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油罐車運輸油出了問題,然後看到很多人又開始了傳統的熬豬油,食品安全一直就是大問題,太多地方都是盲點,很多東西都沒法完全監控住,利益二字讓人冒險和瘋狂。早十幾年就聽說過奶粉和地溝油安全問題,隻要不是一吃就掛的毒藥,總會有人為了追求利潤冒險去乾,隻要自己不碰就行,管不了彆人的死活。
想起一句名言,來來往往都是利益糾紛,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人為了利益而忙碌奔波。
這句話用來形容人類社會中的活動大多圍繞利益展開。無論是喧囂的人群,還是繁忙的往來,背後都是為了追求各自所認為的“利”。這裡的“利”不僅僅指物質利益,也包括名譽、地位等非物質利益。人們為了滿足這些利益,往往會選擇去爭取、奮鬥甚至競爭。這句話通過簡潔明了的表達方式,描繪了人們生活中一種普遍的驅動力。
在社會中,人們為了各種利益而奔波的現象十分普遍。無論是職場上的競爭、商業活動中的交易,還是社交圈中的各種活動,很多時候背後都有其對應的利益考量。這並不一定是貶義的,也可能是基於生活需要和目標追求的正常行為。這句話是對這種現象的一種高度概括。同時,它也反映出人們對生活的不同追求和期望,反映了社會多元的一麵。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最早出自先秦的《六韜引諺》中。後在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史記》的第一百二十九章“貨殖列傳”出現並流傳。這句話意思是說天下人為了利益而蜂擁而至,為了利益各奔東西。指普天之下芸芸眾生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利益二字困擾人的一生,古人還是智慧,幾千年就總結出了人類生存的秘訣。米雲也不想做過多解讀,不能指責要求彆人怎麼樣,隻能保證自己問心無愧,但願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上都沒有傷害。
很多人都可能有一點感受,幾十年前的東西比較耐用,沒有保質期和有效期,尤其上了年紀的人最有發言權,四十年前生產出來的物件最有說服力,很多老物件一用就是幾十年,經久不壞。大到農具家具,小到廚房用具,誇張點有的物件百年不壞和千年不壞,商品用具質量太好不立於市場流通銷售,隻有幾年壽命的物件可以在市場很好的流通,過幾年就換新,電器斷電就壞,有些東西一摔就壞,這就是社會的進步,必須會犧牲掉很多東西,不讓商品過剩,儘量讓商品流通起來,刺激消費和經濟。
社會話題不便多說了,回到本章節的主題豬油和豬油渣,90年前出生的孩子們基本上都會多少有點印象,米雲是85後,自然印象深刻,每次提煉豬油渣,米雲都在灶台前添柴火,火燒的不大不小,親眼目睹看著滿大鍋的豬油渣出鍋,總忍不住要品嘗一下。
豬油渣就是用豬肥膘肉或豬板油,經過高溫熬煮出油後,剩餘下的固態“渣子”。雖然豬肥膘肉價格現在已翻了一倍多,但仍然值得品嘗,尤其是這個寒冷的冬天,讓飄舞的雪花在“豬油渣”中融化,很溫暖。現在的人可能不怎麼吃,米雲還是會吃,米雲一直認為什麼東西有量有度適可而止就最好,不用特意去控製。
油渣也叫豬油渣,是肥豬肉炸油所剩下來的肉渣,是許多70、80後甚至一部分90後的童年回憶,對於那個時候的小孩子們來說,端著盛有豬油渣的小碗,在灶台一旁吃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而且用炸好的豬油拌飯也是非常美味的。
