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穩字當先_北宋帝國興亡史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北宋帝國興亡史 > 第2章 穩字當先

第2章 穩字當先(1 / 1)

在確定了皇位的繼承人後,接下來就該是皇太子趙恒的登基儀式。當一切準備妥當,眾人正準備行禮參拜新帝之時,已經出現視力障礙的老宰相呂端卻傲然挺立在一眾朝臣的身前毫無下跪參拜的意思。眾目睽睽之下,呂端就那樣直挺挺地立在殿下,然後他公然要求侍從將擋在新皇帝麵前的簾子掀開以便讓他確認大殿上麵坐著的那個人到底是不是趙恒本人。

簾子被掀起來了,可呂端還是看不清上麵那人的臉,於是這個六十多歲的胖老頭兒乾了一件堪稱“大逆不道”的事,而這事在曆史上甚至隻有囂張跋扈到了令人發指的權臣才能做的出來。隻見他扭動著自己肥胖的身子慢慢悠悠地走上了台階,然後近到新皇帝麵前把這人的臉給瞅了個仔仔細細。當他在確認了此人正是趙恒之後,他這才返身下殿然後率領群臣對趙恒行跪拜之禮。

當初決定任命呂端為宰相的時候有人曾勸說趙光義,說呂端這人有時候是個糊塗蛋,根本不能當宰相,可趙光義卻說呂端大事不糊塗。事實證明,趙光義這一回堪稱慧眼識珠。

新皇登基之後,趙恒按照慣例開始進行一係列的封賞

尊封前皇後李氏為皇太後,封秦國夫人郭氏為皇後。

被趙光義廢為庶人的皇兄趙元佐被封為左金吾衛上將軍並恢複其楚王的爵位,改封皇弟趙元份為壅王,趙元傑為兗王,趙元偓封彭城郡王,趙元偁封安定郡王,趙元儼封曹國公,皇侄、閬州觀察使趙惟吉(趙匡胤的孫子)為武信軍節度使。

這裡麵需要著重提到的是趙元佐。趙恒登基之後曾表示想來探視自己的這位兄長,但趙元佐卻拒絕了並直言就算是趙恒來了他也不見,兄弟二人也就此終生未再相見。

宰相呂端加封為尚書右仆射,前太子賓客李至和李沆(趙恒的老師)分彆加官為工部尚書和戶部侍郎並雙雙進入中書省出任參知政事。

接著是趙恒對軍方的封賞傅潛、王超、李繼隆、高瓊並領諸軍節度使,其中李繼隆以鎮安軍節度使的職銜加授同平章事之銜從而成為宋朝地位和身份最高的軍人。另外,加封範廷召為河西軍節度使,葛霸為保順軍節度使,王漢忠為威塞軍節度使,康保裔為彰國軍節度使,王昭遠為保靜軍節度使。請注意以上這些人的名字,他們在很快就要到來的新一輪宋遼戰爭裡都將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隨後,趙恒又發布了一道極其出人意料的重要任命,因為雍熙北伐的慘敗而遠離政界和軍界多年的曹彬以鎮海軍節度使的身份重新出任宋朝軍方辦事機構的最高領導人樞密使。

活著的人有封賞,已經故去的皇室成員也有追封和恩賞,趙恒下令恢複被自己的父親定性為“謀逆之臣”的趙廷美在生前的所有官職和爵位西京留守兼中書令以及秦王。追贈已故皇兄、趙匡胤的長子魏王趙德昭為太傅、追贈趙匡胤的次子岐王趙德芳為太保。此外,追封潘美的女兒、已故的莒國夫人潘氏為皇後並賜諡號“莊懷”。

當然,最重要的一個人也是不能忘的,此人正是趙恒和趙元佐的生母。可憐這個貴為當今天子母親的女人死前竟然連個貴妃都不是,隻有一個隴西夫人的頭銜。趙恒追贈其為賢妃,隨後又在此基礎之上追贈其為“元德皇太後”。

有賞就必有罰,先前陰謀擁立趙元佐為帝的王繼恩等人相繼被罷官免職知製誥胡旦責授安遠軍行軍司馬,隨後又被削籍並流放潯州,參知政事李昌齡責授忠武軍行軍司馬,宣政使王繼恩責授右監門衛將軍,此二人一並遷往均州安置。

在這之後,趙恒再又宣布大赦天下,內外群臣全都官升一級。

這個皇帝的寶座現在終於是被趙恒一屁股給坐實了,得天下之後自然就是治天下,而治天下的核心議題就是如何選人和用人。

自有人類社會以來,無論各個文明時期的統治者在口頭上和形式上將法治提升到何等的高度,但隻要一個人的腦子是正常和清醒的,那他就應該承認一個事實人類社會從來都是人治社會而非法治社會。再健全的法製如果不被遵循而隻是一麵有名無實的旗幟,那麼這個社會也就無從談及清明和穩定。反之,即使沒有法製但隻要有一套嚴格約束所有人並被認真執行的行為規範,那麼這個社會也不會太過亂套。

總而言之,決定社會人文環境優劣的最關鍵因素在於這個社會的管理者是怎樣的一個人或群體,明君能臣之所以能夠興國安邦,昏君奸賊之所以導致國家傾覆和淪喪都是基於此理。一個社會如果某天出了大問題,那麼問題永遠不是出在法製的是否健全上麵,根源在於人——法製的製定者、執行者和監督者。

