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棗,橘柑橙,柿子,甜瓜、枇杷、梨、青梅、楊梅……都是湖南本地的水果,要問湖南產量出省最多的水果除了柑橘類,可能就是金秋梨了。
湖南的金秋梨子因其肉質白、脆、嫩、細,汁多味甜,以及耐貯藏的特性,被讚譽為“南方梨王”。金秋梨是學名,農村一般就叫黃花梨,或者麻梨。
金秋梨不僅外觀金黃、晶瑩透亮,而且具有多種營養保健功效,如健胃消食、潤肺止咳、清熱化痰、解酒醒酒和防癌抗癌等。此外,金秋梨在成熟期,特彆是在晴朗天氣下,果實的金黃色透亮,汁甜肉嫩,因此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一致稱讚,被認為是潤喉潤肺的精品水果。
金秋梨的皮很薄,一刀下去就爆汁了,水分、糖分也多,小時候削梨的皮,米雲都會用舌頭舔下,而且削梨基本上都是一氣嗬成,削的皮比人高,因為村裡基本沒人種黃花梨,基本上都是外村過來的人叫賣,也是用稻穀兌換的梨子,算起來也算比較珍貴。梨子的清甜回味無窮,仿佛把我們拉入兒時的記憶。
米雲居住十年多的第一個村子不確定有沒有黃花梨,但第二個村子確定是有黃花梨的,我四姨家後麵就有兩棵黃花梨樹,每年都會結滿黃梨。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金秋梨因其外觀金黃、在秋天成熟,故取名“金秋梨”,有中國“南方梨王”美稱。米雲居住的鄉村不知道有沒有人大規模種植黃花梨,但米雲小時候經常吃確實不爭的事實,村裡放露天電影的時候,都有人用單車來賣黃花梨,趁天黑,我們小夥伴們還能偷兩個吃吃。平時拖拉機也會拖一滿車黃花梨過來售賣,隻要用點稻穀就能兌換一堆,黃花梨還是能吃得起的一種水果。
湖南懷化市的洪江市是金秋梨的發源地。上世紀80年代,大崇鄉岩腳村村民段天漢在自家屋後發現一棵常年隻開花不結果的野生梨樹,便將此梨樹作為母樹與黃花梨進行授粉培育,幾年後結出了8個不同於其他果梨的新品種。
通過安江農校技術團隊多次深入大崇研究觀察和嫁接培育,於90年代初成功培育出了外觀金黃、肉質白嫩、甜度高、耐儲藏、切後不易氧化變色的新品種,從而結束了南方梨“質優不耐貯、耐貯質不優”的曆史。因其外觀金黃、在秋天成熟,故取名“金秋梨”,有中國“南方梨王”美稱。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稱讚其為“梨之極品”,經推廣形成了規模化種植。目前,除洪江市外,中方縣、漵浦縣、麻陽等地均有推廣。
金秋梨的父本是日本梨‘今村秋’,取名‘金秋’也有一定的紀念意義。”在懷化職業技術學院的家屬區,記者見到了金秋梨的選育者、原安江農校副教授黃淵基。搖著一把老蒲扇,已是81歲高齡的黃淵基從金秋梨的名字開始,為我們講述起金秋梨的故事來。
說到金秋梨,離不開日本梨品種傳入中國的故事。
一開始啊,大湘西片區是沒有日本品種的梨樹的。”黃淵基說,上世紀30年代,湖南人劉寶書從日本留學歸來,帶回了101novel.com多個品種的日本梨,栽種在原湖南省農物試驗場。1943年,該場地一位名叫肖隆壽的赴任安江園藝場,帶來一批日本梨樹。“據說,當時在安江日本梨的種植麵積有101novel.com多畝。”黃淵基回憶,在安江農校的推廣下,湘西地區開始種植日本梨。
上世紀60年代,原黔陽縣修建湖車書庫,安江園藝場一部分梨樹苗被挖掉,當地村民紛紛拿回去種植。
至上世紀80年代,大崇鄉岩腳村村民段天漢在自家屋後發現一株常年隻開花不結果的梨樹,便將此梨樹作為母樹,與黃花梨進行授粉培育。
經過幾年的培育,這棵梨樹結出的果梨,是從來沒見過的新品種。隨後,原黔陽縣農業局的楊錫剛與段天漢一起,帶著2個果梨找到黃淵基進行品鑒。
隨後,黃淵基帶著他的學生覃皓,多次趕赴大崇鄉岩腳村,從該梨樹的樹性、物候期、授粉等環節著手,進行研究。
1993年8月,黃淵基等經多次研究對比發現,這株梨樹的芽葉與日本梨樹品種“新高”一致。“當時我就認定,這個品種,應該就是日本梨‘新高’的變異品種。”
經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相關專家鑒定,段天漢家梨樹的新品種,確實是“新高”的變異品種。同年,原安江農校黨委書記李必湖和懷化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一同為《金秋梨選育及利用研究》課題申報湖南省科研計劃項目。
由於金秋梨切後不易氧化變色,它的出現,結束了南方梨“質優不耐貯,耐貯質不優”的曆史。1994年,黔陽金秋梨榮獲“全國星火科技精品展示會”金獎。“到1998年,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正式定名為‘金秋梨’。”黃淵基說,而那個時候,他剛好退休一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據悉,洪江市金秋梨種植麵積已達3萬畝,年產量3萬噸。主產區大崇鄉更是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金秋梨,種植麵積超5000畝,年產量500萬斤以上。如今,種植黔陽金秋梨已成為洪江市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初秋時節,懷化金秋梨日漸成熟,微風吹來,滿山飄香。村民們趁著晴好天氣,抓緊搶收出售,變豐產為豐收。
