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宋軍圍城之後又是挖溝又是決河築壩,北漢的大宰相郭無為終於是坐不住了。劉繼元不肯投降,他就得跟著劉繼元在城裡死耗,可他實在是沒辦法讓自己相信太原城能夠在趙匡胤的麵前永遠堅挺。如果到時候城破,他不但是亡國宰相,而且還沒有顏去麵對趙匡胤,畢竟到時候他這個臥底就會顯得毫無價值。局勢逼得他必須得再做決定了,而且要快,要在太原被攻陷之前做一件足夠讓他顯得很有價值和分量的事。
北漢軍隊接連兩次偷襲都狼狽而回之後,郭無為的腦子似乎也開竅了。在第二天的朝會上,麵對北漢君臣滿堂的沮喪哀怨之色,郭無為跳出來大聲說道“陛下,我們之所以會失敗都是因為我們沒有派出最強的將軍和士兵一起發動攻擊,請給我一千精兵再配兩員大將,我要親自領兵去擊殺宋軍以振士氣。”
麵對郭無為的熱血爆棚和主動請纓,劉繼元大喜,他當即命令北漢最強的兩位將軍楊業和郭守斌為他的副將,然後讓這兩人各自精選五百精甲跟隨郭無為再次出城去夜襲宋軍的營寨。
這天晚上又是一個陰雨連綿之夜,劉繼元親自到城門口為郭無為等人送行並說要在這裡等著他們凱旋而歸。
郭無為帶著這一千人出了北門,到了北橋邊上他停了下來,他命人召喚楊業和郭守斌到他身邊來,說是要有機密之事相商。他其實哪有什麼機密的事,他不過是想帶著這兩員北漢的大將以及這一千精兵向宋軍投誠,有了這份功勞,趙匡胤那裡肯定會給他一定的好處。然而,見了鬼的是這兩人都沒來,楊業派人來說他的馬受傷了,然後便帶著人回去了,而郭守斌更是不見蹤影,連人都找不到了。郭無為大喊郭守斌的名字,可連個回音也沒有。
這下郭無為就傻眼了,他該怎麼辦?就帶著自己的這點人去投降宋朝嗎?可如此一來他又還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投降籌碼呢?到了這個時候他心中所想的還是自己的榮華富貴,而不是如何保住自己的老命,於是他做出了自己這一生中最為錯誤的決定他帶著人馬又回到了太原城。
回去之後,郭無為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難過了。很有可能的是,他想投降的事被人給提前察覺了,然後才有了楊業和郭守斌的突然撤回和失蹤,並且這事還被人捅給了劉繼元。聯想到他之前對自己的勸降以及不久前那場當眾自殺未遂的事件,再加上他這一次的一反常態,劉繼元也就此對郭無為的忠誠產生了懷疑。
幾次偷襲都毫無成果之後,北漢這邊也就此老實了,而宋軍也在按部就班地挖溝築壩,兩邊就再也沒有發生什麼衝突和交戰。北漢這邊在等著宋軍攻城或是等著宋軍哪天放水來淹城,同時他們每天也在對北邊的遼國人望眼欲穿,而宋軍這邊也不打算攻城,自從趙匡胤打起了汾河的主意他就沒想過要用士兵的血肉之軀去拿下太原。
十幾天之後,時間進入了四月中旬,一個讓趙匡胤的神經陡然緊張起來的消息傳入了他的行營遼國軍隊馬上就要進入北漢境內了。得到奏報,趙匡胤立即命人緊急用驛馬把在太原以北的陽曲縣駐軍的宋軍主將何繼筠召至太原城下。
很快,何繼筠快馬加鞭地趕來了。趙匡胤在行營裡接見了何繼筠,然後向他麵授機宜教他如何用兵以敗遼軍。同時,趙匡胤還抽調自己近衛軍裡的精銳騎兵驍雄軍跟隨何繼筠一起回到陽曲縣以阻截遼軍。這支由驍雄軍副指揮使孔守正率領的數千騎兵可謂是宋軍裡麵最為精銳的騎兵力量,如此也可見趙匡胤對此次戰鬥的重視程度。
何繼筠領命之後就要準備出發,可趙匡胤叫住了他。此時天氣炎熱,趙匡胤命人將一碗消暑的麻醬粉賜給了何繼筠。何繼筠滿是感動地接過這碗麻醬粉,然後他聽到趙匡胤對他說了一句話“明天中午,朕在這裡等著你大捷的好消息!”
