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鹽的蹤跡_史前部落生存記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史前部落生存記 > 第5章 鹽的蹤跡

第5章 鹽的蹤跡(2 / 2)

跑在張洪前麵的羽落大聲喊著,用手中的短矛使勁敲擊著麵前的石頭。一塊“石頭”破碎成幾個小塊,斷口處呈現出發黃的晶體狀態。這種鹽礦經過風吹日曬,外表經常被一層泥漿或塵土包裹,如不敲開,很難發現其實是鹽礦石,容易被當做普通的石頭或泥土給忽略了。

張洪等人跑到羽落身邊,分散不遠的另兩支小隊聞訊也圍攏了過來。張洪蹲下身子,用石塊敲擊著麵前一塊塊大小不一的鹽礦石,鹽礦石不比石頭結實,稍微一用力便碎開,露出裡麵或白或黃的鹽,這種天然礦鹽的純度一般都比海鹽要高,而張洪拿起來的一塊鹽礦,斷麵顯示除了周圍的雜質外,裡麵大部分都是類似冰糖的晶體,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就是這種石頭,大家把大塊的給破碎掉,外麵的泥土不要,剩下的用獸皮包好帶回去。”

一聲令下,眾人忙碌起來,張洪沒有收拾地上的鹽礦石,他帶著熊二在四周查看了一番,對這個鹽礦的規模也很滿意,就把這裡稱作為鹽山。

整個鹽山從山腳到山頂的落差大概隻有50多米高,但延伸很廣,發現鹽礦石的區域大概長約3裡,寬2裡,其他地方有沒有或者地下還有沒有,張洪還不知道,但即便隻是眼前的這些鹽礦石,就足夠熊部落用上很多年了。

“以後發現不一樣的石頭,記得拿給我看”,張洪向羽落隨口說道,“平時你們狩獵的時候,也要注意收集一些沒見過的植物、石頭,搞不好就有大用了”

張洪沒有想到正是他隨口說的一句話,族人每次狩獵回來,都會給張洪帶一些稀奇古怪的動植物、石頭、野果回來,從中發現了很多對部落有用的東西。

回到營地已經是黃昏時分,張洪顧不得休息,指揮眾人將收集的一百多斤鹽礦石放到火堆旁,在一塊平坦的石頭上將鹽礦石破碎,有幾個機靈點的族人,見狀也拿起石塊,幫張洪砸開砸碎礦石。

從熊火那邊拿了一個陶盆,接了大半盆水,將砸碎的鹽礦石一點一點地倒入盆中,並用短棍慢慢地攪拌,讓鹽礦石充分的溶解到水中,清水逐漸變得渾濁。

鹽礦石裡含有不少的雜質和其他化合物,所以直接食用的話會有苦澀的味道,吃多的話還容易中毒,所以必須要進行過濾和提純。

直到添加的鹽礦石沒有繼續溶解,張洪知道鹽水已經飽和了,將盛滿鹽水的盆放在一旁,靜置一段時間,張洪又如法炮製,將這些天做好的陶盆、陶罐都盛滿了鹽水。

接著又找來一個乾淨的盆,張洪端起陶盆,小心的將鹽水倒到另外的盆中,而鹽水中的雜質,則在鹽水倒完後留在了盆底,在小溪裡涮了涮,清洗乾淨後,繼續溶解鹽礦石。

收集到的鹽礦石不是太多,在眾人的協作下,很快一百來斤的鹽礦石都溶解到了水中。直到閒下來,張洪才發覺肚子餓了,回頭一看天色,太陽已經落山。

吃過晚飯,將靜置後的上層溶液重新倒到乾淨的陶鍋中,熊灶在下方生起了火,接下來的工作就簡單了,就是不停地加柴火,讓罐子裡的水分全部蒸發掉。

在鍋中水分越來越少的時候,需要用木棍不停地進行攪拌,讓鹽水更快地結晶。而隨著水分的蒸發,鍋中的水越來越少,而白色的鹽越來越多,漸漸地鋪滿了整個鍋底。

示意熊火把鍋底下的柴移走後,張洪用筷子粘了一點鹽放入嘴中,口感要比鹽礦石更好,而且沒有了那種很明顯的澀味,跟後世的粗鹽味道很是相似,但因為沒有進一步地提純,含有的雜質也不少,細細咀嚼還有一些砂礫硌牙。

