加急呈報福州徐藩台。”
徐學聚點點頭連忙將夾板接過。
朱元璋時期明代就建立了非常完善的驛站製度。
此時離福州最近的驛站是福清的急遞鋪,這種地方設立在官道旁邊,每個鋪兵身上都會掛個鈴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