何繼筠二話沒說,他一抹嘴,然後謝恩而出,隨即他就帶著趙匡胤給他的這幾千精甲鐵騎向著北方揚塵而去。
回到駐地不久,何繼筠和這幾千驍雄軍還來不及休整就得知遼國人在陽曲縣以北的位置出現了,何繼筠立馬集合自己的部眾並帶著驍雄軍主動向遼國人迎了上去。遼國人沒有想到宋軍竟然會主動來找他們乾架,但他們無所畏懼,多年以來他們殺入漢地從來都是所向披靡,可是如今他們所麵對的對手卻不同以往,這是新生的大宋帝國戰力最為強悍的一支鐵血之師。
宋遼兩軍相遇之後也沒有什麼客套可言,一場簡單粗暴的兩相衝鋒的場麵隨即上演,慘烈的近身血戰就此爆發。孔守正率領的驍雄軍鐵騎衝鋒在前勇不可當,在以騎術見長的遼軍麵前他們的表現絲毫不落下風。雙方一場激戰下來,最後敗退的竟然是久負盛名的遼國鐵騎。這一戰宋軍斬殺遼軍首級一千餘顆,生擒遼國武州刺史王彥符,俘虜數百人、繳獲戰馬七百餘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獲勝之後,何繼筠第一時間讓自己的兒子何承睿飛馳太原向趙匡胤報捷。前方正在經曆惡戰,趙匡胤這邊也是迫切地想要知道戰況如何,如果戰敗他就必須得集結兵力準備對付即將到來的遼國人。
等到約定的時間即將來臨,趙匡胤再也等不及了,他登上太原城北的一座高台遠望,他來回徘徊,焦慮之色溢於言表。突然間,北方的地平線上出現了一個正在向著太原城疾馳而來的騎兵。趙匡胤知道這人肯定是來傳遞戰報的,結果已經出來了,可他隻能在這裡乾著急,到底勝利了沒有?最後他實在是等不及了,他命令自己的一名親兵向來人迎了上去,他要儘快地知道結果。
從何承睿口裡得知戰況後,趙匡胤的這名親兵向他所在的高台狂奔而來。這名親兵忍不住滿臉的興奮,他大老遠就開始向趙匡胤大呼道“大捷!陛下,我軍大捷!”
一瞬間,環繞在趙匡胤身邊的這隊親軍是全軍歡呼,繼而整個北營的宋軍也是歡聲雷動!
很快,孔守正率領著參戰的驍雄軍帶著遼國人的千餘顆首級回到了太原。趙匡胤命令將這些遼國人的人頭整整齊齊地擺放在太原城下,他要讓北漢人看個清楚你們所依仗的遼國人已經被我給擊敗了!
北漢人這下可就更加的垂頭喪氣了,遼國的救援是他們的底氣之所在,然而現在連遼國人都被打跑了。不過,他們還是沒有投降的打算,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被宋軍打疼,而且他們還有一個“鐵骨錚錚”的皇帝。另外,太原城內的遼國使者韓知範還告訴他們,遼國還有一路援軍,他們很快就會來到太原城下。
這一等又是十餘天過去了,趙匡胤的大溝和堤壩就快要完工了,而他早前所預料到的一件事這個時候終於成為了現實。
遼國人果然從幽州方向出兵了,他們一路南下進入了定州境內。此刻宋軍主力大軍正在圍困太原,遼國人這一路上走得是暢通無阻。他們不知道的是,趙匡胤的那個結義大哥韓重贇領著自己的大軍已經在定州境內的嘉山附近等了他們好久好久了。得知遼軍這天行至嘉山並宿營於此,韓重贇這天夜裡命令手下所部人馬銜枚而進悄悄地抵達了遼軍營地外圍。
風高月黑之時,遼軍的哨兵不經意地一個抬頭發現自己的眼前出現了一片黑壓壓的黑影,他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覺,當他睜眼再看之後頓時兩腿發軟連滾帶爬地回到了軍營,他並沒有看見什麼惡鬼,他所看見的是突然出現在他麵前的旌旗漫天的宋軍。
遼軍大營頓時就炸開了鍋,他們瞬間就嚇尿了,而他們的主帥也被嚇破了膽不是說路上沒有宋軍嗎?這些人是從哪裡跑出來的?而且我們之前竟然沒有偵查到他們的蹤跡,他們到底有多少人?
敵情不明且是在黑夜裡遭遇突襲,在這種情況下遼軍主帥下令撤兵,見遼軍開始拔營而不是備戰,韓重贇抓住這千載一時的良機命令宋軍全麵出擊。驚慌中毫無鬥誌的遼國人被宋軍一陣追殺,他們潰不成軍地一路北逃。此戰宋軍斬首遼軍首級三千餘級,生擒遼軍大小將領二十七人,俘獲戰馬牲口無數。
至此,兩路遼軍都被宋軍擊敗,可北漢人還是不準備投降。七天之後,趙匡胤終於徹底失去了耐心,現在他的堤壩已經築好了,而隻要他一聲令下汾河之水就會頃刻間直抵太原城下。他明白北漢人這回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他本想兵不血刃地拿下太原,可目前這形勢逼得他不得不做那件他極不情願去做的事——他下令決開水壩水淹太原!
喜歡北宋帝國興亡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北宋帝國興亡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