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在米雲的印象中就是解渴的好東西,尤其牙齒癢了就會在市場買點甘蔗啃啃。米雲出生在農村,在農村也生活了二十多年,米雲家也會年年都種植甘蔗。
甘蔗有兩種顏色,綠皮和紫皮,米雲家都有種過,印象中綠皮甘蔗為主的多,冬天從土裡扒出來的甘蔗都是綠皮為主,過年期間來客了,也會從土裡扒拉一些甘蔗上來招待客人。
甘蔗成熟後,為了儲存時間久一點,都會在自家地裡挖一個長方形的大坑,有點像埋人的坑,埋上100來跟就差不多夠吃了,到了冬天和春節期間都可以扒出來吃,不過到了吃的時候,米雲發現還是有不少甘蔗會變色變味,肉汁變紅,味道就會差點,大部分還是能保存完美,和剛成熟後一樣的口感,尤其是青皮甘蔗,水分很足,米雲過了三十多年還是記憶猶新。
在米雲的印象中,甘蔗一定是要連皮一起吃的,尤其青皮甘蔗,皮比肉更甜,甘蔗一般在池塘洗乾淨後,去掉頭尾一點沒用的部位,就開始吃,全部吃完,皮肉不剩,地上會堆起甘蔗殘渣,自家種的甘蔗都是連皮吃,不像現在,市場買的甘蔗都會削皮再吃,出去釣魚的時候渴了,就會在附近找黃瓜,甘蔗,橘子,桃子等水果解渴,也是充饑,出去釣魚,總會找地方順點吃的東西。
在現在的日常生活中,還是會有很多人喜歡吃甘蔗。吃的方法也多了,有的隻喝甘蔗汁,相信不少人去水果店購買甘蔗的時候都有發現,甘蔗分為了兩個品種,一個是青皮的,而另一個就是紫皮的,對於這兩種甘蔗,米雲家都有種植,一般是紫皮的甘蔗水果店賣的會比較多,很多人就會問,那這是不是代表著紫皮的甘蔗比青皮的好吃一點呢?看一下甘蔗青皮和紫皮的區彆,難怪總說彆人的甘蔗好吃。
1、從外觀分析
首先青皮甘蔗和紫皮甘蔗從外觀上來比較,青皮的會比較細一點,節點比較稀疏,整個甘蔗皮呈青色。紫皮甘蔗比較粗,節點比較緊密,整個甘蔗的外皮都是紫黑色的。
2、從含糖量分析
青皮甘蔗的蔗糖含量要比起紫皮甘蔗的高。但是由於青皮甘蔗是寒性的,所以脾胃虛寒的人要少吃青皮甘蔗,蔗糖含量是要低於青皮甘蔗的,還原糖較多,所含的纖維也相對較少。性質溫和,脾胃虛寒的人也可食用。
3、從營養上分析
青皮的蔗糖含量要比紫皮甘蔗的含量高很多,所以一般都是用來製做糖,紫皮的甘蔗的還原糖含量是比較多的,一般都是直接食用的,並且這兩種甘蔗都有補充糖分、清熱潤肺、滋養潤燥、補鐵補血等等的功效。
4、從價格分析
在價格上,青皮的甘蔗會比紫皮的貴一些,從含糖量就可以看出來,青皮的甘蔗雖然細了一些,但會更硬一點,吃起來會更加的甜,紫皮甘蔗則更好撕一些。
甘蔗是一種常見的熱帶作物,其汁液具有多種功效和作用,如滋潤肌膚、清熱解毒、降血糖等。
1滋潤肌膚甘蔗汁液中含有豐富的天然糖分和維生素c,能夠滋潤皮膚,增強皮膚彈性,防止皮膚乾燥。
2清熱解毒甘蔗汁液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夠有效降低體溫,幫助排出體內毒素,緩解口渴等不適症狀。
3降血糖甘蔗汁液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胰島素樣物質,能夠促進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對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甘蔗汁液中含有較高的糖分,長期大量飲用可能會導致肥胖、齲齒等問題,因此適量飲用為宜。同時,甘蔗汁液中也含有微量元素和營養物質,但並不能完全替代其他膳食營養來源。
