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係列講的差不多了,基本上每年的假期米雲都會去釣魚,過去都是在農村釣魚為主,近幾年在花錢的魚塘和免費的河溝處釣魚,今年都有幾次在河裡釣魚,就是很難釣到,釣了幾天都是空軍而歸,魚沒釣到,人曬的皮都釣了一層,人也曬的黢黑,現在魚資源太少了,米雲說的是免費的野釣資源太少,除非去偏遠的農村,米雲一下子不可能回老家去專門釣魚,米雲目前的經濟能力不行,還需要等幾年才能完全退休,米雲隻能儘量爭取50歲左右退休。
今天最後再說難纏的另一種魚就結束釣魚主題,以後最多穿插回憶,也可能暫時封筆不寫了,再過十年去寫,每過三十年一回憶。今天回憶的是朗姆魚主題,身材細小,和鋼鰍魚一樣的賤,釣不滑,蚯蚓百分之九十的都會被這兩種賤魚霍霍掉,一條朗姆魚可以拉上來十多次,半空中脫落入水,還會繼續咬鉤,直到被拉上來,由於朗姆魚身材細小,嘴唇比較薄,隻能輕輕用力提竿,稍微重一點點,就會拉破嘴唇脫鉤,朗姆魚也有一半脫鉤在岸上,一半在水中,米雲幾十年的釣魚生涯中,大部分時間都會與朗姆魚打交道,因為米雲長期在農村水塘野釣,基本上每個魚塘都少不了它,最後拿她做壓軸,結束米雲的釣魚專題故事。
幾十年前盛行的鋼鰍魚慢慢消失在人們的生活中,但是朗姆魚並沒有消失,水塘裡到現在都有,米雲近五年釣魚的時候還是會經常碰到朗姆魚,由於經驗豐富,基本上都能釣上來,釣朗姆魚沒有彆的訣竅,就是輕輕提竿,把魚帶上來,隻要能帶上岸就是勝利,就像揮手一樣的溫柔,用最溫柔的提竿方法,就能把朗姆魚釣上來,朗姆魚還是比較好吃的,雖然比較費魚餌。
朗姆魚的學名叫麥穗魚,是鯉亞目,鯉科,鮈亞科,麥穗魚屬的一種魚。釣魚人最煩的是麥穗魚搶食鬨鉤。朗姆魚一般在5厘米左右,而嘴尤小,因而吃食很難吞入口內,喜銜食並碎食。故無論蚯蚓、紅蟲、麵食,它都積極搶食,而且往往銜著就跑。釣者的釣餌極易被它銜走又釣不上魚來,甚為讓人討厭。沒有一點技術是不容易釣上朗姆魚的,米雲每次都能釣上幾十條朗姆魚,有大有小,小拇指大的朗姆魚都有被釣上來過。
朗姆魚俗稱羅漢魚、砂魚等,學名食蚊魚,品種較多,水域不同體色也有變化。適應性強,分布廣,基本遍布我國各大水域,以浮遊生物、水生昆蟲及水生植物為食。它四季可釣,就算在冬季也一樣會瘋狂吃口,這是因為麥穗魚不怕冷,而且冬季食欲仍很強,冬季浮遊生物、植物少,也沒有水生昆蟲,它們沒東西吃,饑餓難難當,所以垂釣時看見魚餌吃口特彆快基本都是搶著吃。
在冬季一般除了鯽魚,其他魚類都比較困難,這時,釣朗姆魚往往也會成為一些釣者喜愛的垂釣活動。很多漁場老板都會故意放很多的朗姆魚在水塘裡,當人們釣魚時,受到朗姆魚的乾擾,就很難有好的收獲,戰鬥力減大半。在農村一些養魚塘裡也會放上很多,就是怕有人偷釣,這樣也能達到保護池魚的目的。
麥穗魚的咬鉤動作非常迅速且頻繁,這會導致釣魚人的浮漂信號變得非常混亂,難以判斷是否有目標魚類咬鉤。由於它們的口小,吃餌的動作小,浮漂的漂相雜亂無章,提竿總是空竿,極大地影響了釣魚人的判斷和釣魚體驗。同時麥穗魚聚群的話,基本就證明水中沒有大型魚類的存在,會令人很是頭疼,喜歡搶食的魚種,又釣不滑,脫鉤了,還會來咬鉤,一窩可以釣上十幾來條,源源不斷,比較影響釣魚戰果。