走進洪江市大崇鄉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金秋梨采摘的熱鬨場景。放眼望去,一株株梨樹挺拔整齊,一個個金秋梨飽滿圓潤,村民們穿梭其間,采摘、搬運、裝車……
走過101novel.com多年的發展歲月,而今,每到秋天,懷化的大街小巷都飄香著金秋梨的味道。
據市農委經濟作物站站長孫太安介紹,在懷化,梨是第四大種植果樹,在梨的主栽培品種中,金秋梨占65以上。
除了具有良好的土壤、地形、氣候條件外,我市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良好的種植基礎及科研環境,都是發展金秋梨產業的優勢。
孫太安告訴我們,我市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大規模推廣金秋梨種植,經過多年發展,金秋梨已成為部分縣(市、區)的農業骨乾產業之一。截至101novel.com16年底,我市金秋梨的栽培麵積達到84萬畝,產量達到96萬噸,主要分布在洪江市、漵浦、中方、麻陽、芷江、靖州等縣(市、區),金秋梨產品主要銷售至東北三省、長沙、上海等市場。
農業大省湖南,在水果領域,並不算突出(除了柑橘類,柑橘產量居全國第二)。隻是,挑剔的湖南人,經過多年的改良、引進,湖南自產的水果世界已經變得足夠豐富。
水果是夏日的溫度計。初夏的北山梅,最適合釀製青梅酒;靖州的楊梅,最好的嘗鮮時間隻有短暫的半個月;衡山紅脆桃是湖南本土品種,在初夏成熟;江華瑤山雪梨、大圍山梨天生“早熟”,避免了秋天梨市場的激烈競爭;澧縣葡萄,充滿夏日陽光的味道;黃桃季,是湖南夏季的一場狂歡,炎陵黃桃、麻陽黃桃、水雲峰黃桃……各有滋味。用水果感知夏天,用水果治愈夏天,且盼且顧惜。
湖南的夏日水果,明顯被低估了。
水果早就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限製,長安吃到新鮮荔枝甚至美洲的新鮮水果,也不再是奢望,無需一場全國動員的長途接力、奔襲。但是,水果畢竟有著強烈的地域屬性,濃烈的家鄉味道,是外來的“水果刺客”們難以取代的。這期風物誌,我們一起嘗嘗湖南獨有的甜。
誰才是湖南的水果之都?
氣溫飆升,湖南真正的夏天來了。除了空調,最能消解酷暑的是水果。
湖南是中國的糧倉、菜籃子,但是在水果賽道上卻並不十分突出。中國水果大省區,山東牢牢占據第一把交椅,在蘋果、櫻桃等果品擁有絕對話語權。而與我們相鄰的廣西,則是“南北通吃”,有南方的荔枝、香蕉、火龍果,也有北方的柿子和梨。
不過,湖南的水果絕對不容小覷。101novel.com21年,湖南出產各色水果噸。這是什麼概念?就是說如果湖南水果隻供湖南6000多萬人口,平均每人每年可以吃到360斤左右的水果。
在湖南,誰才是真正的水果之都呢?
答案是懷化。101novel.com21年,懷化水果產量噸,占全省水果產量的18860。從靖州楊梅到麻陽黃桃、麻陽冰糖橙,再到黔陽金秋梨、中方葡萄、漵浦棗子,是妥妥的湖南“甜心”。
懷化水果的豐富,首先是因為它麵積全省最大,其次,它山多地少。一般都用“八分山”來形容山多地少的地理環境,懷化卻是“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麵道路加莊園”,比其他山區多了幾分艱辛。不過,大自然是公平的,在賦予懷化多山地形的同時,也給了懷化肥沃的土壤和適宜的氣候。
懷化山體基岩主要以沉積岩和變質岩的板岩、頁岩、紫色砂頁岩、千枚岩等為主,所形成的土壤肥力較高,再加上自中生代起本區一直處於比較穩定的亞熱帶氣候,有的地域跨長江、珠江流域,形成一種特殊氣候帶。受地形影響,懷化的局部氣候類型多種多樣,地域差異和垂直差異也相當明顯,西南部山間盆地年均氣溫較高,北部和南部崗地則較低。南北兩頭的通道縣與沅陵縣,氣溫有時相差5c,氣候、土壤共同造就了懷化豐富、繽紛的水果世界。
水果產量居湖南第二位的是同樣麵積廣大、山多地少的永州。101novel.com21年,永州水果產量噸,比懷化略少,不過名優水果種類卻遠不及懷化。永州江華的瑤山雪梨是近幾年崛起的水果品類,屬於特早熟品種,在6月中下旬就上市。
而水果產量最少的,是麵積最小的湘潭市,101novel.com21年的水果產量隻有噸,隻占全省水果產量的1左右,除了麵積限製,也因為湘潭處於湖南省中心城市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湖南水果雖然看起來很豐富,產量也不少,但是“偏科”比較嚴重。柑橘類水果是湖南水果的絕對主力,101novel.com21年柑橘產量噸,超過水果總產量的一半。石門蜜桔、麻陽冰糖橙、郴州冰糖橙、崀山臍橙……品類繁多,貫穿湖南人的秋冬,是陰雨的湖南的一抹亮色。
想要真正了解湖南,就從湖南的水果開始吧!
湖南的夏天,有點酸有點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