甘蔗在中國也是有著千年曆史的植物,一直存在,並沒有淡出曆史舞台,值得國人科普,甘蔗起源有不同說法,有認為起源於中國華南、西南南部的,但證據不充分。最沒有爭議的甘蔗起源地,是新幾內亞。
“柘”是蔗的舊稱,《楚辭·招魂》中有“胹鄨炮羔,有柘漿些”的句子,意思是,燉甲魚烤羊羔,再蘸上新鮮的甘蔗糖漿。聽起來就是頂級美味,這可能是中國關於甘蔗的最早記錄。
唐代以後江南地區甘蔗種植開始變得普遍,這個時候甘蔗的主要吃法仍是生榨蔗漿,此外被用於製作蔗糖。
今天中國蔗區主要分布在北緯24°以南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包括廣東、台灣、廣西、福建、四川、雲南、江西、貴州、湖南、浙江、湖北、海南等等。今天在中原地區也有分散性大棚種植,如河南、河北等地,當然,一定不會少了山東。
據文獻記錄,曆史上新疆地區也曾種植過甘蔗。(《新疆的甘蔗種植和沙糖應用》·季羨林《糖史》第二編)據新聞報道,過去幾十年來,新疆多次引種,近年額敏縣又引進了廣西甘蔗,主要是用於鮮食的品種。
人們把甘蔗切成一段段,橫著埋在土裡,在合適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這些芽就會迅速長成新的甘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西方人嗜了一輩子糖但是卻從沒啃過甘蔗,很多地方隻接受榨汁,這不全是講究人在意吃相的問題,影響飲食習慣的因素很多。
首先甘蔗基本隻產於熱帶、亞熱帶,而且很多地方並不在意果蔗的專門種植。其實無論哪國,隻要是在產地和產地附近,啃甘蔗都是件平常事。
在離產地遠的地方,食用習慣和農產品的加工程度關係變大了。一種約定俗成的加工、運輸、販賣模式決定了消費者習慣怎麼吃它。
俗話說,順梢吃甘蔗——越吃越甜,產地之外的人卻很可能分不清那裡是根,那裡是梢,因為見到的都是切段的、削好的、甚至切塊的,榨汁的。
不同地方、不同生活形態的人們對於吃的繁瑣程度承受力也不一樣,這個問題更加複雜。
對於靠近產地的熱帶亞熱帶居民來說,如果麵對的是切削好的甘蔗,榨成汁的甘蔗,好像已經損失了吃甘蔗大半的樂趣。
米雲印象中,甘蔗就是生吃吞嚼吐渣和喝甘蔗汁,最後分享一下甘蔗的11種家常吃法,喜歡吃甘蔗的朋友都可以看看
1削掉黑皮後砍成小段
做法
這是甘蔗最常見的一種吃法,可以是由賣甘蔗的老板代勞,也可以是買回去後自己用削甘蔗專用的刀處理,在我們這裡愛吃甘蔗的人家中,幾乎都會有一把或是兩這種水果刀,在將甘蔗分成小段的時候還是需要一點小技巧的,那就是把兩邊的節頭給去掉,既可以從上邊開始吃,也可以從下邊開始咬,剩到最後就隻是中間的一個節頭了,非常的方便,會這樣砍甘蔗的人必定是長期吃甘蔗,有著豐富的經驗為其他人設身處地的考慮。
2用軋刀紮成小截
做法
這種方法在江浙滬比較常見,水果攤位上必備一把專門用到紮甘蔗紮刀,削皮之後紮成5厘米左右的小截,然後裝在袋子裡,就猶如是一大袋子的象棋子,吃起比較輕鬆,尤其適合小孩子和老人食用,隻是用這種方法把甘蔗全部切小截後,一次性如果吃不完的話,密封在袋子裡非常容易產生黑斑點。
3烤甘蔗
做法
把甘蔗烤一烤再吃的這種方法,悅悅還是小時候有吃過,那裡家裡都是燒煤爐,冬季全家人圍在一起烤火的時候,砍上一根甘蔗,開始吃的時候會覺得很冷,於是便放在架子上麵烤一烤,在烤的時候就能聞著甘蔗香濃的味道,
把甘蔗烤至表皮微微發黃發燙的時候就可以了,不需要全部烤成漆黑,烤過之後的甘蔗吃起來口感更加的甜潤,味道更加的柔和,也更容易咀嚼,一點也不冰胃鎮牙,而且吃烤甘蔗還可以防治咳嗽,潤肺化痰。
4甘蔗加百合馬蹄煮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