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婿的方案讓一心求穩的吳三桂頗是動心。
用兵自古就是正奇兩道。
集中主力“單刀直入”看起來是能集中吳軍的兵力優勢,也能對清軍形成局部壓倒優勢,隻要攻破燕京或逼的清廷棄守燕京退到關外,吳軍就能贏得這場戰爭,但細細思索此方案實則過於冒險。
有點孤注一擲的感覺,如同賭徒將所有家當全推上牌桌,這顯然不合吳三桂一慣用兵策略。
畢竟此次起兵雖有荊襄小女婿王永康接應,實則還是以雲貴一隅對抗擁有大半個天下的滿清。
一個不慎,便是滿盤皆輸。
好比李自成,誰能想到這位推翻了明朝幾乎坐穩江山的永昌天子一戰就亡了呢。
吳三桂擔心自己重蹈李自成覆轍。
所以三條路線看起來都好,但在他看來又都不好。
已經五十六歲的吳三桂,不想冒險。
國相兩隻重拳的比喻就很恰當,一拳被阻另一拳猶可直搗滿清心臟。
不管東西哪路軍得手,於清廷而言都是災難性後果。
至於用兵兩路會削弱吳軍實力這一點,吳三桂承認,但其認為此舉同樣也會迫使清廷分散兵馬。
於戰略上仍就被吳軍牢牢牽製,處於被動挨打局麵。
隻要於分兵方案加以補充,將計劃做的更周密些,同時用兵湖南和陝西的戰略便是行的通的。
兩路兵馬都能奏捷固然最好,一路受阻一路奏捷也可以。
從清軍這兩年表現來看,吳三桂實在是想不到燕京方麵還能拿什麼來抵擋他。
隻是大女婿夏國相兩路進軍的戰略遭到了其連襟胡國柱和大將吳國貴的強烈反對。
二人認為吳軍能戰之兵雖有十四萬眾,可雲貴之地至少要留三四萬人鎮守,因此能夠動用北伐的兵力隻有十萬人。
“以此十萬眾單刀直入,所向必披靡,無論取湖南亦是渡江入中原,清廷擋無可擋,當能效一片石之戰一戰定乾坤,但若分兵兩路,末將恐怕難以速戰速決”
吳國貴指萬一因為分兵導致進展不順同清廷打成相持的消耗戰,對吳軍無疑是致命的。
因為無論人口、錢糧還是地盤,吳軍現在都無法與清廷相提並論。
胡國柱也強調隻有集中主力長趨直入速戰速決,吳軍才能打贏這場戰爭。
“西北有王輔臣可用,其餘陝甘將領不乏願響應王爺起兵的,四川又有鄭蛟麟、譚弘,此一路軍數月就能壯大為十數萬之眾,何來兵力不濟一說。湖南方麵有洞庭湖水師內應,二楊也是父王一手栽培”
夏國相這邊卻是堅持己見。
其口中所說“二楊”指的是湖南綠營的楊富和楊來嘉,二人都是明朝降將與吳三桂關係密切。
西北有手握重兵的王輔臣響應,湖南有二楊和洞庭湖水師響應,怎麼也不用擔心進軍受挫。
同時拿下產糧重地湖南和自古出精兵的西北,清廷拿什麼和吳軍對抗。
屆時陝西、甘肅、寧夏、湖南、雲南、貴州、四川七省就能聯成一片,於戰略態勢上也能形成對清廷壓倒性的優勢。
必要時候也可沿江東下收取江西和南直隸,怎麼看吳軍都占了上風。
有一點夏國相沒有說,那就是哪怕兩路大軍都受挫,有這七省地盤在,吳軍也有本錢同清廷長期對抗。
而不是孤注一擲全軍北上。
喜歡抗清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抗清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