朗姆魚的生存環境應該不挑,米雲記憶中,生活二十多年的兩個村子裡都有大量的朗姆魚,不管是家養魚塘還是野溏,水溝裡也有朗姆魚的身影,可以說無處不在,朗姆魚的生存能力還是比較強大的,可能它膽子大,喜歡吃東西,基本上沒有怕矩,可以多次冒險,半空脫鉤了無數次,還是會為了一口吃的,繼續咬鉤。後來米雲長大了又去了幾個村子,還是會碰到這種魚,但米雲經驗豐富,一次就能釣上來幾十條朗姆魚,有的人基本上釣不上來朗姆魚,這就是米雲的幾十年的實戰經驗占優勢,釣朗姆魚,隻能溫柔對待,提竿輕輕,把魚帶上來,就跟摔跳繩一樣的控製力量,稍微用力就會拉破朗姆魚的嘴唇。
很多人都喜歡吃魚,也喜歡釣魚,而大多數釣魚的人應該都碰到過麥穗魚也就是米雲的家鄉話朗姆魚,這種魚是鬨窩能手,由於其吃餌的習慣和彆的魚不同,都是先拉著食物跑,不會直接吞掉,因此很難抓住。另外這種魚個頭較小,很多人都對它不感興趣,那麼為什麼常見的麥穗魚都這麼小?它到底能長多大?
麥穗魚最長能長到10,但10以上的比較少看到,見到最長的也就7左右。這是網上看到的說法,米雲不知道是不是絕對的數據,米雲就好像釣到過超過10的朗姆魚,就是近五年的事,吃的肥肥的,長長的,趕得上刁子魚的塊頭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湖南一位釣友釣獲一條罕見的“巨型麥穗魚王”,這條“麥穗魚王”體長有三四十公分,看起來幾乎跟一條草魚和鯽魚一樣龐大。
魚體長37~102毫米。體長,側扁,尾柄較寬,腹部圓。頭稍短小,前端尖,上下略平扁。吻短,尖而突出,眼後頭長遠超過吻長。
這位釣友驚奇的說,一開始他以為是條小草魚,可是仔細看跟草魚差異很大,倒是跟常見的麥穗魚一模一樣!很多人質疑這可能是一條其他的魚種,比如草魚,鯪魚之類的,但是相比較又和它們大不相同。所以說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10㎝絕對不是朗姆魚的極限,米雲也相信,米雲自個就釣過超過10長的肥大朗姆魚,和鯽魚黃辣丁一起燉湯吃了。
麥穗魚主要生活在池塘、湖泊、溝渠中,以枝角類、橈足類等為食。人工養殖的話可以飼喂魚蟲的,或者水蚯蚓,血蟲都可以,另外魚飼料它也會食用。
麥穗魚常見於江河、湖泊、池塘等水體。生活在淺水區。雜食,主食浮遊動物。麥穗魚分布極廣,幾乎所有淡水水域都有它的蹤跡。但具體來說,靜水水域和水的透明度不高的水域麥穗魚較多,而水流較急又深的水域少有麥穗魚。水草較多的池塘麥穗更多,因它大量吞食附著於水草的各種魚卵。
麥穗魚在東亞大陸、日本及台灣各地淡水域均有分布,在我國東部地區為土著物種。由於其吃蚊子幼蟲等特性,許多國家引進其來滅蚊,但由於缺乏天敵,有成為外來入侵物種的隱患,在雲貴高原地區成為外來入侵物種,是滇池等湖泊土著物種滅絕的元凶之一。
麥穗魚對於池塘的水質要求比較高,所以養殖麥穗魚的池塘水質一定要乾淨,可以選擇石頭塘進行養殖,如果養殖地附件沒有石頭塘也可以改造一下普通的池塘,改造第一步是清理淤泥,把池塘底部的淤泥給清理出二十厘米左右的深度,然後購買一些堅硬的石頭,投入在池塘的底部。過去魚塘主喜歡放這些朗姆魚,讓釣魚人頭疼,現在的農村魚塘基本上還是這個樣子,用地龍誘魚,一晚上可以放大幾斤朗姆魚,煎煮油炸都不錯,就是費手,取魚腸雜物。
投放麥穗魚的密度不能過大,初次喂養麥穗魚的池塘水深建議控製在一點五米左右,如果是夏季或者是冬季水位的可以適當的調深一點。初次投放麥穗魚的密度要控製在合理的範圍,要根據池塘的麵積大小、池塘水質的標準情況、以及養殖池塘周圍平均的溫度,如果各方麵條件良好,建議放養密度在一萬三尾一畝,如果各方麵條件一般控製放養密度在八千尾一畝。
