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審會開始了,主題是《航空發動機進氣畸變試驗與評定方法》。
許寧雖然準備時間緊張,數據收集也還在進行中,但憑借著對航空工業標準的深刻理解,他信心滿滿地站到了台前。
“各位專家,今天我將為大家介紹航空渦噴和渦扇發動機進口總壓畸變評定指南。”
麵對著十位專家,許寧深吸一口氣,開始了他的講解。
首先,他從基礎定義講起,即便在座的都是行家,這個步驟依然重要。
因為這不僅僅是一次普通的分享,而是在建立一個全新的行業標準——讓曾經模糊的概念變得清晰一致,就像古時統一文字、規範車轍一樣關鍵。
標準化不僅是科學進步的基礎,也是其魅力所在。
接著,許寧解釋道“航空發動機的氣動穩定性是指它在受到乾擾時仍能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
高性能壓縮部件的研發往往處於極限狀態,為了保證穩定運行,有時不得不犧牲部分性能潛力。”
通過展示一張詳細的圖表,他進一步闡述了壓縮部件的工作區域劃分,以及影響這些區域的各種因素。
“通過對大量案例的研究,我們歸納出了16種可能導致發動機失穩的因素,並基於它們對喘振裕度的影響機製進行了分類
穩態類、動態過程類、進氣畸變類及統計類。”
特彆針對進氣畸變這一類彆,許寧提出了具體的評估方法。
“前三類問題可以通過精確計算來解決;而對於最後一類,則主要依賴於統計數據來進行分析。”
幾個月的努力,特彆是加入八三工程後的經驗積累,使得許寧能夠更加自如地運用實例和圖表來解釋複雜的概念。
如今,他已經準備好帶領大家深入探討這一領域的前沿知識了。
許寧參與了渦噴14發動機項目,這是華夏第一個全程通過所有測試的發動機型號。
儘管他不是從頭開始就加入的,但他的貢獻依然十分重要。
在與杜亦熵的一次電話交談後,許寧開始構想如何重新製定航空工業的標準體係。
作為一位經曆過21世紀第二個十年重生的人,他深知擁有自己獨立技術標準的重要性。
它能讓工程師們的工作變得輕鬆許多,就像用高級語言編程代替彙編或機器語言一樣簡單直接。
在一次關於數值模擬方法的介紹中,許寧向專家組描繪了一個美好的願景
“這份評估指南不僅是一本操作手冊,更是未來航空發動機氣動穩定性分析係統的一部分。
隨著我們建立起一套全麵而精確的標準,將能夠創建一個適用於多種類型發動機的仿真平台。
用戶可以像搭積木般利用預設好的模塊來構建目標發動機模型,並據此優化進氣道研發。”
此言一出,在場幾位專家臉上都露出了向往之情。
他們明白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這個願景實在令人振奮。
長期以來,由於缺乏連續性技術支持,每款新型號的研發過程都需要重複勞動,既耗時又費力,效果卻往往不儘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