有鑒於此,對於一個國家而言,上層人物的構建和組成就是一個涉及到國家前途和命運的大事,一將無能禍及三軍,打仗如此,治國同樣如此。初登帝位的趙恒無疑想做個好皇帝,而他的選人任人無疑就顯得極為重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句話在趙恒剛一登基就得到了鮮活地體現。當年趙光義登基之後可以說是幾乎保留了趙匡胤的原班重臣,但趙恒上台以後卻立馬把自己的兩位老師李沆和李至給提拔為了參知政事。儘管趙恒有過在開封府理政的經驗,但治理一個龐大的帝國其難度絕對遠遠勝過為政一方,這時候對於趙恒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他能否為自己找到得力的肱股之臣,而他這時候選擇重用自己的兩位老師也無可厚非。

當然了,呂端此時仍然是在中書省裡執牛耳的那個人,無論從哪方麵來考慮趙恒都得對呂端繼續委以重用,而且呂端對他的擁戴之功更是讓他對這位老宰相感恩戴德,以至於每次朝會他都會對前來參拜他的呂端躬身回禮,一個臣子能夠真心享受帝王的如此禮遇或許也隻有諸葛孔明這類人才能夠與呂端相提並論。這還沒完,貼心的趙恒充分考慮到呂端因為體格肥胖而行走不便,於是他便命人改造了殿前的台階以便呂端每次上朝可以不那麼費勁。如此恩遇,這在整個宋朝可謂是獨一份兒地存在。

政務方麵有呂端坐鎮,另外再輔以李至和李沆這兩位品德隆重的飽學之士,如此配置至少能夠保證宋朝的朝政在皇帝更替的這段時間平穩運作。

至於軍事方麵,趙恒在這個時候把曹彬重新起用就顯得用意深遠了。作為趙匡胤和趙光義時期的兩朝重臣和軍中大將,不管曹彬的軍事能力如何,隨著開國時期第一代戰將之花的相繼凋落,曹彬此時在軍中的威望和資曆都讓其他人望塵莫及,曹彬在這時候重新出山並執掌樞密院無疑可以最大程度地起到穩定軍隊的作用。

很遺憾的是,這個位置其實最合適的人應該是李繼隆,但此人的敏感身份以及他的妹妹之前的所為都注定了他將步入他戎馬生涯甚至是整個人生的黃昏,儘管此時的他才僅僅四十七歲。完全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不是因為後來被趙恒寄予厚望的傅潛以及王超——這兩個由趙光義親自提拔起來的戰場廢物在遼軍鐵蹄麵前太過懦弱,那麼李繼隆這一生或許就將再無任何的閃光時刻。

在被加封為同平章事之後,李繼隆一時間可以說是軍隊裡最為聲名顯赫的人,然而這隻是一個無比尊貴但卻毫無實權的頭銜。作為一個統帥型的領兵大將,李繼隆在他軍事生涯的黃金時期因為政治原因而被人為地雪藏,不得不說這是他乃至是整個宋朝的悲哀。

除了曹彬和李繼隆,軍方另外兩個值得說道的人就是上麵提到過的傅潛和王超。作為趙光義當親王時期的親信武將,這兩人在趙光義稱帝以後也是跟著一起扶搖直上,而隨著雍熙北伐的失敗導致宋朝的第一代戰將或死或退,傅潛和王超也就此順位成為宋軍的高級武將開始鎮守一方。不過,縱覽此二人在戰場上的表現著實難以讓人將他們與所謂的名將聯係起來,無論是從個人戰力以及領兵時的戰績來說他們其實都沒有資格成為宋朝抵禦遼國的北疆統帥,但他們就是憑借自己對趙光義的忠誠分彆混到了禁軍侍衛馬步軍都虞候和禁軍殿前都指揮使並兼領一方節度使的頂級武將位置。

對於被自己的父親所倚重和信任的這兩個人,趙恒也是繼續信任他們並加以重用。動蕩的戰爭時期宋朝尚且需要聽話的軍人,眼下的這個“和平時期”就更是需要聽話的軍人。戰場上能不能殺敵是次要的,關鍵是要對皇帝陛下絕對忠誠和聽話,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北宋的第二代武將集團裡是傅潛和王超率先冒出了頭,而不是諸如範廷召、康保裔和高瓊之類的比他們二人更有血性和鬥誌的武將。

穩,一切以穩為重,以穩為主——這個幾乎是曆代王朝在治理天下之時以及後期出現亡國征兆和事件時所秉持的第一要訣,初登帝位的趙恒以及正處在權力過渡時期的宋朝也不能例外。況且,宋朝西邊的李繼遷和北邊的遼國可是一直都虎視眈眈,自古以來趁著對方國喪期間大舉興兵的事可是數不勝數。所以,至少眼下來說趙恒對軍政兩大係統的人事安排和調整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喜歡北宋帝國興亡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北宋帝國興亡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逍遙誰得知 噓!她在囤貨等末世 綁定生子係統後成為人生贏家 蓮花樓之並蒂蓮 雲起鳳禾 人在奧特:從海帕傑頓幼蟲開始 盜筆,誰叫我厲害呢 火影:不想被柴刀的我,拯救忍界 愛你十年不珍惜,我出國你哭什麼? 我在修仙界養神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