記得小時候,過了陽曆年也就是元旦後,農村家家戶戶都會殺豬,殺豬除了有好吃的殺豬菜,還有米雲最愛吃的豬油渣。一般殺豬當天下午就會炸油渣,這時候我就守著鍋邊,看著油鍋不停地冒泡,水分會慢慢蒸發,肥肉越來越小,鍋裡的油越來越多,嗞啦嗞啦的冒著油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小時候豬油渣的記憶,至今讓人難以忘懷。小時候沒少吃豬油渣,關於兒時豬油渣解饞的記憶,至今還在腦海裡不斷閃現。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因油茶種植麵積有限,家家戶戶都是用豬板油煉油燒菜,可比現在的植物油燒的菜好吃多了。那時,舍不得用豬肥膘肉煉油,儘管豬肥膘肉煉剩的油渣更酥脆好吃,但豬板油價格更便宜,出油率更高。
每次米雲母親煉豬油,遠遠的就能聞到香味,米雲便像一個饞貓守候在旁邊,煉完油母親剛將油渣鏟出,我總是急切地將小手伸向油渣,全然不顧燙手燙舌,拿一個滾燙的油渣趕緊塞進嘴裡,咬一口油泡在口腔裡炸開了花,隨即一股濃香在唇舌間蔓延,閉上眼睛慢慢品味,滿足極了。
煉豬油過程中,隨便撒少許鹽,那味道更是讓人陶醉欲罷不能。米雲家每次提煉的豬油都有三四壇子,隻有近十年才少點,也還有兩三壇的量,米雲每年年後返廣省這邊偶爾都會帶上一大盆豬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豬油被現代大多數人定義為“三高”元凶,吃豬油的人越來越少,不是近期金龍魚運輸食用油出現油氣混裝的報道,估計很多人都忘記了幾十年前天天吃過的豬油,這一段時間,大家又不約而同的在家裡煉起了豬油來。
豬油在常溫下呈白色或淺黃色固體,遇高溫溶解成黃色液體。現在與過去相反,吃植物油的人越來越多,而吃豬油的人卻越來越少,豬油渣自然也變得稀缺。
原因大家都知道,無非是豬油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和高膽固醇,令許多人望而止步,他們固執地認定豬油是使人肥胖的根源,是患“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疾病的元凶,由此將“豬油”驅出廚房,趕下餐桌,甚至將“豬油”當毒品一樣遠離看待。
事實上,豬油是一種很好的食用油,它的香是其它食用油無法取代的。健康的人適量的食用豬油不僅無害,而且對身體有益。因為“豬油”是維生素d最豐富的來源之一,它所含的維生素比黃油要高出50。尤其是瘦弱的人食用“豬油”能補充營養和能量,豬油中豐富的油酸,是心臟健康所必須的脂肪酸。
豬油的熱穩定性好,高溫下不易產生其它有害物質,而植物油含有的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則相反穩定性差,特彆容易氧化釋放出一些有毒的物質。任何事物都要一分為二地看待,決不能一棍子打死,吃豬油揚長避短才是最明智的吃法。患有“三高”或者肥胖人群還是要慎食,或者不吃。
9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誰的童年時候沒有豬油渣的陪伴呢?還記得小時候,家裡的條件並不寬裕,記憶中媽媽總是會熬豬油,炒菜、豬肉拌飯、豬油拌麵都非常的好吃,將豬板油熬儘得到一大缸豬油時,感受到了媽媽的快樂,而我的快樂就是豬油渣,想起來那時候因為條件有限,平日裡基本很少能吃到零食,而熬油後的豬油渣就算是媽媽給米雲的最好零食了,噴香四溢,榨乾後的油渣十分香脆,小時候就愛吃這一口。
