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有人問“指南中提到,通過逐漸增加畸變強度直到發動機變得不穩定來測量穩定性裕度與畸變靈敏度係數,這樣做是否意味著每次評估都會損壞一台發動機?”
答案是不一定。
對於研發良好的航空發動機,可以通過精細調節畸變水平使其進入旋轉失速狀態而不會造成永久性損害,但這需要大量的試驗和數據支持。
許寧回答說“我們的目標是在飛行過程中,根據壓氣機入口流量監測發動機狀態,一旦檢測到喘振跡象即向飛行員發出警告,甚至自動調整飛行姿態以防止更嚴重的故障。”
他還補充道,這類極限測試就像飛機靜力試驗或全壽命試車一樣,本就計劃包含一定程度的破壞。
提問者對此表示理解。通常情況下,02號原型機會被用作靜力試驗機,最終階段會故意破壞它來完成測試。
儘管聽起來有些遺憾,但這一步驟對於確保安全至關重要。
經過長達四小時的評審會議後,劉振響組長代表專家組同意並通過了該評定方法,並簽名確認。
隨後其他九名成員也簽字認可,這意味著國防科工委正式批準了這一標準。
不久後,它將正式編號為gjbz64a96,標誌著華夏航空工業邁向自立自強的新篇章。
評審結束後,專家們並未立即離開涪城,而是繼續監督渦噴14的測試情況,以便更好地理解這套新的評價體係。
當他們隨許寧走進高空試車台控製室時,姚美玲原本鎮定的表情變得有些緊張起來。
即便是杜亦熵院士的學生,也鮮有人能像許寧那樣,在麵對國防科工委的專家團隊時依然保持鎮定自若。
對於一個本科生來說,這樣的場麵或許剛剛好;
但對於博士生而言,這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更何況姚美玲一直認為自己隻是在輔助常浩楠工作,對指揮現場並不自信。
“要不,這次還是你來指揮吧?”
趁著幾位專家圍著劉振響提問之際,姚美玲找到了正在大口喝水的常浩楠。
“彆緊張,按計劃行事就行。”
儘管聲音略顯沙啞,經曆了從午後到傍晚漫長評審會考驗的常浩楠依舊鼓勵道。
“之前幾次試驗都是由你指揮的,現在換人反而不利於團隊配合。”
看到師姐臉上罕見地流露出緊張情緒,常浩楠下意識地拍了拍她的肩以示支持。
沒想到這一舉動似乎讓對方更加焦慮了。
如果忽略掉某些特彆出眾的人物,姚美玲在同齡人中絕對算得上是冷靜沉著。
而且新裝的壓氣機確實極大地提升了渦噴14發動機的穩定性,在之前的測試中也沒有出現任何意外情況。
因此,在最初的緊張過後,她漸漸恢複了平靜,重新站在了控製室的指揮位置上。
“小許,如果這次進氣畸變測試順利結束,你們下一步是不是要做全壽命試車?”
坐到許寧旁邊的劉振響看著忙碌的技術人員問道。
作為sb101高空台項目的負責人,他對航空發動機地麵測試技術非常熟悉。
然而,國內對於這類測試的標準尚未統一,通常由研發單位自行決定測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