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鮮香,嫩滑爽口,這雞丁一嘗就是大姐兒的手藝。”
“可不是嘛。”老太太接話道,“小丫頭心疼你這爹爹,說你最近瘦得厲害,不顧天氣悶熱,親自在那煙熏火燎的灶房忙碌了大半個時辰,專門為你做的菜。”
說著又指了指桌子中央的滿滿一簸箕的綠色麵條道“這叫槐葉冷淘,也是大姐兒想的新點子,味道清新爽口,夏天吃著很是開胃,小丫頭專門給你留的,你也試試。”
蘇父夾了兩筷子麵條,按照蘇虞所指示的,拌了醬汁,嘗了一口,眼睛一亮。
“酸辣可口,回味清新,果然好吃。”
蘇父看向蘇虞,眼裡閃過慈愛,“辛苦我們大姐兒了,不過下次不用做了。爹什麼都能吃,再說你現在備嫁,要好好養養皮膚,專心在屋裡繡繡嫁衣即可。”
蘇虞五官精致,鵝蛋臉,柳葉眉,睫毛彎彎,鼻頭小而圓潤,嘴唇同樣好看,櫻桃小口。最美的是那一雙大大的杏眼,看人的時候無辜又惹人憐愛。
唯一不足的是她的膚色不白。
不過蘇虞倒是對她這臉色非常滿意,一看就很健康的蜜色。
嗯,是曬足了太陽的。
“阿爹——”蘇虞故作羞澀地喊道。實則內心罵罵咧咧,嫁人,嫁什麼人?她才十六歲,還是個孩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如果不是大熙律規定女子年滿十八未嫁(特殊情況,如遇守孝或者國喪除外),需要罰銀徒刑,甚至累及父母,蘇虞一定會想法子勸說父母不要急著給她定親。
好在父母親挑選夫婿時提前知會過她,蘇虞花了大半年時間驗證,確定對方確實如蘇父所言,是個容貌俊朗、有上進心、品行高潔的少年郎,點頭同意了,這才定下婚約。
看到孩子害羞,大家都善意地笑了。
老太太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小丫頭不用不好意思。”
老太爺讚同道“你祖母說得對。”說著又仔細端詳了下孫女,“嬌嬌兒確是世間少見的美女子,唯一不足就是這皮膚黑了些,是要好好捂捂白。”
時人皆以膚白為美,不論男女,皆愛在臉上傅粉以增白膚色。雖說蘇家沒這傅粉的習慣,也覺得蘇虞就算臉不白也是極美麗的。
但蘇家一家如何能挑戰得了整個社會的審美,為了蘇虞將來嫁到夫家日子能過得更好些,該做的還是要好好準備。
“祖父——”蘇虞都快崩不住臉上的表情,隻好垂下頭裝作害羞的模樣。
二嬸孫氏眼珠子轉了轉,有了主意。
“哎呀,我們阿虞還害羞了。聽說周家那邊已經請官媒上門來商定婚期了,不知大嫂嫁妝準備得如何?”
“我們蘇家就這一個嬌嬌兒,我和他二叔也有心想給孩子多準備些添妝,可惜心有餘而力不足。”孫氏說著,看向蘇父“大哥,大姐兒做的這槐葉冷淘味兒還不錯吧?我是想著把那冷淘放到咱家的早食鋪子裡賣賣,掙的錢多了也好給阿虞多——”
孫氏話還沒說完,蘇慎淡淡瞥了她一眼,直接看向二叔蘇恒,道“二郎,人呢,貴在有自知之明。能端多大碗,就吃多少飯。打腫臉充胖子,沒必要。
你們有心有條件,大姐兒出嫁時就給她多買兩件金銀首飾,沒那條件呢,你折根桃木枝,給大姐兒雕個木頭簪子,孩子也是高興的。”
“至於拿大姐兒的方子,攢了錢給她買添妝這種事兒,就不必了。都是一家人,左右手倒騰有什麼意義?”