麥穗魚剛下池塘後,自身的進食能力比較的低,所以前期投放飼料的次數最好可以控製在兩次,早上投放一次晚上投放一次。每次投放的飼料要慢慢的增加,最好可以製作一個投放飼料的表格,這樣可以很方便的觀察出魚群每天進食的次數和數量,每次投放的飼料如果出現吃不完的現象,就要及時的打撈出池塘,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水質汙染。
由於麥穗魚個體小,毫無經濟價值,幾乎是沒有人工養殖的,就算養了也不是為了賣它,隻不過是讓釣魚人頭疼,現在野生的麥穗魚數量較多,大家要是喜歡,可以去野外河流和農村的水塘裡進行捕撈。
麥穗魚雖然小,但卻是無數釣魚人的噩夢。要說釣魚人最討厭的一種魚,那麥穗魚估計是被投票最多的了。而麥穗魚之所以如此的招釣魚人厭惡,也是有原因的。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麥穗魚實在是太貪吃了。麥穗魚作為一種雜食性的魚類,食性本來比較廣,對於各種釣魚的餌料都是來者不拒。而且這種魚的生命力頑強,繁殖能力也強,都是成群的出現,而且不怕死傷,為了一口吃的可以反複咬鉤上來。如果釣魚人碰到了麥穗魚,那就是噩夢的開始,不釣完朗姆魚,其它正經魚也難上鉤。
每當餌料入水,麥穗魚總能以驚人的速度和靈活性迅速搶食,讓其他魚類望而卻步,導致釣者常常空手而歸。和鋼鰍魚一樣,是釣魚人最怕的魚,隻不過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也不會再去與朗姆魚計較。幾十年前,人們釣魚,就是為了垂釣大的魚的,像麥穗這樣的小魚根本瞧不上,所以也就討厭它。那時候物質匱乏,一年吃不上幾頓肉魚雞蛋,就是為了魚而去,釣幾條大魚改善生活,朗姆魚還不夠塞牙縫的。
經常野釣的朋友對麥穗魚都不會陌生,在自然水域中釣魚,隻要有麥穗魚鬨窩,想釣到其他魚類那是相當困難的,麥穗魚通常都是群體活動,一來就不是一兩條,而是一大群!進窩後不停的搶奪餌料,浮漂就像在水麵跳舞,因為麥穗魚是小型魚,嘴巴更是小的可憐,浮漂是動作不斷,但就是沒法把它釣上來,是一種讓釣魚人非常頭痛的魚。當然野釣經驗豐富的自然不怕它,可以輕鬆帶起來十幾條,米雲就可以一次性輕鬆釣上來幾十條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麥穗魚有好多個彆稱,如羅漢魚,巴齁、小貓魚、麻骨嫩魚、蒿鮦子等等,各地都有不同的叫法。麥穗魚在我國分布的水域非常廣泛,可以說大江南北的水域中都有。有釣友就說,好羨慕外國的釣魚人,他們的水域中就沒有麥穗魚,哈哈!你錯了,麥穗魚雖說原產地在中國,但它已經入侵的歐洲國家就多達32個,而且外國人更拿它們“束手無策”。
麥穗魚屬於雜食性魚類,個體大的能長到10公分左右,主要食物是水中的軟體幼蟲,它也是蚊子幼蟲的“克星”。早在80年代,我國雲南就引進了麥穗魚,放養於滇池,結果沒想到的是,這小小的麥穗魚繁殖力驚人,很快滇池就成了麥穗魚的天下,導致本土的魚類大量縮減!如今在我國的淡水水域中,大部分的河流湖庫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歐洲國家為何出現我國的麥穗魚呢?這不得不說到麥穗魚消滅害蟲的本領,長大後的麥穗魚一天就可以捕食1000多隻蚊子幼蟲,歐洲人也正是看到了麥穗魚的價值,相繼從我國引入這種魚去消滅蚊子幼蟲。可讓歐洲人沒想到的是,麥穗魚引入後,在他們當地的自然水域中沒有天敵威脅,在數年時間裡就大量繁殖,如今已成為入侵魚類。
