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柴火飯_80後的回憶錄_思兔 
思兔 > 都市言情 > 80後的回憶錄 > 第161章 柴火飯

第161章 柴火飯(2 / 2)

在那個年代,為了家裡的"柴",減輕父母的憂愁,下午放了學或周末我都要去弄柴火。

寒冬臘月,霜凍蓋地、北風刺骨的周末,也會出門撿柴火,秋冬剛好樹木枯萎,可以撿到不少柴火,燒飯和烤火的需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當太陽出來時,溫暖的陽光照得身上像蒸飯一樣,那水蒸汽在眼前飄來飄去,好在割蘆萁要下勁,否則難挺過那寒冷關。

記得有次在割枝條野草時,不小心踩著了樹兜簽子,那樹兜簽子直接插進了腳心。當時我忍著巨痛,咬緊牙關,使勁把腳從樹兜簽子中拔了出來,鮮血灑了一地。

當然小時候受過的傷太多了,沒有現在這麼嬌貴,米雲基本上不用做任何護理,那時候農村也不見創口貼和碘伏消毒液,待回到家裡,母親心疼地對我說"今後要千萬注意安全,小心謹慎做事,特彆是在弄柴火走路時,兩腳不是踩得去,而是要拖著腿,步步滑行,輕輕放下,這樣才不會踩上樹兜簽子或者釘子的尖東西,即使踩上了樹兜簽子也不會紮傷腳"。

在農村生活,手腳少不了被刺身傷,有時小刺就留在手腳肉裡,長時間不取出來,除了受疼痛困擾,嚴重的還會灌膿,米雲腳上就有過一次灌膿,父母都沒發現過,可能父母太忙,注意不到,米雲有一次和小夥伴在河邊玩什麼,一時心血來潮,挖人家的祖墳,然後腳就被木頭橫穿了腳踝部位,持續了半月以上,沒有做任何處理,灌膿了一堆,後來傷口又自己愈合了。手腳上的小刺,可以讓父母用小刺挑出來,挑刺有太多的方法,經曆過挑刺的朋友都可能知道。

隨著花開幾度,歲月更迭,灶台在不斷變化,而不變的是人間煙火味。農村的灶台從燒柴草、煤塊,到煤氣灶、液化氣灶、天然氣灶,再發展到電子係列廚具,電磁爐、微波爐、電飯煲、電壓力鍋、電炒鍋、電煎鍋、烤箱和太陽能灶具、集成灶具等等還有未來不知道有多少科技產品問世。

灶具的發展,它體現了人類科技的進步,反映了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而柴火灶台的嫋嫋炊煙已成曆史,偏遠農村山區可能還能見到炊煙嫋嫋的場景,米雲在青少年時期所見煙熏火燎,生火做飯的情景及弄柴火的一樁樁往事,卻難以忘卻,常常呈現在眼前,裡麵有太多美好的回憶,也有無限傷感,也有不願觸碰的回憶。

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老祖宗的醒世良言,卻少有人知。弘一法師說人這一輩子,不管活成什麼樣子,一切喜怒哀樂都是自己造成的。人都要學會和自己和解,世界上有太多不如意的事,也會有快樂,關鍵看心態,還好米雲從小到大的心態都不錯,比較能抗壓,有大將風範,天塌下來都不怕,無畏無懼的心態。

偏遠農村,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都不高,就是現在也是如此,農民朋友,依舊是守著幾畝薄田過日子,過著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在地裡刨食。手抓黃土背靠天,晨出暮歸與天伴,終年勤勞命不改,試問天理何處在。

米雲小時候生活雖然艱辛,但是一家人都能在一起,吃著粗茶淡飯,其樂融融。那時的農村廚房都是非常的簡陋的,不像現在的廚房,冰箱,熱水器,電飯鍋,燃氣灶,空調,電磁爐的。吃了二十多年的正宗柴火飯,突然就消失了,還有無數廚房消失的物件,最後看下90年代農村廚房裡麵常用的10種廚具,現在也是基本退出曆史舞台了。

