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端午節團圓飯(一)_琳琅視角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琳琅視角 > 第34章 端午節團圓飯(一)

第34章 端午節團圓飯(一)(1 / 2)

一凡引領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聯盟,現在一切運行良好。各部門都在有效地運行者。因工作需要,郭子隻身返回了洛杉磯。這樣以來,一凡更沒什麼可擔心的了,乾脆和月兒在北京長住下來,璠兒和小妹同住在郭子指定的北京的那套婚房。蘇姑娘一個人住在郭子的另一套房產內。除了蘇姑娘,幾個人平時聯係還是挺頻繁的,畢竟親情所在。蘇姑娘本就是女俠風範,可能還肩負著宗門的什麼使命吧,一凡心道。

時間過得很快。明天6月24日就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大家相約丁家莊園共進端午節團圓飯,蘇姑娘也會赴宴。端午節團圓飯的時間當然是晚上舉行了。

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為農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有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重五節、天中節等二十多個彆稱,是漢族、水族、納西族、藏族、彝族、傣族、仡佬族、普米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作為節日,形成於漢代。東漢應劭《風俗通義》中就有農曆五月五日人們防避兵役鬼魅、防病防疫的記載。端午節的起源,自古到今說法不一,主要說法有紀念屈原說、迎濤神說(伍子胥含冤死後化為濤神)、惡日說、龍的節日說(即祭祀龍圖騰說)、夏至說。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麵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端午節主要風俗有掛鐘馗像、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流傳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

101novel.com06年5月,國務院將端午節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01novel.com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101novel.com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代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烹烏角黍。”“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端午”的“端”字本義為“正”,“午”為“中”,這天午時則為正中之正。古人以天乾地支來作為載體,天乾承載天之道,地支承載地之道,設天乾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紀元通用天乾地支。仲夏午月午日飛龍在天,此時龍星處在正南中天,為全年周天運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古人曆來崇尚中、正之道,“中正“之道在此表現得淋漓儘致。另,端亦有“初”的意思,因此午(五)月的第一個午日,亦謂端午。

端午節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彆稱最多,有二十多個。如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艾節、上日、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草藥節、浴蘭節、午日節、地臘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詩人節、躲午節、解粽節、端禮節、五月初五、五月當午等。

一凡中原的老家就稱呼端午節為五月當午。有關節日起源的說法很多。諸如

古人五月采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禮記?夏小正》“五月,……煮梅,為豆實也,蓄蘭為沐浴也。”屈原《九歌?雲中君》雲“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雲“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此俗流傳至唐宋時代,又稱端午為浴蘭之月。

先秦時期,普遍認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欲、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以浴驅邪。關於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曆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為不吉之日。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從數字民俗學來看,中國一直有數字崇拜的傳統。三國時人徐整在其《曆記》中說“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一七九這些奇數,屬天亦屬陽,具有神秘性質、吉祥性質,是重要的時間關節點。陽日與陰日,天時與地時,相生相合,則成為特彆的時日,所以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都成為重大的民俗節日。

端午節紀念的人有屈原、伍子胥、曹娥、越王勾踐、介子推、陳臨、馬援、白潔夫人、劉景、捉鬼的鐘馗、《白蛇傳》中的白素貞等。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儘殉國。屈原因忠事楚懷王遭排擠,後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自儘。百姓聞訊劃船撈救,但無果,遂蕩舟江河寄托哀思,後演變為龍舟競賽。又投米團入江以防魚食屈原身體,形成吃粽子習俗。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皆源於紀念屈原。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南朝蕭梁宗懍所著的《荊楚歲時記》,是一部中國古代荊楚地區的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介紹文集。《荊楚歲時記》是南朝蕭梁時期宗驚所著的文集,介紹了荊楚地區的歲時節令和風物故事。其中提到,東吳地區的端午競渡是為了迎接河神伍子胥,與屈原無關。江浙一帶流傳著伍子胥的傳說,他因忠良而被害,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伍子胥是楚國人,投奔吳國後助吳伐楚,報仇雪恨。然而,他因建議徹底消滅越國而遭讒言陷害,自刎而死。夫差怒而將其屍投入大江,故端午節成為紀念伍子胥的日子。

祭祀龍圖騰說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曆史教育》。聞一多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發文身“以像龍子”的習俗;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係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文身習俗的遺跡。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遊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征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曆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發文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壇壇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曆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夏至說,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於競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入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采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係夏至。