據統計,麥穗魚入侵的歐洲國家已經達到32個,有摩爾多瓦、羅馬尼亞、立陶宛、塞爾維亞、意大利、斯洛伐克、伊朗、西班牙、匈牙利、瑞士、希臘、土耳其、德國、土庫曼斯坦、法國、英國、斐濟、阿爾巴尼亞、丹麥、阿爾及利亞、捷克、亞美尼亞、保加利亞、奧地利、比利時、阿塞拜疆等國,麥穗魚也是入侵歐洲最成功的魚。
論個體大小,麥穗魚在其他魚麵前根本就不值得一提,那為何歐洲人會把它定性為入侵魚種束手無策呢?這裡主要關係到兩個方麵,那就是麥穗魚的捕食習性和繁殖速度。麥穗魚是可以捕食大量的蚊子幼蟲,也以蚊子幼蟲為食,但它同樣會吃彆的東西,比如其他魚類產下的魚卵,你產卵我就吃掉,本土魚類後代被麥穗魚給“截胡”,數量也在急劇下降。
第二個是麥穗魚的繁殖能力,我們熟知的鯉魚一年產卵一次,鯽魚一年產卵兩次,但是麥穗魚它一年可以產卵3次,每次產卵數量在300~3000粒左右,不知道它的小體格怎麼這麼能生,而一條麥穗魚從出生到產卵隻需要一年時間,加上歐洲對魚類資源以及生態保護做得比較好,大大提高了麥穗魚成長和繁殖速度,最後形成了不可控的局麵。
在自然水域中,想徹底將麥穗魚消滅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把河水排乾,我國的一些養殖魚塘,一般會在清塘以後,撒上石灰,或者把魚塘曬乾,才能徹底把潛藏在淺水的麥穗魚消滅,其他辦法根本無法根除。麥穗魚在歐洲泛濫後,各國也投入了不少資金和人力,想控製和滅麥穗魚,可到最後依然收效甚微。
吃過麥穗魚的人都知道,它要比白條魚、鰟鮍等小型魚類好吃得多,雖然魚不大,但肉質緊實,油炸後可以不吐骨頭整條吃。釣魚人不喜歡它的原因不是麥穗魚不好吃,而是它嘴巴太小,數量雖多,但是想釣上幾十上百條湊夠一盤那實屬很難,1號袖鉤它都吞不下!所以釣魚遇到麥穗魚鬨窩,真的很讓釣魚人頭疼,新手肯定是怕這種鬨窩子的朗姆魚。
我們中國人自古就酷愛吃魚,古時候還有“無魚不成席”之說,這種美食文化一直延續到現在。可是當代人們的生活條件非常優越,吃席也不是什麼稀罕事了。而宴席中的必備菜品“魚類”,卻越來越難吃了。宴席菜和餐館裡流行的都是黃骨魚,還有各種草魚的燒烤,各種烤魚的原材料都是取自草魚。
其實魚類菜品難吃的根本原因,並不是大廚的廚藝不精,而是原材料的問題。因為現在人民對魚類的需求過大,所以飯店裡售賣的魚類,90以上都是養殖魚。而養殖的魚不管是在口感上還是肉質方麵,都是沒有辦法與野生魚類相提並論的。也並不是一定要完全的野生魚才好吃,大水庫裡的魚也不錯,隻要能吃流食的魚都不會差,小魚塘精養池喂養的魚就會差很多,飼料魚的口感是一定比水庫魚和海魚差很多的。
米雲的目標還是在老家河裡釣幾條魚上來,去了幾次都是空軍,隻被咬過一次鉤,河裡釣魚也需要大成本,魚餌不好,也很難讓魚上鉤。米雲隻能去撿漏,總會撿到一條餓肚子的魚上來。釣魚係列就已朗姆魚收尾吧!米雲準備靜下心來賺錢了,也不知道有沒有時間再來更新,原則上三十年一回憶最後,十年一回憶也好,要不然都沒多少年代故事可回憶,或者是有些回憶敏感,還不到寫出來的時候。
喜歡80後的回憶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80後的回憶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