時過經年,豬油渣的味道仍存在米雲的記憶裡,那就是我們小時候最幸福的味道。
豬油要怎樣煉才能保證油和豬油渣都好吃?所謂好吃就是煉出來的豬油要白又香,油渣要香又酥脆。說實話米雲也不知道這個有沒有科技含量,記憶中米雲家熬的豬油都很成功,乳白色的,沒有任何腥味,小時候隻記得大鍋熬油炸,看不出技巧,米雲自己有在城市裡熬過,總是沒有成功過,還熬糊過幾次油渣,說來慚愧,看下網友分享的具體做法
第一步將豬板油或者肥膘肉洗乾淨,瀝乾水分,切成薄片,放入鍋中,加入2片生薑和幾粒茴香除異味,然後加入適量的清水開大水沸煮;
第二步期間要不斷地用鍋鏟翻動,防止底層的板油或肥膘肉與鍋底粘連,待水分蒸發後,鍋內開始冒煙,板油或肥膘肉開始縮小,轉小火慢慢油炸;
第三步炸至油渣變黃變硬時,關火,用漏勺將“豬油渣”、薑片、茴香等撈出,然後將煉出的油進行冷卻,在凝固前加入適量的食鹽和白糖,攪拌均勻,裝入不透明的容器裡,冷卻後定型,又白又香,像羊脂般不忍破壞;
第四步將“豬油渣”中的薑片和茴香揀出,撒入少許食鹽,用筷子稍稍拌一下,香噴噴的“豬油渣”就可以直接享用了,油而不膩,酥脆即化,十分美味。
豬板油是豬的腹腔肋骨上麵長的一層帶油膜的塊狀脂肪,出油率遠高於豬肥膘肉,一般情況下一斤豬板油出油率可達到80以上,而豬肥膘肉出油率為60左右,這裡的肥膘肉剔除掉了豬皮。
油水不相容,許多人不明白,煉豬油渣時為什麼要加水,這個看似困惑的問題,其實道理很簡單,加入冷水一方麵是為了讓豬板油或豬肥膘肉受熱溫度緩慢而勻速提升,讓油脂有足夠時間釋放更加徹底;
另一方麵若不加冷水,鍋內溫度快速上升,一部分油脂被汽化成油煙而在空氣中揮發,豬油渣也因此容易焦化過火,煉出來的豬油也會帶有焦苦味。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長時間高溫油炸的“豬油渣”也許會潛伏著致癌物質。
在熬煮豬板油或豬肥膘肉過程中,需要不斷地用鍋鏟翻動,將底層“豬油渣”翻至上層,反複循環,使之均勻受熱,保證豬油渣不糊化,炸的時候稍長一些。豬板油或豬肥膘肉開始出油的時候,一定記住要轉小火慢炸。
豬油渣除了直接食用還有哪些吃法?
青椒炒油渣是湖南飯館常見的地方特色菜,做法非常簡單。首先將青椒切成小圈,幾粒蒜籽去皮用刀背打扁,大蒜葉杆分開切;然後將瀏陽豆豉用溫水浸泡5分鐘撈出瀝乾水分;熱鍋下一勺潔白的豬油,將青椒和蒜瓣、大蒜杆爆香,放入豆豉翻炒幾下,加入油渣繼續翻炒片刻,加入大蒜葉、生抽、老抽、食鹽炒拌均勻即可出鍋裝盤。
酸菜炒油渣的特點是酸辣爽口,油亮而不膩。酸菜吸取了油渣的油分,變得更加圓潤豐盈,而油渣浸染了酸菜的風味,開始柔和不再讓人感到油膩。酸菜炒油渣具體做法與上述青椒炒油渣,大同小異,放入豬油後將酸菜炒香,然後再倒入油渣、辣椒同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香乾蒸油渣,這是一道長沙瀏陽的經典蒸菜,油渣既可以蒸香乾,亦可以蒸醃菜,香乾、醃菜和油渣三者同蒸更是出味。豆腐乾切片,醃菜切碎,碼在油渣上,再加入乾辣椒和豆豉,蒸熟後撒幾粒蔥花美味即成。
豬油渣不僅可以吃,而且是一道健康美味菜肴。在現代大多數人拒絕吃豬油的大環境背景下,豬油渣也隨之少見,豬油渣以豬肥膘肉煉出的口感最為香酥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