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鑒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並且喜歡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28歲時參加革命,在預謀起義時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後人因敬仰她的詩,哀悼她的忠勇事跡,於是,與詩人節合並來紀念她,而詩人節又是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

其實這個節日是曆史沿革,傳承下來的。

上古時期

河姆渡遺址等史前文化表明早在七千年或更早前,就有了競渡所用的獨木舟和木槳。近代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表明早在上古時代,百越先民便創造出璀璨的高度文明,上古先民以“龍”為圖騰,在當時端午是拜祭龍祖的節日。

先秦時期至漢代

先秦時期,端午的風俗主要是避惡毒。春秋戰國時期,五月五日已逐漸成為了一個特殊的節日。秦國統一天下後,關於五月五日的風俗活動開始大量融合。

漢代,逐漸興起了係彩繩、吃粽子等活動。南北統一,曆法變動,朝廷為了方便過節,規定每年的端午節改為陰曆五月五日。據文獻記載,兩漢時期的北方一些地方的端午風俗主要以避惡為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戰爭頻繁,一些地方最重視的端午習俗是“辟兵繒”。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端午”這個名詞真正出現,端午節從風俗形式上都繼承了前朝。但隋唐時的端午節日大多演變為了娛樂活動。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詩序》中記述皇宮端午日盛況,召來儒雅臣僚,大張筵席,“廣殿肅而清氣生,列樹深而長風至”。在唐代全盛時期,經濟繁榮,人民生活相對穩定,在節日娛樂方麵,一方麵是上行下效,蔚成風氣,另一方麵對民間的一些風俗活動也受到官府的支持,競渡之風尤為鼎盛。

宋代

宋代以後,端午節許多風俗有了新變化。漢魏時以朱索、桃印施於門戶,止惡氣驅瘟避邪,而宋代卻講究貼天師符。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雲“端午,都人畫天師像以賣。”還有合泥作張天師,以艾為頭,以蒜為拳,置於門戶上。端午節風俗也被遼、金兩國吸收。在端午節還有拜天之禮、射柳之俗及擊鞠娛樂活動。

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端午風俗活動形式變化雖不大,但是規模卻愈來愈盛行。尤其南方的龍舟競渡,成為轟動一時的盛舉。據《武陵競渡略》記載,龍舟競渡已不限於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劃船賭賽,十八日送標”。

明代,端午節又吸收了金人射柳之風俗。明代把端午又稱“女兒節”。《帝京景物略》雲“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飾小閨女,簪以榴花,曰“女兒節”。”不僅節日名稱有異宋代,而且民間風俗也有變化。北方無江水之便,也就不存在競渡。

清代南方尤其吳地端午風俗講究要稍多一點。從漢代就流傳下來的五色縷,在清代時被稱為“長壽線”。

近現代

自民國以來,經過幾十年的移風易俗,端午節許多舊的風俗已被人們遺忘了,但端午節仍是民間深受歡迎的傳統節日,粽子是不可缺少的佳節食品。

這一天的民俗活動很多。龍舟競渡和吃粽子是端午節最具代表性的節慶活動。這兩項民俗與吳越地區淵源深厚。《漢書?地理誌》記載了古代越人“文身斷發,以避蛟龍之害”的習俗。古代越人以龍為圖騰,在每年端午,他們會舉辦盛大的圖騰祭,使用刻畫為龍形的獨木舟,在江河上競渡遊戲,同時把粽子投入水裡祭祀龍神。銅鉞上繪兩龍,下繪競渡,體現了“飛龍在天人在地”的天地宇宙觀,是古越人祭祀神龍和圖騰崇拜的實物佐證。

賽龍舟

據《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早在7000年前,遠古先民已用獨木刳成木舟,並加上木槳劃舟。龍舟作為一種文化,它的出現比屈原所處的年代要早得多。春秋之前,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一些部族會在端午這天以龍舟競渡的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這是五月初五龍舟賽最初的樣子。《淮南子?齊俗訓》中有“胡人便於馬,越人便於舟”的記載。中國最早的“龍舟競渡”的圖形,發現於浙江寧波市鄞州區雲龍鎮甲村。龍舟最初是用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為木板製作的龍形船。

