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公主聞言,笑了笑“那就多謝官家了。”
“大冬天的,我還就好這一口。也難為官家把我喜好放心上。”
皇帝笑了笑“皇姐和我客氣什麼。”
孝懿純皇後難產而亡,大長公主和皇帝一母同胞,比他大了十歲。姐弟倆在皇宮裡相依為命,皇帝可以說是大長公主一手帶大的,兩人說是姐弟,和母子也沒什麼區彆了。
“我自是不和皇帝客氣的。”大長公主說著,拿公筷夾了片鹿肉,涮了涮,放到了皇帝麵前的菜碟裡。
見皇帝眉眼間都是倦色,又勸道“官家專注於國事,也得多注意身體才是。”
聽馮進忠說皇帝這段時日都沒怎麼好好休息。
這一場雪,欽天監早有預測,言雪大,恐有雪災。
對百姓而言,冬天是很危險的,天寒地凍就意味著挨餓受凍。尋常年份,都會有百姓因為缺衣少食而死亡。
若是遇到雪災,沒有官府乾預,放任自如,這一場雪還不知道會奪走多少百姓的生命。
皇帝從得知將有雪災發生後,便讓翰林院加班加點根據往年的經驗整理出一份切實可行的雪災應急措施,呈報上來。
接著又讓人快馬加鞭通知各州府縣,讓府衙提醒百姓多備柴火取暖,安排人手修整、加固百姓屋梁,以免雪大壓垮屋頂造成人員傷亡。
並設立臨時禦寒署,為沒有房屋的乞丐、屋破難修的百姓亦或者無力準備禦寒的百姓取暖場地。
下雪後,需安排人手清掃道路,保持道路通暢,方便救援物資的運輸、救治傷員以及信息流通。
三要安排衙役在城區、鄉下不間斷巡邏、視察,提醒百姓及時清掃房頂積雪,及時救治因房屋倒塌被困的百姓。
四則需要準備救災物資——食物、藥品以及禦寒的衣物、柴火等。
最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善後工作,一旦有百姓傷亡,官府必須督促百姓妥善處理屍體,不能胡亂陳放,更不能隨便掩埋,以免屍體腐敗,汙染水源,引發瘟疫,造成更大的災難。
皇帝扭頭看向殿外的大雪,該做的都吩咐下去了,隻希望底下這群人彆給他鬨幺蛾子,不然他不介意如那群文人罵的那樣再做一回屠夫暴君。
大長公主一看他那表情,就知道他魂兒又跑到朝事上去了。
如果是平時,她也就識趣地撤了。
不過大長公主今天來是有正事兒,所以她沒走,而是盛了一碗雪梨湯,往皇帝麵前放了放,道“冬日氣燥,淑妃熬的雪梨湯最是清潤補肺,官家就算不喜,多少也喝兩口?”
皇帝素來不愛這些甜津津的湯湯水水,不過大長公主的麵子要給,於是端起湯碗象征性地喝了兩口。
大長公主接著道“我聽皇後說,官家已經有近兩個月沒有進過後宮?”
“皇姐,這些時日國事繁忙——”皇帝話沒說完,就被大長公主嚴肅打斷了,“官家,為皇室開枝散葉也是國事,是大事。”
大長公主接著道“官家已近而立,膝下卻隻有三子。大皇子體弱,聽淑妃說前些日子才剛病了一場。二皇子倒是健康,但也不過三歲稚齡。三皇子更不必說了,還未滿周歲。”
大長公主說著,壓低了聲音道,“官家當以成宗皇帝為誡才是。”這話她本不該說的,畢竟她和皇帝都是成宗無嗣的既得利益者。
但……有些話,她不說,就沒人敢和皇帝說了。
對於一個普通宗室或者官宦人家來說,家裡有兩三個兒子差不多就可以了。
但對皇室而言,三個皇子的數量遠遠不夠。
成宗皇帝為何過繼先帝?
還不是因為成宗絕嗣。
但成宗皇帝年輕時,能想得到他到老了,會連一個繼承人都擇不出來嗎?
要知道成宗皇帝早期,後宮懷孕生子的妃嬪也不少。
隻是他獨寵當時的陳貴妃,縱得她為所欲為,把皇帝後宮當成臣子私院般折騰。後宮妃嬪懷一個落一個,就是勉強生下來了,也難以活過周歲。
後來陳貴妃因病去世,成宗皇帝年紀也大了,再加上年輕時縱欲過度,想生都生不了,如此才不得不選擇了先帝為嗣子繼承大統。
當今陛下倒不是成宗那般昏聵,也沒有獨寵哪個妃嬪,但皇帝子嗣凋零,總是一大隱患。
現在小孩夭折率高,萬一這三個皇子有點什麼意外,難不成要讓皇帝過繼那幾個異母兄弟們的子嗣繼承大統嗎?
如果是那樣,大長公主覺得自己就算是死也不能瞑目。
“皇姐,我心裡有數。”皇帝沉聲道。
這段時日已經有大臣上書選秀。
按理說皇帝登基次年就該選秀,但當時內憂外患,國庫空虛,皇帝便以要為大行皇帝守孝為由取消了選秀,時過三年,也該充盈後宮了。
後宮僅有三個皇子,對於皇室而言,確實不夠。
“既然官家心裡有數,那我就不多說了。”提一嘴就可以了,大長公主也不能盯著要皇帝寵幸後宮。那就有點不識趣,討人嫌了。
皇帝將近而立,禦極都已三年,不再是幼年那個追在她身後喊阿姐的孩童。她身為大熙的長公主,皇帝胞姐,該提的意見可以提,但不能沒丟了分寸和本分。
喜歡都以為和離後我會青燈古佛,誰知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都以為和離後我會青燈古佛,誰知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