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缽子菜和火鍋_80後的回憶錄_思兔 
思兔 > 都市言情 > 80後的回憶錄 > 第169章 缽子菜和火鍋

第169章 缽子菜和火鍋(2 / 2)

偏偏,這樣的人卻遭遇了戰亂,繼而遇上了饑荒。這樣的年月,當真是吃貨的“劫年”。因為在饑荒年月依舊不改貪吃習性,這位才子竟將自己的全部家當都當了,他也因此而落下了“荒唐”的惡名。

有一日,才子因太餓在路上昏倒,被一個戴鬥笠的人抬著走了。彆人都以為他是中暑被家人帶回了家,沒想到這個戴鬥笠的竟然是他的仇家找來的。

原來才子為了吃欠下了不少錢,債主討不到錢,就找了個身材高大、一身橫肉的廚子幫忙討債。廚子把才子拖回了家,全身上下都搜了一遍,卻沒有找到半分錢。

廚子喊了半天都沒有把才子喊醒,就隨手抓住一個土缽子,接了一缽子水就往才子臉上澆。才子醒來之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個土缽子,他突然醒了,伸手緊緊抓住廚子的手。

廚子還以為他要做什麼,沒想到他帶著哭腔大叫這是我當年變賣的第一個土缽子啊!”才子說完眼淚就流了下來。

廚子一看才子這樣悲悲戚戚,心中竟然也同情起來。原來,他和才子一樣好吃,且因為好吃曾落到不得不拿著缽子要飯的境地。

動了惻隱之心的廚子看了看饑腸轆轆的才子,又看了看自己和才子所處的破房子,他發現這裡什麼都沒有,倒是有個荒廢已久的破灶和缽子。於是,他去外頭找了些食材,一股腦兒全放進了土缽子裡,點上火,為才子做起飯來了。

不一會兒,破房子裡香氣四溢。一時間,這荒廢的破房子的院子裡,竟站滿了嘴饞的人們。

廚子見狀也並不大驚小怪,他將燉好的缽子菜小心翼翼地端給了才子。

才子餓了許多天,突見這一缽子的美食,頓時兩眼都直了,喉嚨也不自主地開始咽口水了。這鍋缽子菜,對於一個饑餓的吃貨而言,簡直是神仙的恩賜。

才子和圍觀的人們都想不到做出這等香氣四溢美味的食材,竟都是廚子從集市上撿來的、低價買來的,它們是殘破的,不新鮮的,雜亂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誰能想到這些菜混進缽子,經廚子一頓操作,居然成了人間美味。僅嘗了一口後,才子便熱淚盈眶他頓悟了。他懂了人世間真正的美味,不在烹飪方式,也不在食材精美,而在於不同食材碰撞後的“漸臻佳境”。

才子感歎“美味如此,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各種酸甜苦辣鹹交融,不就成了真正完美的人生了嗎?

在人生絕境吃到熱騰騰的土缽子菜的才子,懷著巨大的感恩頓悟了。

之後僅一年,才子考上了狀元,皇帝欣賞他的才華,想要留他在京城做駙馬,但狀元卻消失了。

有人說,狀元終究還是丟棄了到手的榮華富貴、光輝仕途,回到常德老家,找到那位助他頓悟的廚子,一同遊曆山水、尋訪天下美食去了。

也從此後常德本地流傳著“不願朝為駙馬,隻要燉缽爐子咕咕嘎”的傳說。

“要感謝這位狀元,他代表文化曆史的部分,他為土缽菜注入了靈魂,讓土缽菜一直流傳下來。”

無缽不成宴,缽缽菜除了來源很有文化曆史底蘊,其盛器“缽子”,也相當“有來頭”。

常德,在湖南的西北部,古稱“柳城”。古人說,這裡是“川黔咽喉,雲貴門戶”,這是一座擁有兩千多年曆史的文化名稱。李白、劉禹錫、範仲淹、朱熹、王陽明等大家,在這裡留下了1500多首詩歌,柳宗元更是把缽子菜視為其人生之“最愛”。

缽子菜的起源已經無法詳細考證,不過在城頭山上曾出土5000年前的陶釜和陶鼎,這就是缽子菜最為原始的形態。根據史料,常德人至少在2500年前就已經有吃缽子菜的習慣了。

我們的美食,一直講究食器之美,陶器是最為古樸的餐具,一直保留到幾千年之後,保留在今天的湖南常德。

時至今日,製作常德的缽子依舊是個精細活兒,前前後後有十多道工序,都必須對時間和溫度有著精準的把握。

米雲的家鄉常德原本是由一個個漁村組成的,世世代代生活在漁船上的人們為了克服秋冬水上的冰寒濕冷,所以智慧地想到了運用缽子來熱菜。

常德北邊是遼闊的江漢平原,對於南下的寒流沒有屏障可以抵擋;而且常德地處洞庭湖區夏季和春季格外濕熱,缽子菜是正好可以祛濕驅寒。

缽子菜很像火鍋,又和火鍋不同,它和北方的涮鍋、四川的火鍋和廣東的砂鍋同出一脈,但它的烹調方式更加傾向於‘燉’。

無缽不成宴,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如果不做幾個缽子菜,就少了熱烈。在一場正規的宴席之上,至少有四個缽子菜,才能體現主人的誠意和宴會的檔次。