舟,與普通船隻不同,大小不一,橈手人數不一。如廣州黃埔、郊區一帶龍船,長33米,路上有100人,橈手約80人。南寧龍舟長101novel.com多米,每船五六十人。湖南汨羅市龍舟則長16—22米,撓手24—48人。福建福州龍舟長18米,橈手32人。龍船一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也有用紙紮、紗紮的)。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製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彆地區。而湖南汨羅市,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祠中神翁祭拜,披紅布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祭屈原之俗,在《隋書?地理誌》中有記載“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唐劉禹錫《競渡曲》自注“競渡始於武陵,及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鹹呼雲‘何在’,斯沼屈之義。”可見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緊密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民也曾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又如浙江地區,是以龍舟競渡紀念曹娥。《後漢書?列女傳》中載,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間則傳說她下江尋找父屍。浙江地區多祭祀之,《點石齋畫報?虔祀曹娥》即描繪會稽地區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清嘉錄》中記吳地(江蘇一帶)競渡,是源於紀念伍子胥,蘇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舊習,並於水上舉行競渡以示紀念。另外還有廣西的紀念馬援、福州的紀念王審知等儀式。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無非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劃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在正式競渡開始時,氣氛十分熱烈。唐代詩人張建封《競渡歌》“……兩岸羅衣破暈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翰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劃龍舟還有其他一些活動。比如龍舟遊鄉,是在龍舟競渡時劃著龍舟到附近熟悉的村莊遊玩、集會。有時龍舟還有各種花樣的劃法,具有表演的含義。如廣州的龍舟,挽手用槳葉插入水中,再往上挑,使水花飛濺;船頭船尾的人則有節奏地頓足壓船,使龍舟起伏如遊龍戲水一般。浙江餘杭縣龍舟,有的是讓人把龍尾踩低,使龍頭高翹,船頭的急浪便從龍嘴中噴吐出來,如龍吞雲吐雨一般。也有的是遊船式競渡。如《淮南子?本經訓》“龍舟鶿首,浮吹以娛”,是劃著龍船、搖船在水上奏樂、遊玩。在《夢粱錄》中記載南宋杭州“龍舟六隻,戲於湖中”。湖上有龍舟,隻是畫舫遊船的一部分。唐、宋、元、明、清各代帝皇,均有臨水邊觀看龍舟的娛樂,也屬於遊戲之類。《舊唐書》中記穆宗、敬宗,均有“觀競渡”之事。《東京夢華錄》卷七,記北宋皇帝於臨水殿看金明池內龍舟競渡之俗。其中有彩船、樂船、小船、畫艙、小龍船、虎頭船等供觀賞、奏樂,還有長四十丈的大龍船。除大龍船外,其他船列隊布陣,爭標競渡,作為娛樂。宋張擇端《金明池奪標圖》即描繪此景。又明代皇帝在中南海紫光閣觀龍舟,看禦射監勇士跑馬射箭。清代則在圓明園的福海舉行競渡,乾隆、嘉慶帝等均往觀看。又有夜龍舟。在江蘇武進,過去有夜龍舟,在四麵掛起小燈以競渡。四川五通橋從1982年起出現了夜龍舟,在舟上裝電燈,配焰火,漂浮河燈,輝煌奪目。浙江少數地方還於水上設堆堆浮焰,讓張燈結彩的龍舟從焰中穿過。又有旱龍舟,是在陸地上進行的模擬龍船比賽的活動。如《南昌府誌》載“五月五日為旱龍舟,令數下人異之,傳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錢祈福,競以爆竹辟除不祥。”浙江武義縣過去也有旱地推端午船之俗,也認為可除邪祟。另廣東的佛山、東莞、信宜都有旱地劃龍舟之俗,實際上是一種舞蹈,但日期不一定在端午。佛山秋季時的旱地龍舟最為壯觀。又如《徽州府誌》載“五月五日,迎神船逐疫,船用竹為之,襲畫狀似鰍,以十二人為神,載而遊街市。”另有把小型旱龍船給小兒做玩具的。在劃龍船時,又多有唱歌助興的龍船歌流傳。如湖北秭歸劃龍船時,有完整的唱腔,詞曲根據當地民歌與號子融彙而成,唱歌聲雄渾壯美,扣人心弦,即“舉揖而相和之”之遺風。又如廣東南雄縣的龍船歌,是在四月龍船下水後唱到端午時止,表現內容十分廣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佩飾