煮菜大鐵鍋,現在家裡炒菜不是不粘鍋,就是平底鍋,有多少人還記得這種大大的鐵鍋炒的菜嗎?那味道比現在燒燃氣和電炒的菜好吃多了。進城後,大鐵鍋菜就會吃的少了。

那時農村廚房裡炒菜的都是這樣的大鐵鍋,這種鍋還有很多的用途,還可以用來煮飯,蒸飯,燒水,身兼多職。如今這種大鐵鍋很少見了,都被不粘鍋給霸占了地位。

葫蘆水瓢,農民朋友們的智慧可不是蓋的,會借助農村現有的資源發明創造一些適合自己的工具,來輔助生產或者是工作,減輕勞動,提高效率。

以前農村都是靠挑井水回家生活的,不像現在有自來水,因此家家都會備上一口大水缸用來裝水,平時要用水的時候,就要用瓢來舀了,聰明的農民們用自家種植的老葫蘆,對半開,把裡麵的籽掏出來,用來舀水,非常的好。後來又用上了鋁合金剔飄,再後來用上了塑料飄舀水。

燒火鉗在90年代的農村也是必不可少的神器,都是靠燒柴火來煮飯煮菜,在燒柴火的時候,就要用到這種燒火鉗來拔火,夾柴的。

吹火筒,燒柴火的時候,因為柴火太濕,或者是因為柴燒得太多了,空氣不流通,導致火不旺,而出現很多的煙子。

這個時候,這種吹火筒就能派上用場了,它是一竹子製作的,從竹子上麵鋸下來一段,用鐵絲在火裡燒紅,然後迅速地插入這個竹筒的中間,燒穿一個洞,就是吹火筒了。我家還有,因為現在還在燒柴火。

火不旺的時候,用這個吹火筒一吹,火就旺了。老人比較喜歡用,估計也是傳承了幾千年的廚房用具,現在也退出了舞台了。

高粱洗鍋刷,用來刷鍋,現在大部分都是用清潔布或者是鋼絲球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90年代的農村人,用大鐵鍋炒菜,要洗鍋的時候,都是用這種高粱杆做的刷子來洗的。它大概有5060厘米左右長,現在農村人很少有人用了。高粱都沒見人種了。

樹木製成的切菜板,估計很難找了吧。它是從一整根樹上切割下來的一塊,削平一點,搞個鐵掛鉤,方便掛起來。

現在的菜板不是竹子的,就是亞克力的,這種就地取材的菜板很少人用了,可它是最環保的。

花瓷碗可以說是古董了吧。農村家裡是很難找到了。

在那個年代,家家都是用這種碗來吃飯的。

老式雙耳油鹽壇子用來盛放油鹽的壇子,你還記得嗎?你家是否還能找得到。

米雲家湖南湖北兩省就是用這樣的東西來裝油鹽的,一邊裝豬油,一邊裝鹽,各放一個瓷勺子,用來打油打鹽放菜。估計也是傳承了幾千年的老古董了。

煮飯鐵鍋,就是以前用來煮飯吃的。很厚,但是經久耐用,米雲家90年代煮飯吃的鐵鍋還在,都有40多年了。

這種鐵鍋雖然笨重,但是煮的飯比現在的電飯鍋煮的飯好吃多了。電飯煲的柴火飯功能也煮不出那種味道。

鋁多用鍋比鐵鍋年輕,它薄,一般是用來燒水的,燒水洗澡,燒開水等。

比用鐵鍋快,以前記得這種鋁鍋底燒壞了,還可以換底的,不知道有多少朋友用過和見過。

以上所介紹的90年代的農村廚房裡麵常用的10種老物件,在農村的你,家裡還能找到嗎?每一件都是回憶,都可能是流傳幾千年的廚具用品。社會生活水平提高了,必然就會淘汰落後的老物件,優勝劣汰,這也是自然規律,沒辦法逆轉,必須要順其自然,但不能阻擋我們自己的回憶,畢竟曾經也是我們的生活,還是老祖宗幾千年前的生活,雖然以後可能隻能見於影視作品了。

喜歡80後的回憶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80後的回憶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修仙,從被雷劈開始 重生漁村:1982 被迫加入妖精籍的我成為至強 爹爹是鏢師 卡拉多蘭德的諸界之征 回到相親前,被七零兵王一眼定情 修煉一天漲百天修為,我要無敵了 四合院之小道士下山 穿越60:我在南鑼鼓巷82號 小人物的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