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遞鋪燈火日夜不歇,隨時有兩個以上鋪兵值守,當聽到外麵傳來上一個急遞鋪弟兄的鈴鐺聲,馬上就要拿上全套裝備上馬,簽署接受上一鋪包裹的回曆,掛上自己的鈴鐺趕往下一鋪,一鋪一鋪的往目的地傳送重要物資或緊急信息,全程要緊物資不下路,不避雨。
李自成的驛卒做的就是這樣的工作,這年頭道路不平靜,鋪兵獨身上路,送的又是重要東西,工作危險性非常大,鋪兵都是攜帶武器隨時要做單槍匹馬拚殺準備的。
所以彆以為李自成這樣的驛夫就是給人鞍前馬後伺候的驛站服務員,人家正經是手上有點本事,不然根本乾不了這活。
這已經是此時最快的快遞係統,從京師出發十六日能到達雲南邊境,到福州所用時間則不過十天。
幾年前致士的於慎行於閣老有句詩可以體現驛站的速度:“六月鰣魚帶雪寒,三千裡路到長安。”——酷暑時節從鎮江捕撈的鰣魚走八百裡加急送到京城依舊新鮮,做生魚片都沒問題。
這是王文龍在這年代第一次見八百裡加急,徐學聚拿著書信走進衙門去,王文龍幫徐學聚簽收回曆然後連忙也跟著進入。
八百裡加急的成本非常高,非是緊急大事不會動用,無怪乎徐學聚的臉上表情如此鄭重,而王文龍也感到奇怪,為什麼簽收人名單裡頭還有他的名字?
他在京城啥人也不認識呀。
進到內室之中王文龍就盯著徐學聚,想要知道到底出了什麼事情,就見徐學聚打開夾板看了一眼裡頭的信息愣了半天,然後他一臉震驚看向王文龍,最後苦笑著把書信遞給他。
“建陽,你看看吧。”
王文龍疑惑接過,看了一眼,瞬間呆滯。
書信的落款是閣老沈一貫,而書信內容是告訴徐學聚和王文龍,王文龍在常州所寫的諸生上疏被萬曆下口諭之後發給內閣票擬了……
王文龍寫這文告之時是萬萬想不到會有這樣的結果,而一旁的徐學聚則是大為震撼。
自己這什麼幕僚呀?
請假去一趟常州被一眾大佬拉去參加諸生會講,帶頭執筆上疏也就算了,全天下上百份奏章,王文龍的奏折居然拔得頭籌。
他知道王文龍出挑,但這未免出挑的也太誇張了。
當年徐渭作為胡宗憲的幕僚幫胡宗憲寫《進白鹿表》獲得皇帝賞識,也不過是在朝中引起一些議論而已,而王文龍的文字則直接被交由內閣票擬。
這比徐渭徐文長還要厲害。
王文龍一個監生,居然成為這次滿朝上疏之中執天下之牛耳者!
王文龍看完書信也處於懵逼狀態,良久之後尷尬一笑,對徐學聚說道:“東翁,我先講講此篇文字內容……”
徐學聚點頭請王文龍坐下,洗耳恭聽。
沈一貫會給他寫信就是因為兩人都是浙江人,徐學聚也算浙黨外圍,信中還有指教徐學聚點撥王文龍的話語。
明顯王文龍的這封上疏有些不尋常,而這時王文龍也知道茲事體大。
他的文章送入內閣,肯定引起朝堂討論,這麼大的事情,他根本沒有騷操作的機會。
沈一貫會來信就說明沈閣老暫時沒有把他劃到敵人那一邊,這時先和徐學聚把事情說清楚自然是應有之義。
王文龍原原本本將自己寫文告的過程講了一遍,聽完之後,徐學聚忍不住歎口氣,評價說道:“建陽此番際遇著實神奇……”
他快五十歲的人了,以這時人的結婚年齡來說當王文龍父親都富裕,他的長子甚至比王文龍還大一歲,兩人相處過程中,徐學聚也一直是以長輩的身份對待王文龍的。
但是這次他卻確實有些羨慕王文龍的際遇。
徐學聚當年考中進士之後也當過言官,那時也想過做這等執天下之牛耳的事情。
但是光是六科的科道言官就幾十個,禦史台之中的禦史、翰林院之中的各種清流官員,言官之間的競爭可是非常強的。
言官想要寫一篇文字為天下所知不比考個進士容易。
徐學聚的科道言官生涯之中曾經在朝堂之上和東林黨打配合一起拯救李三才,那時他也提出過一些為朝堂所稱道的建議,但是也不過是群起而上的言官之一而已。
一直到出外當地方官時徐學聚都沒有獲得過清流之中的高光機會。
卻沒想到王文龍布衣出生,一文直上天聽。
徐學聚都忍不住想象自己若是如王文龍這般年紀輕輕之時能有這樣的榮光,那真是死了也值得。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