佩飾是舊時江浙一帶端午時婦女的一種飾物,一般用金銀絲或銅絲金箔做成,形狀為小人騎虎,亦有另加鐘、鈴、纓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婦女發髻,也用以饋送。《清嘉錄》雲“(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銀絲製為繁纓、鐘、鈴諸狀,騎人於虎,極精細,綴小釵,貫為串,或有用銅絲金箔者,供婦女插鬢。又互相獻賚,名曰健人。”健人一說與艾人同意,隻是以帛易艾。吳曼雲《江鄉節物詞?小序》雲“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駱虎狀,婦人皆戴之。”似此則當有驅邪辟疫之作用。一說即古時的步搖,純為婦女裝飾品(蔡雲《吳獻》注)。兒童頭上還會用雄黃酒畫上一個“王”字。

衛生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其實,這是由於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種種節俗,如采藥,以雄黃酒灑牆壁門窗,飲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衛生活動。端午實在可算是傳統的醫藥衛生節,是人民群眾與疾病、毒蟲做鬥爭的節日。今天這些衛生習俗仍然是應發展,並應弘揚傳承的。

掛草藥

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他原因。通常將掛艾草、菖蒲、榕枝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為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形,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申為“蒲劍”,可以斬千邪。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一段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而晉代《風土誌》中則有“以艾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在中國古代就一直是藥用植物,針灸裡麵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由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像宗驚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曰“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

躲端午

躲端午,時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陸遊《豐歲》詩有“羊腔酒擔爭迎婦,遣鼓龍船共賽神”之句。《嘉靖隆慶誌》亦記雲“已嫁之女召還過節。”又,《灤州誌》“女之新嫁者,於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

端午雨

端午雨,時民間歲時占驗習俗。俗信端午節下雨,不吉;反之則吉。此種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提要錄》雲“五月五日哨,人曝藥,歲無災。雨則鬼曝藥,人多病。此閩中諺語。”又許月卿《次韻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雲“臨川人謂端午日雨,鬼旺人災。”清趙懷玉詩自注亦引有“端陽無雨是豐年”的諺語。劃龍舟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遭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為“飛龍”即龍舟。《湘君》即描寫湘人馭駕龍舟,將玉佩沉入江中(與拋粽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曆史人物之詩。這即與“魂舟”暗合,與楚國《人物禦龍帛畫》之像暗合,可互為印證。《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是日,競渡,競采雜藥。”此後,曆代詩賦、筆記、誌書等記載競渡就數不勝數了。

跳鐘馗、鬨鐘馗

自晉代以來跳鐘馗、鬨鐘馗,賜福鎮宅就是端午節和春節的重要內容。懸掛鐘馗畫。最早的鐘馗畫,據說出自“畫聖”吳道子之手。據北宋沈括《夢溪補筆談》記載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夢二鬼。小鬼竊得皇上玉笛及楊貴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後擘而啖之。大鬼道“臣為鐘馗,即武舉不捷之士也,誓與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醒後,即病愈,便召畫工吳道子,囑其按夢中情景畫鐘馗捉鬼圖,道子揮筆即成,明皇見後,竟與所夢一模一樣,驚歎不已。後來,鐘馗畫漸漸走入民間,繪製鐘馗畫大都於五月端午節這一天,或者端午節的前後幾天。到了清代,江南蘇、浙一帶的居民大都在農曆五月於大門或堂中掛鐘馗圖一月,以期驅邪除害、祛凶引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貼天師符

習俗活動中國民間有三樣辟邪的寶物,分彆為鐘馗像、雄黃酒和天師符。其中天師符為增運、化解破運的最高法令。民間端午節期貼在門上的符,為禳鎮之一種。上繪天師或鐘馗像,意在驅除疫病毒蟲,保佑全家健康。亦稱“靈符”、“五雷符”等。其俗源於漢代。《後漢書?禮儀誌》“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符,為門戶飾,以止惡氣。”宋吳自牧《夢粱錄?五月》“杭都風俗,自初一日至端午,家家買桃、柳……時果、五色瘟紙,當門供養。”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春物》“插門以艾……家各懸五雷符。”清顧祿《清嘉錄?五月?貼天師符》“朔日,人家以道院所貽天師符,貼廳事以鎮惡,肅拜燒香,至六月朔,始焚而送之。有貽自梵氏者,亦多以紅、黃、白紙,用朱墨畫韋陀鎮凶,則非天師符矣。而小戶又多粘五色桃印彩符,每描畫薑太公、財神及聚寶盆、搖錢樹之類。受符者必至院觀拈香,答以錢文,謂之符金。”清吳曼雲《江鄉節物詞》小序“杭俗,道家於端午送符,必署天師二字,以見其神。受者皆答以錢米。”詩雲“研將朱墨任鴉塗,春蚓秋蛇認得無?但乞人施五鬥米,全家飽食仗靈符。”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五月?端陽》“五月朔,家家懸靈符。”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天師符》“每至端陽,市肆間用尺幅黃紙,蓋以朱印,或繪畫天師、鐘馗之像,或繪畫五毒符咒之形,懸而售之。都人士爭相購買,粘之中門,以避祟惡。”