傳統的湖南缽子菜有三種燉法,它們非常講究。‘清燉’缽仔菜口味清淡,質地鮮美或軟爛,湯多鮮醇。‘渾燉’缽子菜多為味濃、味厚、香辣汁濃醇的品種。‘侉燉’缽子菜主料軟美、油香濃鬱。

缽子裡的燉菜,應該隨著季節變化,而有所不同,具體就非常講究了。

從古至今,缽子菜取材極廣,烹製也很方便,雞鴨魚等葷菜和各種素菜都可以放到缽子裡麵燉煮。而魚,恰是缽子菜的“靈魂食材”之一。珼鼎缽缽菜的“跳水魚”,上市沒幾天,就已經成了店裡的“新晉網紅”。

除了魚以外,缽子菜裡的靈魂食材還有土雞、紅燒肉、鴨子等,而珼鼎的醬板鴨遇上蛙,則屬於改良後的“靈魂食材”,其受歡迎程度,已經證明了改良的成功。

“小火爐煨著小土缽子,熱氣騰騰,肉和菜在裡麵歡滋滋的,撲麵而來都是原汁原味的香氣,這種誘惑誰抵擋得住,尤其,它還特彆養生,有煙火氣。

讓缽缽菜走出缽缽菜館,去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也是湖南人的願望,方法就是開創缽缽菜‘打包’”,“湖南的非遺,要傳承下去,這是必須要走的一步。當然,也是略大膽的一步,誰能想到缽子菜也能打包呢?”

中國幾千年文明,誰能說不是從舌尖上的享受開始的呢?而在讓人眼花繚亂的美食界,火鍋絕對屬於扛把子級彆的。無論是寒冬還是酷夏,涮一頓火鍋都是人生一大快意事。若論吃,古人可能比我們更懂得享受,也更講究搭配。可彆覺得火鍋是現代人才想出來的“牙祭絕活”,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曆史之河中,火鍋的流行可以說是曆久彌新的一件事了。

而川渝火鍋,以其麻、辣、鮮、香的多層次口感,征服了大江南北的中國人。“現代版”川渝火鍋的發源地,有三個地方在競爭,一是重慶的臨江碼頭,二是四川瀘州小米灘一帶,三是四川自貢的鄉宴。我們能從起源地推測出,川渝火鍋大抵創始於尋常百姓家。

關於川渝火鍋源流的傳說太多,主要流傳的版本是小攤販改革傳統大鍋辣湯而來的“水八塊”。這裡的“水”指的是“下水”,即動物的臟器,比如腸頭、腦花、胗子、毛肚等等。水八塊中的“八塊”,很可能是售賣者為了方便從鍋中撈出不同的食材而搭造的柵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今日“水八塊”,我們都知道,動物內臟一直都是“便宜貨”。直到今天,國外超市裡的動物下水都是賣不上價的貨物。而聰明務實的國人可沒有洋人那麼假精致,吃不上肉的販夫和船工們索性開發出了涮食動物內臟的吃法,這樣既可品味肉食的美味,又可省去花在飲食上的一大筆開銷。

而重油重辣的烹調模式更能去掉食材的葷腥,也能幫助在盆地山區生活的人們祛除體內的濕氣。由此一來,川渝火鍋的吃法便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用《舌尖上的中國》係列饞哭14億人,瞧妹說的就是他最新推出的那部美食片《沸騰吧火鍋》

重慶的九宮格火鍋,滋滋地冒著噴鼻的熱氣,火辣辣的顏色隔著屏幕都在挑逗你的味蕾;

潮汕的牛肉鍋,撈一塊肉片蘸滿濃稠的沙茶醬,那種綿密醇厚的感覺瞬間把心裡的煩惱安頓下來;

雲南的菌子火鍋,菌菇的每一個細胞都浸飽了鮮美的湯汁,每咬下一口都是飆汁兒的快樂!

還有東北火鍋、海南火鍋、老北京銅鍋……

一看才知道,中國火鍋種類之多,味道之美,數都數不過來,光看著忍不住口水都流下來了。

對於美食的追求,還是不能停,民以食為天,在過去那種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人民群眾都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用有限的條件,創造和發明做出了太多的佳肴美食,好多傳統美食流傳千年不衰。米雲也是美食愛好者,雖然不挑食,但享受美食也是最快樂的事,人的一生追求的也不外乎就是衣食住行娛樂,吃穿住行占了大半人生。

喜歡80後的回憶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80後的回憶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修仙,從被雷劈開始 重生漁村:1982 被迫加入妖精籍的我成為至強 爹爹是鏢師 卡拉多蘭德的諸界之征 回到相親前,被七零兵王一眼定情 修煉一天漲百天修為,我要無敵了 四合院之小道士下山 穿越60:我在南鑼鼓巷82號 小人物的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