等到整個陶鍋溫度降了下來,張洪用獸皮包著陶盆的邊緣,將陶盆從灶上端了下來。盆中鋪著一層厚厚的雪白色的鹽,顏色稍微泛黃,裡麵還夾雜著一些細小的砂礫。

張洪看過一個粗鹽提純的科普視頻,在沒有一些化學試劑和專業器材的情況下,也可以將粗鹽提純成口感更好的精鹽。

要想繼續提高鹽的純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鍋中的鹽加入清水、草木灰,待鹽充分溶解到水中後,用布或者細網再過濾一下雜質,再次用煮的辦法將鹽析出來,如此反複多次,就能得到跟後世差不多的精鹽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草木灰營地裡多的是,每個火堆旁都有一些,不夠的話可以采集一些草回來燒,過濾網是一個問題,張洪如今能用的也隻有獸皮了。

取一塊獸皮,平鋪在一塊兩邊高,中間低的石板上,石板一頭稍稍翹起,將與草木灰、清水溶解過後的粗鹽水靜置一段時間,撇去上麵漂浮的雜物,然後從翹起的這頭緩慢地將鹽水倒下,石板低的地方用另一個乾淨的陶盆收集,這樣大部分的砂礫和雜質會被獸皮上的毛發給過濾掉,得到的溶液純度也更高。

鹽礦的純度要比海鹽要高很多,很多鹽礦甚至可以直接食用。經過多次的煮開、溶解、再煮開、再溶解之後,大約一個小時,原本約有一公斤的鹽礦石,最終形成了鋪在盆底、約一斤多一點的精鹽。

當然這種製鹽的辦法不是沒有缺點,首先需要大量的人工將鹽礦石破碎,然後需要陶盆裝滿水,溶解、過濾後再次煮開,然後重複這一過程,期間需要很多燃料,需要人員一直看著。

張洪想了一個辦法,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白天,由熊大帶著十個人和陶器去鹽礦山收集礦石,不管采集多少全部運送回部落。

而在部落裡留守的老弱,將采集下來的礦石初步細碎後直接投到陶盆中,加水浸泡溶解,然後靜置,去掉上層漂浮的雜質後,倒出盆中的鹵水,這時盆底還有一些未溶解的鹽礦,繼續加礦石和水。

在第一步收集到的鹵水中,加入草木灰沉澱,取出乾淨的鹵水,這為第二步;

然後通過鋪草的辦法,把鹵水中的雜質濾出來,此為第三步;

鹵水經過這三步,其中包含的雜質就很少了,隻要煮乾或者曬乾,得到的鹽就完全可以食用。

甚至後續可以考慮在鹽礦山那邊直接挖一個大池子,做好滲水的工作後直接將鹽礦石倒入池子裡,加入草木灰進行沉澱,需要製作食鹽,就從池子裡舀鹵水出來,煮或者曬,就能得到純淨度較高的食鹽了。

以現在部落的體量,剛剛製成的一斤多食鹽,省著點夠族中吃飯用個把月的了,但張洪知道,鹽除了食用外,在史前時代最大的功能就是能長久地保存食物,尤其是肉類。後世我們吃的鹽,包裝上的保質期,其實不是鹽的保質期,而是包裝袋的保質期。正常而言,純淨的鹽,任何細菌和微生物都無法在上麵生存。

關於鹽的威力,張洪小時候經常把食鹽倒在蛞蝓或者螞蟥身上,然後看著它們化為一灘膿水。

在後世農村,張洪家裡經常在過年前的臘月醃製一些魚、豬肉、雞鴨之類的肉食,俗稱臘肉,醃製好後能夠保存很久,保存得當甚至可以達到23年不變質。

而這些鹽對部落最大的作用,就是保存打獵到的新鮮肉食。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史前部落生存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 我在龍珠裡學斬賽亞人 聊天群:我迪迦當邪神怎麼了? 人在戀綜,開棺渡怨靈! 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 瘋批老公總在被窩磕我和影帝CP 穿越射雕,成了穆念慈 無敵之後,牙狼都是我小弟! 掠火離歌 傅少的80年代美女征服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