鬥草

漢以前不見鬥草之戲。(《曆代社會通俗事物考?尚秉和》)起源無考,普遍認為與中醫藥學的產生有關。遠古先民艱苦求存,生活單調,暇餘以鬥蟲、鬥草、鬥獸等為戲自娛,及至傳說的“神農嘗百草”形成中醫藥學後,每年端午節群出郊外采藥,插艾門上,以解潺暑毒疫,衍成定俗。收獲之餘,往往舉行比賽,以對仗形式互報花名、草名,多者為贏,兼具植物知識、文學知識之妙趣。兒童則以葉柄相勾,捏住相拽,斷者為輸,再換一葉相鬥。白居易《觀兒戲》詩雲“弄塵或鬥草,儘日樂嬉嬉。”《物原》雲“始於漢武”。據梁朝人宗驚在《荊楚歲時記》中雲“五月五日,四民並踏百草,又有鬥草之戲。”《年華記麗》“端午結廬蓄藥,鬥百草,纏五絲。”南北朝時稱“踏百草”,唐代稱“鬥草”或“鬥百草”。《劉賓客嘉話》雲“唐中宗朝,安樂公主五日鬥百草。”宋代擴展至平日隨時可鬥。曆代文人作品中對此多有描述。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群嬰鬥草圖》。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賽雙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韌性的草(樓蘭案多為車前草,車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路邊、溝旁、田埂等處。無莖,具多數細長之須根;葉自根際叢出,薄紙質,具5條主葉脈,全緣或波狀,或有疏鈍齒,長15—30厘米;具綠白色疏生花,花冠四裂,雄蕊4枚;果實成熟後會如蓋子般掀開,釋出4至6顆棕黑色種子,其長長的花軸,是用來鬥草的好材料),然後相互交叉成“十”字狀並各自用勁拉扯,以不斷者為勝。這種以人的拉力和草的受拉力的強弱來決定輸贏的鬥草,被稱為“武鬥”。王建《宮詞》吟詠鬥草遊戲的情狀“水中芹葉土中花,拾得還將避眾家。總待彆人般數儘,袖中拈出鬱金芽。”鬥草除有“武鬥”外,還有“文鬥”。所謂“文鬥”,就是對花草名,《紅樓夢》第六十二回中“寶玉生日那天,眾姐妹們忙忙碌碌安席飲酒做詩。各屋的丫頭也隨主子取樂,薛蟠的妾香菱和幾個丫頭各采了些花草,鬥草取樂。這個說,我有觀音柳;那個說我有羅漢鬆。”

射箭之戲

《金史?禮誌》“金因遼俗,重五日插柳去地約數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馳馬前導,後馳馬以無羽橫簇箭射之。既斷柳,又以手接而馳去者為上。斷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每射必發鼓以助其氣。”至明代,是把鳥雀貯於葫蘆中射之。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紮結起來,打球者頭戴襆巾,足蹬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此外,北京還有遊天壇風俗。《帝京景物略》卷二“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壇,日避毒也。過午後,走馬壇之牆下。無江城係絲段角黍俗,而亦為角黍。無競渡俗,亦競遊耍。”上海還有鐘馗賽會,由一男子飾成鐘馗,手揮寶劍,前舉一紙糊蝙蝠,作“喝福來遲”狀,跟隨全副儀仗,穿行街市,以作驅祟。另外端午期間還有馬戲、搶鴨活動。各種食俗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武帝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這時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風土記》“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蓀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同時又有另一種端午節食,稱為“龜”,也隻在晉朝曇花一現,隨即銷聲匿跡。隻有《風土記》中被稱為“角黍”的粽子,因為附會在屈原的傳說上,千百年來,成為最受人歡迎的端午節食。



最新小说: 暗夜,對她著迷 火影:砍我就掉盲盒,綱手上癮了 我有一張大魔頭的臉 漫威世界的次元法師 修仙十年,下山後我舉世無敵 氪金玩家之我係非酋 修仙之墜入凡塵 另一個鬼界 神級修練係統 四合院之多子多福的老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