這話說得是非常直白不客氣。
蘇恒的臉色發青。
孫氏臉色也很難看。
“大哥,您這話說得可——”太難聽了。她剛要開口,老太爺說話了。
“二郎三郎,雖說你大哥進了翰林院,但咱們老家在江州,江州郡才是咱們蘇家的根基。雖說家裡的田產和鋪子有莊頭和管事打理,不用你們時時盯著,但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
這次幾個小郎回江州參加秋闈,你們幾個也跟著一起回去。回去後就安安分分在江州好好呆著,不用再來回奔波。
至於你們媳婦,我和你們娘還沒有老到需要孝子孝媳床前伺候的時候。她們也跟你們一起回去,不叫你們夫妻兩地分離。
底下兩個小子,就還留在汴京城。這邊的學風更勝,更有利於他們進學。你們放心回去,你們大哥大嫂會照顧好五郎和七郎的。”
孫氏臉色一白。
老太爺這是要趕他們走?
“爹、娘——”孫氏想要求情,卻被蘇恒拉住了。
“爹說得對,江州那邊的產業也要人打理,我們也不能一直待在汴京城不回去,免得遭人糊弄了都不曉得。”
蘇家人骨子裡就帶著果決堅毅,做事說一不二,下定決心後輕易不會改變。
老爺子既然開了口,肯定是早有想法了。不會因為孫氏鬨一鬨,求一求就改變態度。再者,他們在汴京城也做不了什麼,還不如回家好好打理祖產,多置辦些產業。
至於小兒子,蘇恒不擔心,大哥大嫂肯定會照顧好他們。
蘇慎沒有開口求情。
他是長子,又是家中最出息的人。如果他開了口,父親多少得考慮他的麵子。
但蘇慎不願意。
二弟妹惦記蘇虞東西這點觸碰到了蘇慎的逆鱗。如果孫氏要的是幾個兒子的東西,蘇慎沒準就同意了。
但蘇虞不同,他對蘇虞有疼愛有愧疚。
愧疚她生來體弱多病,獨自一人在大相國寺住了十年,沒能得到父母的關心照顧。疼愛她如此貼心善解人意,歸家後不僅沒有怨恨父母,反而十分用心費力地照顧他們。
他都恨不得把所有好東西給這個女兒,哪裡容忍得了彆人惦記她的東西。
蘇虞都沒想到祖父如此霸氣。
蘇家人都沒什麼壞心眼,但在一起住著就是矛盾不斷。
大問題沒有,小摩擦不斷。
蘇虞回家還不到一年,見到的全是這些雞零狗碎的瑣事,上一樁事情還沒消停,下一件事又起,也不知道她阿娘是如何忍受的。
想到她將來出嫁,也要處理那麼多婆媳、妯娌間的矛盾,蘇虞已經開始頭皮發麻了。
她抬頭看了一眼二叔三叔他們,二叔神色如常,二嬸麵有不忿。三叔臉上也看不出什麼反對的情緒,三嬸似有話說,欲言又止,最後還是沒有開口。
二房三房回江州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了。
不過就算回去,也沒有那麼快。準備行李、挑選合適的商隊或者護送的鏢局,這都需要時間。
注本文的科舉製度參考宋朝。
沒有童生、秀才試。
考試分三級
第一級是由地方州府長官主持的發解試(也叫秋闈),通過了即為解試舉人,就有了參加省試的資格,頭名叫解元。
省試(也叫春闈),由禮部主持。上榜即為進士及第出身,可以授官。
殿試隻排名次,不落地。進士分三等,一等也就是常說的狀元、榜眼、探花,稱進士及第;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殿試不落榜,所以通過省試就有授官資格。
但是考試難度、考試時間以及一些細節會參考明清時期的科舉製度。
比如宋代發解試(秋闈),隻考三天;但是明清時期的鄉試(秋闈),會連著考九天六夜。
喜歡都以為和離後我會青燈古佛,誰知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都以為和離後我會青燈古佛,誰知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